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南阳理工学院学报》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南阳理工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2009年,双月刊,A4开本,本刊分为自然科学取和社会科学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报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的、有重要科学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立足南阳,面向全国,探索创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择优登载建筑、机械、电子、信息与  相似文献   

2.
黄绍华 《科技信息》2009,(33):250-251
《社会语言学要素——语言,交流与社会》一书是一部当代法国社会语言学研究著作。作者从社会语言学三大要素——语言、交流与社会角度研究了语言规范问题、社会交流问题以及多语语言冲突与管理问题。笔者试图把该书的核心内容总结再加工给读者朋友,从而使国内语言学者了解一些法国社会语言者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为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反映校内外作者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现为双月刊,其中一、二、四、五期刊登人文社会科学类文章,三、六期刊登自然科学类文章。本刊在强调纺织服装特色的同时,也注重吸收各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文章,在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4.
伟大导师列宁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①语言这个工具。对自然科学工作者来说,当然不象文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那么显得重要,但也不是无足轻重的。斯大林指出:“没有思想交流,就不可能调整人们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必需的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就不可能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获得成就,因而就不可能有社会生产本身的存在。……就这个意义来说,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又是社会斗争和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由于其自身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抽象性与局限性,成果转化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主观渗透的强烈性,其准确性与自然科学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对此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即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准确性的不足主要是由于社会科学的特性,而不是其本身科学性比自然科学差。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已独立发展形成两种彼此分离的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而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只有依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坚实联盟才能解决。在我国应大力鼓励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的研究,并从研究机构、学会设置,交流渠道,基金和奖励制度等方面予以保证。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尤其是中、高等教育,从专业化教育转向“通才”教育是实现科学家联盟的长远战略。  相似文献   

7.
口语与书面语是人类进行交际的两种形式,从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来看,口语居先,学习语言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懂得语法结构词汇,更是要有效利用语言,自如地与他人交流。因此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外语学习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本文就英语教学中的口语教学与交流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9,25(3):240-240
《广西科学院学报》是由广西科学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类自然科技期刊,1982年创刊。《广西科学院学报》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刊登自然科学领域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的学术论文、专项领域综述、重要著作评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软科学研究成果,为活跃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繁荣科学技术事业,推动科技成果在国内外的交流作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河池师专学报》2010,(3):F0003-F0003
1、本刊为学术刊物,主要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校内外学人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10.
《河池师专学报》2011,(4):F0003-F0003
1.本刊为学术刊物,主要发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欢迎校内外学人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增强跨文化意识,从而将交际中人们之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到最少。传授跨文化交际知识,既可帮助学生站在文化交际的高度去学习外语,又可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它是外语教学实现最终目标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外语学习中对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不同看法,对比分析了这两种策略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说明此分析对外语学习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军队的国际交往也更加频繁。从文化的视角看,军队对外交往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军队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都具有很大影响;研究军队跨文化交际是对普通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的拓展,从军队对外交往实践的需要来看,要从外语教育、外国文化和外国军情三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4.
研究创设不同交流情境,通过交流范式探查不同语境下交流学习双方语言选择性注意水平的差异,结果发现:①语言交流情境的语言选择性注意水平和指向性水平显著高于表情和对象可视的情境,这源于其高分组的更高水平,但是其高低分组间具有不平衡性; 3种语境下的变化特征不同;②语言选择性注意集中性水平在各情境下均随着交流进程而逐渐提高,但表情和对象可视的情境效率最高.研究证实,语言交流情境下语言加工程度更深,但交流双方的协调水平相对更低,对象共同可视并不促进交流语言的选择性注意,表情能够辅助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15.
论述英语语体学与跨文化学研究对大学外语教学改革的启示意义和实践价值 ,认为语体学与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改进大学外语教学方法、教材编写和测试方法 ,而且有助于从宏观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语用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目前由于过分强调语言这个交际工具的重要性而产生的两个误解着手,对语言及非语言交际工具的地位和作用展开论述,认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作为次重要和次要交际工具的非语言交际也是人类交际必需的手段。同时,对语言交际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交际时,通常使用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除此之外,人们还使用非语言交际,如:点头、摇头、微笑、皱眉、耸肩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传递不同的信息。因此可以通过剖析日本人体态语(Body language)的表现形式,分析日本民族体态语的由来,探讨日本民族的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语,以引起日语学习者和从事对日交流人士对日本民族体态语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交际过程是符号过程。在短信交际的过程中,发信者发出信号(信息),对所发信息进行编码,以符号的形式呈现给接受者;信息的接受者结合不同的符号情景,对符号能指形式通过推理取得符号所指讯息,最终取得交际成功。从符号学角度分析短信语言的谐音现象,期为今后研究符号学和短信语言搭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对于符号学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9.
解彦青 《科技资讯》2012,(9):232-232
运用通讯工具进行交流的时候,人们往往忽视了交流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细小问题。本文结合生活实际,细致研究,深入思考,总结出在使用通讯工具进行交流时应当在情境、交流对方的心理、语言风格等方面应当引起注意的几个问题。对实际语言运用有着提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语言交际中的歧义现象是普遍的.英语的歧义现象在使语言活泼、生动有趣的同时,也给交际带来困难.本文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方面对英语歧义现象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