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用语音特性在鉴别双胞胎语音中的区别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者鉴别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个体间的语音差异大于个体的语音变异”。通过对30对双胞胎正常朗读语音的共振峰特性、韵律特性、长时LPC谱特性进行定量测量、比较、分析,统计得出了这些特性在检验双胞胎语音中的置信度、判阈及其区别力。  相似文献   

2.
双胞胎语音共振峰频率特性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话者鉴别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个体间的语音差异大于个体的语音变异”。为了考察这一 前提对遗传基因、社会环境等因素高度相似的双胞胎个体是否适用,本文对18对双胞胎正常朗 读语音的共振峰频率特性进行了定量测量、比较、分析,总结了双胞胎个体间语音的差异程度, 得出一些对双胞胎正常语音共振峰频率特性差异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1895年,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Francis Galton)发表了题为“双胞胎的历史”的文章,详细阐述了他当时做的关于双胞胎的十分有趣的研究,引起了不小轰动.高尔顿分别选取了35对生下来就非常相像的双胞胎(同卵双胞胎)、20对生下来就不像的双胞胎(异卵双胞胎)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同卵双胞胎不但长相一样,而且他们在性格、才智、兴趣和职业选择方面也几乎都一样,而异卵双胞胎在很多方面则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双胞胎之迹     
双胞胎是怎么出现的?双胞胎为什么如此相像?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独辟蹊径,从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对双胞胎现象提出了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声纹鉴定中常遇到伪装语音的检验,如采用捏鼻、假声、耳语、变更方言讲话等。伪装语音的出现,使声纹鉴定难上加难。本研究通过对男女各5人一组发音人的普通话部分短句为分析对象,探讨和分析捏鼻讲话时语音与正常语音样本的基音、振幅、宽带语图、共振峰等声学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捏鼻讲话伪装方式虽然使语音特征发生改变,但是不同个体之间差异仍然大于自身差异,具备鉴定的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设计开发了一种数字语音录入器,它可以反复记录和播放数字语音,以便检验语音质量.数字语音录入器可通过交换系统提供给用户.其实验结果令人满意,最大记录长度可达16s.  相似文献   

7.
双胞胎家族     
<正>2009年夏天,在山西晚报举办的双胞胎节上,汇集了三百多对双胞胎,在这三百多对双胞胎里,出现了最传奇的一对——丁菲和丁莎。丁菲和丁莎自称是家里的第九代双胞胎,那也就意味着,在她们上  相似文献   

8.
<正>双胞胎之间发生的那些奇异故事,是可以通过科学来解释的。关于双胞胎有心灵感应的故事有很多,比如有的双胞胎远隔千里,其中一位遭遇事故,身体受伤,另一位身体的同一部位也会感觉疼痛、抽搐,不良反应莫名出现等等。这些双胞胎效应大多数其实只是人类的臆想。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提高低信噪比下语音激活检测(VAD)的准确率,针对基于统计模型的似然比检验方法容易造成非语音信号误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带保留似然比的VAD算法.在似然比综合判决准则中引入保留因子,根据人耳对语音感知敏感度在频率上的差异,采用全局非均匀、局部均匀的方式划分子带,对似然比大于阈值的频率分量所对应的子带信号提取语音特征并根据特征强度设置保留因子,只使用保留的频分量似然比进行综合判决.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同的低信噪比环境下检测性能均优于LRT(似然比检验)、MO-LRT(多观测似然比检验)等算法,其漏检率更低,同时有效减少了非语音信号似然比虚高而导致的误检,VAD判决准确率平均提高了2%~14%.  相似文献   

10.
肤色不同的双胞胎 1989年,美国马里兰州一对夫妇生下了一对肤色迥异的双胞胎。哥哥叫弥敦芳,黑皮肤;年幼一分钟的弟弟高诺士,则为白皮肤。这对孪生兄弟的皮肤始终黑白分明。这种生育奇观极其罕见。有科学家认为,人类双胞胎的出生概率约为1.11%,而肤色不同的双胞胎出生概率为百万分之一,即100万对白人与黑人夫妇所生的孪生后代中才会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