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4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8,(19):61-62
针对新疆土地资源粗放、低效利用的总体特征,重开发、轻效益,重生产、轻生态,土地退化状况日趋严重的状况,本项目从理性的层面上分析了影响土地利用效益的诸多因素,提出了新疆土地资源利用应以现状为基础,以区域土地资源适宜性为依据,对土地资源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做出战略性调整,将土地利用方式向土地资源质量提高和利用结构优化与功能趋强方向转变;并要控制土地利用规模,不同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如优化开发区、北疆重点发展区、南疆重点发展区、  相似文献   

2.
王纪锋  刘新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8):35-36,39
该研究以具体工程为依托,通过对非河网地区河流水运开发可行性、航道等级及建设方案的研究,分析发展内河水运与节约土地资源的关系,并通过与其它交通运输方式占用土地资源的对比分析,得出发展内河水运具有占地少、节约土地资源的定量研究结论,为政府支持发展内河水运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为河南省交通厅科技攻关研究项目,曾获得河南省交通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8,(19):56-56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随着土地参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以及各级政府对土地管理、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力度的加大,迫切要求实时、准确、详实地掌握土地资源的各种信息。以GPS、RS、GIS为代表的“3S”技术已应用于土地利用监查和土地调查工作,但由于技术的专业性较强,目前主要在一些技术单位应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适于基层使用的“3S”土地调查技术,从数据采集的源头上根本解决土地调查的数字化、准确化、实时化问题。  相似文献   

4.
通过外业实测和高新技术对浙江省理论深度基准面5米深度以上的滩涂资源进行全面的调查,准确掌握滩涂资源总量及分布现状,建立了滩涂资源数据库和管理系统,有八大创新,为滩涂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沿海防台减灾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研究成果可为沿海省份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49-49
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承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参加完成的国家863计划“成像光谱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课题(编号:2001AA136020-2),通过高光谱数据应用于土地资源遥感监测过程中的波段分析、信息增强、信息分类和提取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构建实用化的基于高光谱数据的土地资源监测技术流程,重点解决当前土地资源遥感监测中存在的自动分类精度不高,  相似文献   

6.
从黄河入海口到长江入海口,我国有海滨滩涂盐土资源4000万亩,且每年还以20万亩左右的速度淤积成陆,这些土地都处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本课题集成了我国近年来在沿海滩涂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成果,力图从潮间带一直到近内陆初步脱盐的滩涂上,沿着不同盐份梯度,通过耐盐经济植物的品种筛选、栽培技术配置,  相似文献   

7.
《科技术语研究》2008,(2):15-17
资源resources“资财之源”,是创造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马克思认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是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自然资源naturalresources自然界存在的有用自然物。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气候、生物、水、土地和矿产等5大门类。  相似文献   

8.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CBERS一02),是继01星之后的又一颗对地观测卫星(到目前为止已成功运行2年),02星是地球资源卫星大家庭中一名重要成员。它的成功运行,不仅为我国,也为全世界提供了新的地球信息资源,本文主要介绍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河北省土地沙化、矿山环境、土地利用监测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资源resources“资财之源”,是创造人类社会财富的源泉。马克思认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是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自然资源naturalresources自然界存在的有用自然物。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气候、生物、水、土地和矿产等5大门类。  相似文献   

10.
1 标准化生态农田提出依据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也是农民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和可靠的生活保障。以前我国的农业建设重点是抓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忽略了从耕地源头做起,如果没有稳定的生态农业产品产出,就很难长久保障农业发展。目前我国主要依据《土地管理法》开展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生态农田是从作物生长的土地开始进行生态建设,从根源做起,  相似文献   

11.
刘正初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5):15-15,17
1课题简介 伴随石油、森林和土地资源短缺及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开发非棉、非木纤维资源迫在眉睫。苎麻、红麻等草本植物是一类适宜边际土地种植并兼有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功能、纤维品质好而且用途广、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天然纤维资源。然而,农民收获得到的农产品(草本纤维原料)含有25%以上的果胶、半纤维素等键合型非纤维素物质,必需采用适当方法除去它们,才能提取纤维用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纺织工业和现代生物质产业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2.
土地资源动态与生态环境的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是东北地区人地关系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然而,区域尺度、长时间序列的系统分析比较缺乏。在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等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王宗明、宋开山、张柏等系统揭示了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动态及其驱动力、黑土农田土壤碳汇效应、内陆湖泊水质参数变化特征与区域生态环境宏观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13,(5):19-19,21
耐盐碱作物新品种培育是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先决条件。在盐碱度较高的可耕地(盐碱度大于0.3%),其它粮食作物很难正常生长,而甜高梁抗旱、抗涝、耐盐碱、耐瘠薄,在盐碱度0.3%~0.6%的土地上仍能较好的生长发育。在提供燃料乙醇原料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定的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4.
本课题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村住宅规划设计与建设标准研究”(2008BAJ08800)的课题之一。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村镇土地利用分区管制技术的开发集成,建立村镇土地利用规划技术体系,提出耕地质量遥感监测技术,开发耕地质量遥感监测与预警服务系统,形成有关村镇土地利用规划系列标准和监测技术,为科学编制村镇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安排村镇住宅建设用地、加强村镇土地利用监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促进村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面向我国严格土地管理、土地信息社会化服务的紧迫需求,突破网络化数字调查技术瓶颈,攻克中长基线网络差分快速解算技术,创新土地实时集群调查作业模式,研发多基准站GNSS网络实时差分系统、集群土地调查作业系统,建立起网络化数字调查技术体系,实现数字土地调查与监测的网络化,形成土地实时监测成套技术支撑架构。  相似文献   

16.
墙体材料是房屋建筑围护结构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也是房屋建筑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约占70%。同时,墙体材料是我国建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值接近建材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耗能占建材工业总能耗的一半左右。其生产、开发和应用对土地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墙体改革提出禁止生产粘土砖后,虽然各种替代墙材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气候剧烈变化、耕地资源不断减少、水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大力培育和推广抗旱节水农业新品种将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灌溉用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3,(10):30-30,33
“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土地、能源、水等资源的紧缺,生态环境呈现的巨大压力,村镇住区缺乏规划、住宅设计不合理、施工安全管理落后、居住环境质量差、  相似文献   

19.
1项目介绍 烟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烟草是广西“三衣”工作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是我国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之一,也是广西最主要的烟区,生产规模占广西50%以上。产区生态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十分适宜种植烤烟,由于是植烟新区,存在种植区域不合理、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07,(11):54-54
“小城镇土地制度与政策研究”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小城镇科技发展项目中的研究课题。课题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负责,并与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浙江大学东南土地管理学院联合攻关完成。项目主持人周建春,负责人为唐健、姚丽、叶剑平、冯长春、吴次芳,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共68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