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群文”一词既当代中国文化艺术领域从事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工作的习惯性简称。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最基层的文学艺术爱好者和为群众提供文学艺术等精神食粮的那部分业余文艺群体,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最好最直接的实践者,同时也是党的“十七大”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进步的新美术创作逐渐成长壮大。由于日本广大人民觉悟的不断提高以及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争取独立、民主、和平的斗争的日益高涨,同人民群众的斗争密切相联的进步美术,有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人民的斗争成为日本广大美术家的创作题材。不少人深入矿山、农村、工厂,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中,创作出深刻感人的作品。特别是一九六○年日本人民掀起波澜壮濶的反对日美“安全条约”的斗争后,更将日本的进步美术活动,大大推进一步。与此同时,战后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劳动人民斗争声势日益壮大,日本厂、矿、企业职工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已经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的一部分。源于草根文化的群众摄影,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时间的增多,逐渐成为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普及面最广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4.
柳琴戏形式生动活泼,剧目繁多,深受当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是流行地区人民群众对戏剧艺术的一大贡献。本文对柳琴戏从产生发展到濒临失传的过程和原因、柳琴戏申遗成功后的保护和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只有创新和发展,才能有效地保护和传承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社会化消防培训工作的实际,提出几点思考,以提高社会化消防培训的效果特别是社会效应,从而有效提高社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齐刚 《甘肃科技》2006,22(10):193-194
建筑是一种文化,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人人都爱美,爱美的服装、美的环境、美的建筑……,但美的建筑如何欣赏呢?如何提高建筑艺术审美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北京教育学院培训中心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多样化教育的需求,缓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急需,适应国家人材结构的调整,开设了各级各类辅导班和考试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8.
张伟孝 《科技咨询导报》2009,(24):152-152,154
民间艺术在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艺术群体。它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作为传统艺术一直被保存延续至今。它也逐渐对现代美术造成深远影响。此论文从两个方面说明民间艺术对现代美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简介广西中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于2009年5月正式挂牌成立,是开展各种非学历教育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终身学习要求的专门办学机构,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个以中医药相关培训为主,包含有中医师承班,职业资格培训,特色医疗、保健技能培训及部分考试考前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培训部门。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群众本体论思想的核心,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着眼点和出发点是广大人民群众。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原则;视群众如父母,党群骨肉相连、鱼水情深的伦理原则;相信群众,尊重群众,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的教育原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证明,代表人民,才能说服人民;服务人民,才能领导人民;党和人民军队率先垂范的模范带头作用和关心大众疾苦、真正解决民生问题推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同和践行。  相似文献   

11.
从地方性艺术市场的角度对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当代艺术体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佛罗伦萨的困境在于:既要充分利用其独一无二的艺术历史,又要保持活跃的当代艺术氛围。佛罗伦萨与颇具代表性的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地方性艺术市场截然不同。现今佛罗伦萨艺术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历史和以大众旅游为中心的现有生活方式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民歌研究的艺术人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少数民族民歌具有重要的艺术人类学意义。它有利于新兴的艺术人类学摆脱传统美学对精英艺术的过度关注和对民间艺术、群众性艺术漠视的狭窄思想束缚,拓宽美学研究的视野和领域,使美学得到民间审美经验和大众审美经验的启发、汲取边缘文化的活力和来自听觉艺术的审美经验,从而弥合美学与草根文化之间的裂痕,激活中国美学对本土艺术与现实文化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3.
让瓷乐艺术走向世界,不仅是为了让这株艺术奇葩在世界乐坛大放异彩,更是为了让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通过一个新的角度新的途径,在全世界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其意义非同一般。瓷乐艺术要走向世界,至少要先满足三大前提,一是陶瓷乐器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二是瓷乐演奏艺术的普及化、多元化;三是瓷乐乐曲创作的个性化、精品化。  相似文献   

14.
艺术享受·艺术修养·艺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享受、艺术修养、艺术教育三者是紧密相关的,艺术享受是美育的必要环节和重要途径,艺术修养是获得艺术享受的前提,而艺术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在这三者中,艺术教育是核心,必须致力于建立艺术享受、艺术修养和艺术教育三者和谐发展,良性循环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美学形态中“异形”的概念.分析了在原始艺术、中国艺术、西方古典艺术、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等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地域“异形”的形态和产生的原因.认为“异形”不能笼统地概括为“变形”,而是“常态形”形态发生质变后的一种新的造型形态,呈现出一种怪诞和奇异的美学特点.在艺术史中,“异形”这种乖张的造型部分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压抑,因而,呈现为一种非主流的状态,但却显示了一种鲜活的创造性.它跨越千年,始终在暗示人类想要超越理性与现实的冲动、想象和浪漫.  相似文献   

16.
从艺术自律及其丧失,以及唯美的放逐开始,艺术的堕落就日益突显出来,这种堕落在当代达到了它的极致。在当代,艺术的堕落主要表征为艺术从美的表现到对丑、恶心的卖弄、炫耀,对市场的讨好与对大众的献媚,深陷暴力、色情的诱惑与颓废的情绪难以自拔,以致具有导致人性的丧失与道德底线失守的可能。在当代艺术中,这些堕落的乱象需要得到救赎,而西方当代艺术正处于堕落与救赎的尖锐冲突之中。同时,这也揭示了西方当代视觉文化的根本困境。  相似文献   

17.
作为“大众艺术”概念的根本成分,“大众”、“艺术”及其组合所指的是怎样的观念内涵,是厘定该概念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在对上述基本问题作出尝试性回答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大众艺术文化学”方法论的设想,希冀能为现实中国语境中的大众艺术与文化研究,提供一个建设性的起点。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复杂性构成要素,区域在艺术世界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迄今有关这一论题的系统而深入的探讨甚为鲜见。本文拟从区域的多义性与基本构成、区域与艺术家的关系、区域与艺术生产、艺术传播及艺术消费的关系等方面,讨论区域在艺术活动领域中的功能定位,指出区域不仅是外源性的限定要素,更是内源性的构成要素,它从内部对艺术世界进行建构,在诸种艺术活动中发挥着既定的作用,是艺术世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艺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正日益成为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新媒体艺术与信息艺术的相互关系、发展规律、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进行探讨,认为新媒体艺术是科学与艺术在新时代的融合与交叉,并且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艺术的灵魂是既非现实主义 ,又非浪漫主义的 ;即非再现 ,又非表现 ;既非道德的劝善惩恶 ,又非历史的展示和预言 ,而在于审美的自由。这种自由 ,既体现在艺术精神内容特征上 ,又体现在艺术形式的发展变化上 ,同时 ,更鲜明地体现在艺术主体的人格内涵中。自由 ,是艺术永恒的灵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