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4年荷兰教育文化与科学部编写了《2025荷兰科学展望》报告,分析了荷兰科学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10年荷兰科学、产业化及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以及配套的政策措施。在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荷兰在科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经验和对未来科学的展望部署对我国科学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主导力量,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及科技产业化。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科技发展的要  相似文献   

3.
科技文化的多元形态是自身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内在动力。古代的科技文化在不同的地域以原初的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西方近代科学以追求统一为目标,但是在认识方法上却显现了多元的模式。当下的科技文化与人类的生活世界越来越密切,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实质上蕴涵着科技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又将带来科技文化的多元化态势。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十二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在科学评估“十一五”科技发展的基础上,从战略层面研究未来五年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明确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并运用技术路线图方法,绘制科技发展总路线图、科技发展愿景路线图、领域和产业技术路线图。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和各项战略任务的开局之年,按照国家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在科技界和各方面的努力下,通过国家各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重点领域,前沿技术领域以及基础研究方面获得重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重要基础了,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走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组织大规模技术预测调查的国家.从1971年开始,日本每5年进行一次调查,目前共完成了7次.技术预测的宗旨是从长远观点出发,对未来30年的技术发展进行预测,从众多有希望的技术发展成长点中比较科学地捕捉重点.为政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提供依据,为产业界和广大社会公众提供未来科技发展的全面信息.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07,(5):09-10
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11个重点领域中,有8个重点领域与建设事业密切相关,尤其是“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第一次作为完整的领域列入国家科技规划,为“十一五”和今后的建设事业科技工作科学地确定了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使用西方的观念体系来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将其纳入经验科学的范畴。而对所谓“李约瑟难题”的解析,也简单地认为是中国缺少实验科学的基础。对指南针的研究表明,使用西方概念来研究中国问题,既不客观也很不恰当。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与欧洲迥乎不同,亟待依照本国的文化体系传承、科技发展路径,并借鉴西方研究成果,建构自己的一套观念体系,以便树立文化的自尊和自信,并梳理出民族文化和科技传统,促进当代中国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学思想是科学产生、发展的思想依据和思想方法,也包括科学成果所蕴含的思想精粹。唐代科技思想,既有对科技知识本身内在的理性探索,也受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外在影响,这些又构成了我国古代科技鼎盛时期的前朝积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必要基础和条件,这前车之鉴,为兴国、强国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科技名词的审定公布既是科技工作,又是文化工作,对于促进科技创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科学语言是建立在名词术语基础上的,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工作不仅要为科技强国做贡献,也要为文化强国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民间科学基金会是以推动科学发展为宗旨,利用捐赠及其他合法收入,支持非营利性科学活动的科技非政府组织,可分为科技奖励型、科学传播型、科学教育型、科研资助型、阿卡德米型和综合型等六种类型。它们能拓展科研经费来源、对科学进行"风险投资"、增加科学多样性、引领科研管理创新、丰富科技评价与激励手段、培育科学文化、开展科学外交和推动科技治理,有效提升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品质。我国应大力发展民间科学基金会,发挥其鲶鱼效应,激发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2.
伦理是达到主体目标的一定的行为规则,控制论是伦理学的科学基础.科学技术所研究的规律包括实体规律与控制规律.采用科学范式的科技伦理学就成为科学技术控制论的组成部分.人类深刻理解科技伦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特性,就可以在未来科学技术进程中,与时俱进地调控各种系统关系,实现人类和自然的同步进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部署的、引领未来发展、对科学和技术发展有很强带动作用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围绕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任务,科技部2011年将继续部署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并于2011年3月3日发布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1年重要支持方向。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历史经验与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科学的历史经验作了简要回顾,从科学的源泉,动力,条件,科学的继承,发展,创新,以及科学对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推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展望了科学的未来,阐述了未来科学的结构,科学教育,科学社会功能,科学建制与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国古代灿烂的科学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在我国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在科学技术方面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丰富了祖国的科学文化宝库。然而,作为中国科技史或民族史一部分的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过去一直是一个比较薄弱的领域。为推动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工作的开展,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研究所创办了《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学术丛刊。该丛刊主要登载少数民族古典科学文献研究论文、有关少数民族科技史资料、少数民族科技文物研究的论文、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综述,以及少数民族科技  相似文献   

16.
科技进步是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持久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科技长期落后的地区和民族,不可能繁荣昌盛.推动科技进步,是全民的历史性任务.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集"老、少、边、穷、战"为一体的自治州,其基本州情主要表现为历史的悠久性、民族的多样性、战争的长期性、地型地貌的特殊性、资源的丰富性、经济发展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知识体系或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工具,而且还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精神、一种独特的文化,即科学文化。正是科学文化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传播成为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文化背景之一。本文从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的角度,对近代科学诞生以来教育的发展及其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科学文化对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 2 0世纪的最后 1 5年中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 )组织数千名专家学者经过艰苦的努力 ,审定公布了 50多种名词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初步建立起了较完整的科技名词体系 ,翻开了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史上新的篇章。审定和统一科技名词 ,实现科技名词的规范化 ,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是一项配套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长期性任务 ,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一项支撑性的系统工程。审定和统一科技名词 ,就是将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科学概念起一个科学的恰当的名字 ,并给以正确的定义 ;就是将已混乱的和不一致的名词进行规范和…  相似文献   

19.
儒家文化与中国科学:现代新儒家的见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儒家文化对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这是很有意义也常引起争议的话题.当代新儒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对这一问题做过许多阐述.本文对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关于儒家文化中是否缺乏科学,儒家的价值观念是否有碍于科学发展以及儒家研究学问的方式能否成就科学等问题的回答作了简要概括和评析,并就如何估价儒学对科学发展的利与弊,如何分析儒家文化作用于科学发展的方式与机制以及如何预测儒家文化对未来科技发展的作用等问题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科学是一个历史范畴和演变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形态和标准.西方学者习惯以近代科学作为衡量历史上科学存在与否的标准,并以此否认中国古代存在科学.笔者认为,这种非历史性地以现成标准反注历史上某一区域和民族"文本"的做法并不合理.事实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形态和特征的科学.尽管古代西方科学中公理化方法和实验初具雏型,但亦不是近代意义上的科学.即便是在近代西方社会,牛顿力学在严格的定量实验基础上建立起完整、严密的公理化体系,但在其他领域并无如此鲜明特点,医学尤其如此.但人们并不因此否认古代西方科学和近代西方牛顿力学之外科学的存在.评判某一区域或民族存在科学与否,应深入考察该地区或民族把握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方式及其表现形态.古代中西医相异的发展源流与模式典型地说明了科学有无的衡量标准不是惟一的,而是历史的、多元的.本文拟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出发,深入发掘科技史料,探索衡量古代科学的基本标准及不同地区或民族科学的特殊标准,兼论中医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