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研究标准袋模型奇异星在考虑非牛顿引力效应下的结构和性质.文章结果显示,对于标准袋模型描述的奇异物质,随着重子数密度的增大,非牛顿引力效应的修正项能量密度越大;非牛顿引力效应的引入使物态变硬,而且较大的非牛顿引力参数g2/2对应较硬的物态方程;非牛顿引力效应的引入有效地增大了星体能支撑的最大质量并且当非牛顿引力参数g...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地讨论了双星的后牛顿近似轨道及其引力辐射,较严格地计算推导得到双星圆轨道的引力辐射功率及周期变率的后牛顿近似分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得到了 近似下的诱生引力宇宙波函数,当诱生引力耦合常数取牛顿引力常数时,等效标度因子α的数量级为普朗克长度。在U(α、x)<0的Lorentz区,宇宙演化为Desitter宇宙。  相似文献   

4.
<正> 自从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以来,有关引力来源和引力作用机制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本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建立了一种几何化的引力理论,但它无法同作为现代物理学主要支柱的量子理论相协调。鉴于这种情况,本文作者另辟蹊径,提出了物体自身质量时变的引力理论,指出引力来源于物体自身质量的衰减(物体自身质量时变系数为m=m。e~(-kt),k=0.883×10~(-10)/年,是与哈勃常数、引力常数相对应的物体自身质量时变系数),这是由于相对于真空而言,物体自身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从而产生了一种辐射扩  相似文献   

5.
提出的用机械共振法检验非牛顿引力的实验方案综合了D.R.Long的双环实验和机械共振法的优点,可望在高精度情况下检验2cm作用范围的非牛顿引力.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表明,该方案可使在这一作用范围内的非牛顿引力实验达到2.8×10~(-4)的相对精度.  相似文献   

6.
在非线性二次引力理论中,探讨了整体宇宙弦的引力场,与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结果相比较,其度规获得了一个相当于长程牛顿势的修正,表明在远处有一高阶的吸引力。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运动的整体宇宙弦的吸积问题,弦尾部的吸积效应也作了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7.
高导数引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Einstein引力作用量中引入Weyl张量的平方项,得到有度规张量高阶导数项的引力场方程,考虑其弱场线性近似解,给出了牛顿极限,并讨论了某些新结果。  相似文献   

8.
李积河 《广东科技》2011,20(12):55-58
从牛顿1686年5月8目写作《原理》第一版宁言至今整整325年了。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他得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对世界科学理论及其实践都有划时代的贡献。后经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协同努力,各学科尤其是边沿学科、多门学科的合作得到了加强。但至今仍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律没有得到清晰的认识,万有引力问题就是其一。作者试图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本着严肃的态度提出了引力产生的原因(定律),得出了引力的九条性质,并讲述了与引力有关的一些问题(如星球引力的产生、以太阳系为例建立的热气泡膜模型、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引力对比、引力与人的感觉等等)。深入浅出,奇趣共享。一般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均可看懂;更能引起资深的科学家思索的兴趣。笔者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到更有力的证据,证明其论点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在二次引力理论F=根号-g(R αR2),(aR<<1)中,研究整体磁单极的引力场,与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结果相比较,其度规获得了一个相当于长程牛顿势的修正,表明在远处有一高阶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整体磁单极的引力效应,即运动粒子在经过整体磁单极附近时的偏折,其偏转角表现为整体磁单极空间的亏损角,负有效质量的二次引力项(耦合常数a)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变化的引力常数G引起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修改.计算角速度和轨道半径的相对时变率.结果与引力协变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作者就广义相对论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深入发展引力理论等问题阐述了看法。系统地讨论了目前发展起来的引力规范理论,并指出了对引力规范理论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引力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四种相互作用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运用广义相对论的后牛顿效应,得到洛希(Roche)极限和引力作用范围的近似改正表示式,表明洛希极限不仅与牛顿引潮力及惯性离心力有关,而且受重力后牛顿近似改正的影响。并且估计、讨论了太阳系天体的某些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3.
引入二次引力场电磁型张量,将线性二次引力场方程转化为麦克斯韦方程组形式,并利用该方程组推导出二次引力超导方程,研究结果表明,二次引力超导与Einstein引力超导Shielding效应存在差异,该差异由二次引力理论的曲率平方项引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子星的转动惯量I和四极矩Q存在着一个关系式,即I-Q关系.而且,该关系式不依赖于中子星内部的物态方程,与引力理论相关.因此,对该关系式的研究可用来检验引力理论.de Rham-GabadadzeTolley(dRGT)massive gravity是一种自洽的引力子静止质量不为零的修正引力理论,是目前国际引力理论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主要基于该修正引力理论,在慢速旋转近似下,利用多方指数n=0的物态方程,计算了dRGT massive gravity中牛顿极限下的I-Q关系.我们将dRGT massive gravity与爱因斯坦引力中的I-Q关系进行比较,发现引力子质量不会影响I与Q的平方之间无量纲化后的正比关系,但会改变其比例系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Poincare规范引力框架中,考虑挠率在粒子内部产生的能-动张量贡献,导出一个强引力的模型。这个模型把挠率与强引力联系在一起,给强引力理论增加了新的物理内容。  相似文献   

16.
传说牛顿在苹果树下思考问题时,突然一只苹果掉下来,触动了这位物理大师的灵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此以后,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1万有引力无所不及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大至日月星辰,小到微粒、分子、原子、电子、介子等,这些物质之间都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地球上的重力现象,实质是牛顿万有引力在地球周围的具体表现。从理论上讲,在地面上任何一点所感受到的引力,实质上是全部宇宙空间质量的万有引力的总和。因此,万有引力具有无所不及处处皆有的特征。一般说来,物质微粒或两个通常的物体…  相似文献   

17.
论述并验证了能量、引力及其相关物理量(压力、体积)等相互间在大范围内(沸点、冰点或熔点和极限温度)的关系均各有共同形式的性质,即均可由能量和引力的两个改制公式导出形式相同的关系式.修订了牛顿位能,引力和其他关联物理量公式的不完备处.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密度的引力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所存在的缺点,将万有引力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思想引入到聚类过程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密度的引力聚类算法GCABD.该算法可以自动决定目标数据集中的簇的个数,并且能发现任意形状的簇且可以过滤"噪声"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GCABD算法的聚类效果和精度均比典型的K-means算法好,提高了聚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牛顿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得出了引力场中光子能量的变化关系,进而根据引力相互作用是通过物体在其周围空间产生引力场来实现的;从而导出了物体由于辐射引力子而使物体自身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利用物体自身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推导出了类似于哈勃定律的红移与距离的关系,并推导出了与牛顿引力势相对应的引力子能量“面密度”的表达形式以及与引力场强度相对应的引力子能量“面密度”的梯度,得出引力来源于物体自身质量衰减的结论。以此为基础,明确了宇宙中下落不明的质量之所在,解决了“引力疑难”和奥勃斯佯谬,论证了“宇宙空间的膨胀”并给出了空间膨胀与时间的关系和空间膨胀速度与距离的关系,揭示了宇宙空间膨胀的能量来源,推测出了具有公转运动的天体公转周期随时间逐渐变长的关系并找到了相应的证据,还推测了地球自身的膨胀并给出了地球半径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相应证据,还推测出地球自转角速度随时间而变慢,最后对类星体之谜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轴子探测实验中两类相互作用间的关联,实现了两类轴子探测实验结果之间的相互转换,给出了检测牛顿引力反平方定律的实验所对应轴子质量限.结果表明:该质量限在目前轴子实验给出的轴子质量区间,扭秤是探测以轴子为媒介子的新宏观力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