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合成了12种烷基、烷氧基和硝基取代的硫杂蒽酮类化合物。其中,三种烷氧基取代的硫杂蒽酮是用相转移催化法制得的。几种新的化合物,经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鉴定,确证了其结构。测定了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结果表明,硫杂蒽酮类化合物的2-位上是斥电子基时,其最大吸收波长要向红移动;若2-位上是吸电子基时则向紫移动。  相似文献   

2.
紫花苜蓿抗寒性突变体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首先由紫花苜蓿叶片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用EMS对愈伤组织进行处理,并进行低温筛选,获得抗寒性突变体,并用生理生化方法对愈伤组织突变体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3.
怀地黄不同品种根部特征和有效成分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怀地黄6个栽培品种为材料,初步探讨了怀地黄不同品种的根部性状和品质性状.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测量了怀地黄6个主流栽培品种的块根外观性状,利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并测量不同品种块根的解剖结构,微量元素和梓醇含量的测定分别用荧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表明怀地黄不同品种梓醇含量、单株块根鲜重和块根中木质部的面积都有明显差异,梓醇含量和块根中木质部的比例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石刁柏嫩茎为外植体诱导初始愈伤组织,以初始愈伤组织诱导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对3种不同类型愈伤组织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3种不同类型愈伤组织在形态和结构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不同营养部位、树龄银杏叶黄酮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银杏不同营养部位、树龄的叶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营养部位叶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为长枝>中短枝>树冠>短枝,枝条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长枝上的叶黄酮含量为顶部叶>中部叶>基部叶,树冠上、中、下部叶黄酮含量呈现高-中-低的变化规律。不同树龄的银杏叶黄酮含量随树龄的增长呈递减趋势,尤其是15年以上成年大树黄酮含量下降的更加明显,几乎是幼龄小树的1/2。同时还对不同时期的银杏叶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银杏叶黄酮含量以10月份最高。因此,以叶用栽培为目的的银杏,应以10月份采摘为宜。  相似文献   

6.
不同种公牛精液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利用不同个体的海伏特、安格斯和荷斯坦种公牛精液进行体外受精,观察了不同品种不同个体种公牛精液的体外受精效果,利用五种海伏特种公牛精液进行体外受精后卵裂率为17.6%~74.7%,囊胚发育率为1.0%~32.6%,不同个体间差异极显(P〈0.01)。利用五种安格斯种公牛精液进行体外受精后卵裂率为34.7%~85.3%,囊胚发育率为6.2~40.5%,不同个体间具极显差异(P〈0.01)。利用  相似文献   

7.
杨帆  颜景斌 《应用科技》2001,28(11):28-30
介绍了变压器温升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过程、方法及系统的硬件构成,并利用PC机串行口,采用问答式通信规约,将变压器的实验数据传输到PC机中,利用C++Builder 5.0在Windows2000环境下,编写了温升实验的通信及数据分析程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反流性食管炎(RE)的发病特点,指导患者对此病提高认识,以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此病.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经内镜室确诊的788例RE患者的内镜资料.结果:本组788例患者中以中老年男性居多,其中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80-89岁组所占比例分别为5.97%,15.48%,25.13%,28.55%,18.15%,5.58%,1.14%;男女比例为2.23:1;蒙古族423例(53.68%),汉族280例(35.53%),其他民族85例(10.79%);内镜下分级Ia级127例(16.12%),Ib级540例(68.53%),II级89例(11.29%),III级32例(4.06%).结论:中老年男性是本病的高危人群,蒙古族较汉族的检出率高,且内镜下以I级表现者为多,应从多方面着手预防本病,及时合理用药以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9.
对多元酸浓度的计算方法人么改进,采用单纯纯形优化法优化稳定常数,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良好。通过对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体系的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单纯形优化法可以获得各种酸浓度相对误差小于1^的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对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食荚菜豌豆——青荷1号种子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浸种12h,观察种子萌发及萌发过程中体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及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用较低浓度的水杨酸(10mg/L、50mg/L)浸种,对豌豆种子萌发无显著抑制作用,但可提高发芽指数,使种子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并对豌豆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用较高浓度的水杨酸(100mg/L、150mg/L、200mg/L)浸种,对豌豆种子的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但种子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并对豌豆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