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迄今为止,人们认为乙型肝炎病毒只能感染人和黑猩猩等少数几种灵长类动物.我们发现鸡也能感染乙型肝炎病毒.1984年在河南某地调查饲养了半年的鸡,  相似文献   

2.
世界卫生组织病毒性肝炎咨询和研究协作中心负责人,微生物学教授楚克尔曼(A.G.Zuckerman)指出,除目前已知的人类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外,还存在其它人类肝炎病毒,目前暂称之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由这类病毒引起的肝炎目前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存在这类新型肝炎病毒的证  相似文献   

3.
肝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由于病毒的不同,肝炎的类型也不同。侵袭肝脏的甲型(A)型和乙型(B型)病毒,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被确定的。从70年代起,医生们已经意识到还有另一种既非甲型也非乙型的病毒。但直到1989年才认定是丙型(C型)。其他型肝炎病毒的确定是更近期的事情。 下表是有关各型肝炎的一些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4.
杨文刚 《科学通报》1992,37(2):161-161
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B virus,DHBV)与人乙型肝炎病毒同属嗜肝DNA病毒科,两者在基因结构、病毒复制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时DHBV及其自然宿主——鸭来源丰富,对人群无感染性,更适宜于进行常规实验室操作。为了了解我国DHBV的基因结构,本文报道国内一株同向重复序列具有变异的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76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5.
乙肝疫苗又称"乙型肝炎病毒灭活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有力措施。我国是乙肝高发区,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及早接种,下列人员为重点接种对象:1、新生儿:这是阻断母婴传播的重要手段,防止出生婴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西而是免疫的重点对象。2、防止出生  相似文献   

6.
《知识就是力量》2004,(2):13-13
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基因治疗研究中心主任、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首席专家成军博士领导的课题组经过5年的潜心研究,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中发现了2个新的基因,这在HBV基因发现的25年来是第一次,研究结果改写了乙型肝炎病毒研究的历史,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和赞誉。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揭示自然规律。1979年国外学者首次克隆了HBV的基因组之后,对于HBV感染引起的急性、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的研究和临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基本上解决了乙型病毒…  相似文献   

7.
正癌症的高发率和高死亡率,让我们在生活中谈"癌"色变。其实很大部分的恐惧来源于我们对癌症的不了解,科学认识后,你会发现癌症并没那么可怕,能防也能治……三类病毒可能成为致癌因子乙型肝炎病毒(HBV)——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会增加肝癌的发生概率,这已是明确结论。"肝炎—肝硬化—肝癌"是病毒性肝炎发展成肝癌的"三步曲"。据调查显示,大约有70%~80%的肝癌由乙肝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8.
自然信息     
最近法国的研究人员们相信他们已找到解释为什么某些乙型肝炎病毒能诱发肝癌的分子机理。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T.Y.  相似文献   

9.
叶琳  张原  梅旖  南蓬  钟扬 《科学通报》2010,55(14):1322-1328
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RDP3和Simplot及5种重组检测算法(RDP,GENECONV,MaxChi,Chimaera和SiScan),对791个人类乙型肝炎病毒(HBV)全基因组和38个非人灵长类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检测可能的重组事件及重组子.用RDP3检测出9个重组事件及61个重组子,并用Simplot分析确定了具有两条亲代序列的6个事件中重组发生的位置.61个重组子中53个为首次发现.研究还表明PreC/C基因区域和基因边缘附近发生重组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自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克隆成功以后,人们开始用重组DNA技术来解决HBV或其表面抗原(HBsAg)在培养细胞中的表达问题,并已相继取得进展。我们克隆了  相似文献   

11.
Ganem  D 封岩 《世界科学》1991,13(10):17-18
在肝细胞癌(HCC)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慢性感染有着密切联系,其原因何在?这是人类肿瘤生物学中一个重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2.5亿多,在乙肝病毒感染呈地方性流行病的广大地区,肝癌被列为人类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在本期294页,福里尔(Fourel)等通过显示肝  相似文献   

12.
<正>头发已经花白的毛江森,已回忆不起一件完整的"家庭事件"。但是提起人们闻之色变的病毒却如数家珍: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麻疹病毒、甲肝和乙肝病毒……这一系列"魔鬼"曾使无数的家庭陷入痛苦和困顿。当年,刚从国立上海医学院毕业的毛江森便立志要成为人民的健康卫士……  相似文献   

13.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能引起患者慢性感染,增加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是威胁全球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核苷(酸)类似物(NUCs)和干扰素(IFN)是目前治疗HBV仅有的两类药物,然而这两类药物均无法清除稳定存在于细胞核中且能够作为模板产生子代病毒的闭合共价环状DNA (covalently closed circle DNA, cccDNA).此外, HBV耐药相关突变(RAM)和疫苗逃逸突变(VEM)降低了现有治疗和预防策略的成功率.因此,人们在努力开发直接靶向cccDNA,将之失活或清除以实现治愈慢性乙肝的治疗手段.特异性靶向HBV基因组保守区域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不仅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相比其他基因编辑工具,设计也更加简单灵活,成为了一个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治疗选择.本文将总结现有CRISPR-Cas9系统在抗乙型肝炎病毒中的研究,并探讨其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潜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接种疫苗在预防传染病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接种牛痘苗,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天花,就是最成功的例子之一。但是,传染病仍然是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约有500万儿童死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结核、脊髓灰质炎、麻疹等传染病,另有500万儿童因患上述传染病而导致残疾。全世界约有2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1亿5千万人患疟疾,爱滋病(AIDS)的流行正迅猛增多,这些都急需疫苗加以控制。近几年又开始了  相似文献   

15.
储瑞银 《科学通报》1991,36(11):859-859
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中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强启动基因建立的表达载体系统,被认为是极有潜力的新型表达载体系统。我们组建了插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HBV preS2-S)的重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S后,用重组病毒感染家蚕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重组病毒感染的5龄蚕的血淋巴中每毫升含HBsAg 7-10μg,每条蚕的蚕体组织中还含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流感病毒经常变化,人们需要每年打不同的流感疫苗。但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研究人员和国际同行发现了甲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上拥有相同的部分,又确认了一种名为"CD8+T细胞"的免疫细胞可以借此攻击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研究人员制出了试验性疫苗,将其注入实验鼠体内,结果显示,实验鼠免疫系统中的上述免疫细胞被激活,能显著杀灭各  相似文献   

17.
汪静雯  孙桂鸿 《科学通报》2019,64(30):3109-312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家族成员之一,全世界约有20亿人受到HBV感染,其中约3.5亿人是HBV携带者, HBV携带者中HBV长期低水平复制导致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将从HBV在自噬不同阶段的作用,以及HBV引起的肝损伤和肝癌过程中自噬的功能这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探索HBV病毒致病机制和筛选抗病毒的靶点、研发抗病毒药物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人HBV前S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型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冬雁 《科学通报》1993,38(14):1328-1328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包膜蛋白依次由108—115氨基酸的前S1蛋白、55氨基酸的前S2蛋白和226氨基酸的S蛋白组成。前S1蛋白的N端既含有直接介导毒粒与肝细胞膜结合的位点,又含有许多免疫原性较强的T细胞与B细胞表位,抗前S1抗体水平还是HBV血清学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肝细胞肝癌(HCC)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之一. HBV在感染细胞后进行病毒DNA的复制、病毒蛋白的合成以及新病毒颗粒的包装和释放等步骤,其中病毒感染细胞逃避宿主免疫后,就可能通过HBV复制产生子代病毒、形成持续感染、诱导肝癌的发生发展.机体中HBV的复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乙型肝炎病毒的X蛋白(HBx)对于HBV复制的影响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对HBx蛋白的结构组成及其分布做简要阐述的基础上,重点综述HBx通过不同的修饰途径来调控HBV的复制,以及HBx通过mi RNA来调节HBV复制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朱园飞  苏瑜  邓强 《科学通报》2019,64(30):3061-3069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是一种小的DNA包膜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在细胞核内, HBV部分双链的DNA基因组修复为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DNA),后者作为HBV复制的原始模板起始病毒转录. cccDNA具有显著的稳定性,是HBV持续感染的分子基础,也是抗病毒药物设计的关键靶点.HBV cccDNA研究常受限于细胞内较低的拷贝数,以及缺乏灵敏、可靠的检测方法,因此,建立合适的cccDNA实验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HBV cccDNA体外实验模型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HBV病毒学和抗病毒药物研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