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神经生物学家诺曼·温伯格通过研究记忆形成机制,以直接刺激小鼠特殊脑区的方式生成了特定的新记忆。这一成果证明记忆机制中的关键一环,有助于人们理解和解决学习障碍与记忆紊乱问题。研究人员称,这是记忆可通过直接操控大脑而形成的首例证据。该研究由神经生物学与行为教授诺曼·温伯格和同事共同领导。此前他们曾发现,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做梦可能是一个能够消除痛苦记忆治疗过程。在进行的一项实验中,参与者首先观看可以激发情绪的图片后进入梦乡。此时,研究人员对他们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控制情绪的大脑区域在出现梦境的快速眼动期活跃性降低。参与者第二天报告称这些图片对情绪造成的影响有所减弱,说明快速眼动期可能帮助我们消除生活中对不快经历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即便黏菌(多头绒泡菌)也有“大脑”:那是一系列管状结构,通过扩张和收缩提供食物所在位置的记忆. 黏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它们能记住自己去过哪里,甚至能在迷宫中找到最短的路线.这些黏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脑,这让科学家对它们的记忆是如何运作的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4.
<正>人类的大脑具有最复杂的结构,令人叹为观止。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专家们已经开始揭开它的一些奥秘。下面就是关于人类大脑的8个问题和神经科学的最新发现。1.人的记忆由什么构成?记忆是人进行思维的基本要素。每当人们执行一项任务,通过语言进行交流或者是阐明最简单的概念时,都要使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然而,长期以来,有关记忆的物理形式一直是个谜。当载入新的记忆时,大脑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13岁时大脑达到巅峰状态,此后负责记忆和学习的海马体就将停止生成新的神经细胞。一份3月7日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上的研究得出上述颠覆性结论。科学家在18岁以上成人的大脑中未发现新的神经元。他们在1岁以下婴儿、7岁以及13岁儿童的大脑样本中发现部分新生神经元。研究认为,人类海马体在胎儿期发  相似文献   

6.
正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待得太久,可能会改变大脑的结构,并损伤记忆和学习的能力。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神经学家研究发现,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待得太久,可能会改变大脑的结构,并损伤记忆和学习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尼罗垄鼠(学名:Arvicanthis niloticus)分别置于昏暗和明亮的光线下生活4周时间,然后观察它们的大脑变化。尼罗垄鼠与  相似文献   

7.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各国政府都对神经科学研究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越来越多的金钱涌入这一领域。人类的大脑重量不过1400克左右,却产生了记忆、感知,塑造了人的个性以及众多的悲情。心理学作家克里斯蒂安·贾勒特在名为《大脑的重大"迷思"》的有关大脑的书中,采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现代神经科学中的虚构和事实进行了分析。贾勒特意识到这些对大脑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记忆竟然也会说谎。从各种讲述、家庭照片和电视录像画面中, 大脑拼凑出我们的记忆。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头脑里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所谓的“我”,好像必须让自己迷惑,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实。  相似文献   

9.
柏格森的“二元论”重新定义了物质,并利用当时的大脑神经科学的最新成果,提出了自己的身心观--即身体不是精神或记忆的仓库,而仅仅是生命体行动的工具,精神或记忆无论如何都不是大脑的产物。他的“二元论”本质上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二元论。实际上是一种现代哲学的典型思维方式,其一方面来自于对传统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又是他的新体系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它跨越了新旧两个时代,这也使柏格森成为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现代哲学的伟大先行者。  相似文献   

10.
我之克隆:非我,是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论反对还是赞成克隆人的学者都认为:我之克隆非我.但其论证难以服人.因为"我之为我之物",并非他们所说的经历、性格、个性之类,而是记忆.于是,我之克隆,不具有我的记忆就不是我,具有了我的记忆就是我.进而,如果记忆是可以移植的,那么只要在我死后将我的记忆移植于我的克隆体的大脑中,我就得以转世复活.  相似文献   

11.
小小的蜗牛正在帮助英国药物制造商们研制一种能够减缓人类记忆遗失问题的大脑“伟哥”。记忆遗失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由于蜗牛具有很大的神经细胞,因此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用它探索治疗人类记忆遗失的方法。由该校生物和环境科学系的高级研究员乔治·科门斯博士进行的这项研究工作,将有望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大脑记忆“伟哥”是如何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小小的蜗牛正在帮助英国药物制造商们研制一种能够减缓人类记忆遗失问题的大脑"伟哥".记忆遗失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等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由于蜗牛具有很大的神经细胞,因此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用它探索治疗人类记忆遗失的方法.由该校生物和环境科学系的高级研究员乔治·科门斯博士进行的这项研究工作,将有望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大脑记忆"伟哥"是如何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大脑与认知科学院经实验研究,发现了在记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神经路径。 要想形成情景记忆和工作记忆,就要必须将各种不连续的短暂因素串在一起,而这要依靠大脑中的海马回——内嗅皮质网络接收来自周边脑区的信息,再把信息传递给海马回。但是哪些神经线路促成了这些因素互相连接还是个谜。  相似文献   

14.
<正>你有没有做梦之后怎么也想不起来的经历?美日两国研究团队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大脑中一种控制食欲的激素可能还参与调节记忆,使梦境容易被遗忘,以防大脑信息过载。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显示,52.8%的可分泌"黑色素聚集激素"的小鼠下丘脑细  相似文献   

15.
正科学家们在过去曾经认为:人的记忆,一旦在大脑中被牢固地记录下来便将是永久性无法更改的。因此对于那些因为痛苦记忆而陷入焦虑压抑中的人们,医生给他们的建议是想办法用开心的事情去盖住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事。但那些不堪回首的记忆仍然会存在于内心深处,并时不时地再次想起。但这样的看法正变得越来越站不住脚,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人类的记忆是可以被更改或抹去的。荷兰的研究人员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招募了参与研究的志愿者并开展了基于电休克疗法的治疗实  相似文献   

16.
人类是否能像电脑处理数据一样,上传并保存自己的记忆?科学家现在的答案仍是否定的。不过,在未来10年这或许就会成为可以触摸的现实。随着神经科学的新发现层出不穷,以及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或许很快就能见到这些科幻小说里的事物变成可能。而且,不久前出炉的两个高调的科学计划也为这一构想提供了动力。2013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投资10亿美元,用于探索人类大脑工作机制、绘制大脑活动全图的计划;欧盟则宣布了一项投资13亿美元的计划,用于在硅基质上构建一个人类大脑。这些计划与将记忆上传到电脑的构想一样,都显示了人类在脑科学领域的雄心勃勃。不过在这些计划实现之前,神经科学家必须先搞清楚我们的记忆是存在于哪里?如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一位中风病人的左额叶前皮质受了损伤,图像出现在他右眼的时候,由于视觉工作记忆遭到破坏,他的视觉处理能力很微弱,就会看到一幅"幻觉印象"呈现在面前,且能维持长达一秒时间,以便与下一幅图像相比较。未受损伤的右额叶前皮质将会接管某些功能,这显示大脑能弥补某些记忆损失。必要时脑区功能可由对侧接管通过30多年的大脑研究显示,如果大脑中控制运动、感知和语言的部分由于中风或损伤而失去功能,大脑的其他部分能接管这部分失去的功能,常常也能做到跟原来一样好。  相似文献   

18.
<正>一名英国华人被诊断发现其大脑中有一条寄生虫,在被发现之前它已经在这名男子的脑部寄生长达4年之久。这名50岁的男子曾在2008年因为头痛、癫痫、记忆损伤以及味觉改变等症状而就医。核磁共振图像显示这名华人的大脑一处部位似乎发生了损伤,但专家们对其病因感到困惑不解,而当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1,(23):12-12
1.每天两杯苹果汁苹果汁可促进大脑中乙酰胆碱的产生。该物质与治疗老年痴呆症的首选药物安理申(Aricept多奈哌齐)成分相同。苹果汁具有提高记忆与学习的速度和准确度的功效。每天吃两只苹果也有相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1.大脑黑客 人的大脑镶嵌着数十亿计的神经元,它的大部分仍然是一个未解的谜。现今从事“蓝色大脑工程”的研究人员宣布,将在未来十年中开发出能够运作的人造大脑。他们借助IBM的超级计算机“蓝色基因”,已经制作出人工鼠脑的部分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