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短小手术中的运用及苏醒期特点.方法:ASA Ⅰ~Ⅱ级拟行急诊腹腔镜宫外孕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组(A组)和全凭静脉麻醉(TIVA)组(B组),每组20例.观察术中循环波动情况及停药后患者麻醉恢复状况.结果:气腹后患者SBP、DBP均明显高于气腹前(P<0.05):而两组病人间在同时段循环变化相似(P>0.05);但在停药后B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宫外孕手术中能达到循环干扰轻、快速清醒且苏醒质量高,不失为短小腹腔镜手术麻醉可以选择的又一良方.  相似文献   

2.
鲁晓军  韩小伟 《甘肃科技》2014,30(20):133-134
比较腹腔镜胆囊手术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费用。本研究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ASA分级Ⅰ到Ⅱ级,年龄20~60岁,性别不限,随机分为A组和B组,麻醉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5mg/kg,在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后气管插管。麻醉维持:A组丙泊酚持续静脉75~200ug/kg/min泵注,切皮前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芬太尼3ug/kg/h,根据血压调节丙泊酚泵注速度。B组采用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两组维持新鲜气流量1L/min,均根据需要间断注射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患者MAP、HR变化,麻醉诱导前(T1)、插管即刻(T2)、切皮时(T3)、手术开始30min(T4)、拔管后(T5)记录术中心动过缓,高血压,体动,呛咳,低血压不良反应的情况。记录麻醉时间(诱导开始至停止给麻醉药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停药到呼唤睁眼的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停药到自主呼吸恢复间)、拔出插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至符合临床拔管指针的时间)。计算麻醉药物的费用。A组麻醉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定向恢复力时间均短于B组。与B组比较A组的所有麻醉药物费用、异氟醚或丙泊酚费用和每小时所有麻醉费用均降低(P〈0.05).腹腔镜胆囊手术中,丙泊酚一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效果确切,术后患者恢复时间缩短、费用低廉、安全可靠是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胆囊手术较为经济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芬太尼、丙泊酚和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在婴幼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中应用的比较。3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患儿,年龄8个月~3岁,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Ⅰ组)与芬太尼、丙泊酚和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Ⅰ组麻醉诱导后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Ⅱ组麻醉诱导单次注入芬太尼后持续输注丙泊酚、辅助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术后苏醒、拔管情况及术后躁动发生情况。插管、手术开始后5 min、拔管时Ⅱ组HR、MAP均高于Ⅰ组HR、MAP(P〈0.01);两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I组均少于Ⅱ组(P〈0.01);而在术后躁动发生率中II组少于Ⅰ组(P〈0.05)。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唇腭裂修复术手术较芬太尼、丙泊酚和异氟烷复合麻醉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术后苏醒迅速,而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术后疼痛相关。  相似文献   

4.
喉罩通气道在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罩在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应用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病人分为3组:硬膜外麻醉静脉内辅助芬氟复合剂组(A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气管插管(B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喉罩通气(C组)。比较三组间麻醉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三组病人硬膜外麻醉效果均好,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中内脏牵拉反应较重(P〈0.05);B组气管内插管时循环参数波动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较C组多(P〈0.05);C组麻醉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病人较舒适(P〈0.05)。结论:喉罩在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应用具有能抑制内脏牵拉反应,发挥硬膜外麻醉优点,有效的维持术中通气,术后并发症少,病人舒适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和双氯芬酸钠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宫外孕治疗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择期行腹腔镜宫外孕病灶清除术患者120例,ASAI级,年龄19~36岁,随机分为布托啡诺(B)组、双氯芬酸钠(D)组和布托啡诺复合双氯芬酸钠(BD)组,各40例。B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给予布托啡诺0.02mg/kg;D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取50mg双氯芬酸钠栓塞入肛门;BD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取50mg双氯芬酸钠栓塞人肛门,并于手术结束前20min静脉给予布托啡诺0.02mg/kg。术毕拔管及术后2、4、8、12、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镇痛评分。结果B组和BD组患者术毕拔管后、术后2hVAS评分低于D组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BD组术后4、8、12、24hVAtS评分明显低于B和D组患者(P〈0.05)。结论防御性应用布托啡诺复合双氯芬酸钠栓可显著缓解腹腔镜宫外孕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BIS联合AAI监测下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2型糖尿病手术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择期手术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全凭静脉全麻组;B组:静吸复合全麻组;每组18例,分别于麻醉前(T0)、麻醉后1h(T1)、术后1d(T 2)和7d(T3)抽取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数量.结果:两组T1、T2CD3+、CD4+、CD4+/CD8+、NK细胞均有所下降,与麻醉前相比,A组P0.05;术后1d下降较为显著,与麻醉前相比,A组P0.01,B组P0.05,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d各组数据与术前水平差别不大.结论:接受腹腔镜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在麻醉后及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抑制,而全凭静脉麻醉抑制程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七氟醚及异丙酚在小儿麻醉中持续的效果、副作用、苏醒质量和安全性。对40例的小儿在实施短小手术时,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分别使用七氟醚和异丙酚进行麻醉,并连续观察手术后早期苏醒时间、术后躁动、术间眼心反射、术后出苏醒室的时间。两组的麻醉方法在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苏醒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术后躁动和眼心反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七氟醚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异丙酚组(P〈0.05)。七氟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时,诱导快、无异味刺激,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术后麻醉苏醒快,躁动发生率低,是应用于小儿麻醉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气管导管拔除期应用药物异丙酚和艾司洛尔对心血管反应及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及护理注意事项。方法将120例全身麻醉下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带气管导管送入麻醉后恢复室。异丙酚(P)组在患者达到拔管条件时,在拔除气管导管前2min静脉注射静脉异丙酚1.5mg/kg;艾司洛尔(A)组在拔除气管导管前2min静脉注射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1.0mg/kg。记录全身麻醉诱导前、气管导管拔除即刻以及拔管后1、3、5及10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与给药前比较:P组SBP、DBP、HR于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导管后1min显著性升高(P〈0.05);A组SBP、DBP、HR于拔除气管导管时、拔除气管导管后1min升高不明显(P〉0.05);与A组相比较,P组患者麻醉苏醒期SBP、DBP及HR均升高(P〈0.05),两组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留观时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艾司洛尔可有效抑制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开腹手术拔除气管导管期间不良心血管反应的发生,有利于在麻醉后恢复室的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戊乙奎醚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腺体分泌的抑制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46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戊乙奎醚组及阿托品组(均为n=23),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min分别静推戊乙奎醚0.01mg/kg和阿托品0.0lmg/kg,比较给药前(T0)、给药后5min(T1)、气管插管时(T2)和术毕(T3)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麻醉诱导前、术中及拔管时口腔分泌物数量差异情况。结果:T1和T2时相,阿托品组的SBP、DBP、HR均明显高于T0(P〈0.05),且明显高于戊乙奎醚组(P〈0.05);但术毕拔管时阿托品组患者的腺体分泌物明显大于戊乙奎醚组(P〈0.05)。结论:与阿托品相比,戊乙奎醚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患者的腺体分泌抑制效果更佳,且对循环、呼吸系统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0.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优缺点。回顾性分析62例宫外孕患者,其中A组31例行腹腔镜手术,B组31例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住院日等。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出血量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但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缩短了住院时间并且术后康复快等优势,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下行宫外孕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等优点,在诊断和治疗宫外孕方面是一种很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综合评估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和利多卡因复合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麻醉的可行性,并摸索适合的临床用药剂量。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不同剂量的丙泊酚和利多卡因维持麻醉。连续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血流动力学参数,苏醒情况。结果各组患者诱导后BIS值均明显降低,Ⅱ、Ⅲ组术中患者BIS值明显低于Ⅰ组。血液动力学参数变化Ⅰ组他时点心率(HR)低于阳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T1、T2、T3、T4、T5、T6时点无刨平均动脉压(MAP)低于T0(P均〈0.05)。组间比较:Ⅱ组T2、T4时点MAP分别低于Ⅰ组相应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Ⅲ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唤之睁眼时间与Ⅰ、Ⅱ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中有1例发生术中知晓,而Ⅲ、Ⅱ组无此情况。各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和利多卡因复合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中应用具有可行性,推荐剂量为利多卡因1mg/(kg·h)加丙泊酚3mg/(kg·h)。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胸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将30例ASA Ⅰ-Ⅱ级择期普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复合组)和单纯全麻组(对照组),每组 15例.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复合组在全麻诱导前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给局麻药控制麻醉平面在T4-T10水平,并在术中定时追加局麻药,分别记录麻醉前、气管拔管前、气管拔管即刻、气管拔管后1min、5min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显示:对照组各项指标在气管拔管即刻达到高峰,与麻醉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拔管前、拔管后1min也高于复合组,拔管后5min也未完全恢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应用复合组苏醒期中循环功能相对稳定,可减轻应激反应,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7%七氟烷复合氯胺酮诱导在新生儿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15例患儿接受7%七氟烷复合氯胺酮诱导,B组15例患儿接受全凭静脉麻醉诱导,两组术中均使用1%~3%七氟烷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惠儿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诱导时间、术毕拔管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中患儿血压、心率、诱导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毕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7%七氟烷吸入复合氯胺酮诱导过程中患儿循环较稳定,与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相比,术毕拔管更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上腹部开放手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静脉麻醉组、吸入麻醉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每组各30例.观察3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荧光免疫流式细胞术检测麻醉前和术后6,24,72 h的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计算CD4~+/CD8~+比值.结果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3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72 h 3组患者CD4~+、CD4~+/CD8~+、Th1/Th2较麻醉前均明显降低,中性粒细胞计数较麻醉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患者CD4~+,CD4~+/CD8~+,Th1/Th2术后72 h内下降幅度明显小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中性粒细胞计数上升幅度明显小于静脉麻醉组和吸入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免疫抑制程度较低,有利于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拔管,进而降低肺部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术前不同时机进行尿管留置对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内(PACU)苏醒时对尿管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施行开腹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A组患者术前1h行导尿术,置尿管前以利多卡因凝胶进行尿道表面麻醉;B组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导尿术,同A组一样利多卡因凝胶进行尿道表面麻醉。C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常规导尿术。术后送PACU,观察3组患者苏醒期尿管耐受情况。结果与B组和C组相比A组患者苏醒期尿管耐受良好,与B组和C组相比有明显的区别。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手术前留置尿管可以提高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期对尿管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杂种犬股骨骨折实验中,分别应用戊巴比妥钠与异氟烷复合麻醉和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两种方法,探讨这两种方法对实验犬生理指标的影响,评价这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实验用杂种犬10只分为A、B两组,每组5个重复,A组应用戊巴比妥钠诱导后,应用0.8%浓度异氟烷维持麻醉;B组应用戊巴比妥钠进行静脉麻醉,麻醉过程中在不同时间点对实验犬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TPR)进行监测,A组各数据与诱导后5 min的数据,B组各数据与麻醉后5 min的数据相比较,应用SPSS13.0进行分析。结果应用戊巴比妥钠麻醉诱导,0.8%浓度异氟烷麻醉维持在股骨骨折实验中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实验犬生理指标稳定,苏醒迅速,能够满足股骨骨折手术需要。吸入异氟烷后5min,HR、SPO2、TPR差异显著(P0.05);戊巴比妥钠B组TPR差异显著(P0.05),在麻醉45~60 min期间,实验犬恢复眼睑反射、肌肉震颤、不能满足手术需要。结论实验证明静吸复合麻醉比静脉麻醉实验犬麻醉效果好,麻醉平稳,苏醒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切口局部注射左布比卡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每组20例,A组(n=20)患者手术结束前以0.5%的左布比卡因在切口皮下、肌层、腹膜内浸润,B组(n=20)患者不作特殊处理。各时段镇痛效果采用10c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间接评估。结果术后2-8h时段A组病人VAS评分明显小于B组(P〈0.05),24h时点两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结束前切口局部注射左布比因对LC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
研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及少量咪唑安定用于胃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8例。A组静注生理盐水后静脉推注异丙酚,B组在静脉推注异丙酚前静推芬太尼50ug+咪唑安定lmg。术中连续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记录异丙酚总用量、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术中知晓和注射部位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能完成胃肠镜检查。异丙酚总用量A组比B组多;睫毛反射消失时间,A组明显比B组长(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与术前、术后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呼之睁眼时间,B组比A组延长。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及咪唑安定麻醉是安全有效的胃肠镜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镜术后抗感染情况,探讨术后感染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选取腹腔镜手术患者341例作为研究对象,腹腔镜子宫全切和次全切手术(A组)172例(污染类手术);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出术(B组)169例(清洁类手术),再依照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1,3,7 d和未使用抗菌药物分为Ⅰ~Ⅳ4个亚组,对比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退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术后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 A组和B组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各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使用抗菌药物的AⅠ~AⅢ3个亚组中AⅠ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明显短于AⅡ,AⅢ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Ⅳ亚组术后退热时间明显长于AⅠ~AⅢ亚组,术后感染率明显高于AⅠ~AⅢ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Ⅰ~BⅣ4个亚组之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Ⅳ亚组术后退热时间和术后感染率与BⅠ~BⅢ亚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于清洁类手术患者术后不必给予抗菌药物,污染类手术延长术后抗菌药物给药时间与感染发生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尽量缩短给药时间.  相似文献   

20.
探究腹腔镜用于胆囊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选取甘肃省永昌县人民医院于2014年11月份至2015年7月份所接诊的1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麻醉处理,实验组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给予硬膜外麻醉,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以及麻醉效果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在气管插管的时、CO2气腹时、插管拔出之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要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烦躁反应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中给予胆囊切除术患者硬膜外麻醉,能够稳定患者呼吸,降低烦躁率,提高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