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陈舜骅  刘颖  陈小杭 《科技咨询导报》2011,(33):218-218,220
了解当前理工科大学生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现状及学习意愿,提出加快对大学生实施技能培训的对策,以提高心肺复苏技能社会化普及的效率。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大连理工大学5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结论:理工科大学生需加强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的学习。高校应创造学生学习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肖冰 《科技信息》2010,(22):250-251
目的:对我院体育类大学生进行运动损伤急救培训,以使更多的"第一目击者"掌握基本的以心肺复苏、创伤急救为主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体育类大学生的急救意识与现场急救能力。方法:对我院180名体育类大学生进行培训,对参加培训的大学生进行考核,以判断培训效果。结果:参加培训学生均通过考试,取得选修课学分;培训后运动损伤急救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培训前对运动损伤急救技能掌握的合格率仅为1.7%,而培训后合格率达到96.7%。结论:对体育类大学生进行运动损伤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体育类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运动损伤现场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非医学院校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实现了非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知识的普及和推广,进一步将此类培训推广到社区和社会的各阶层,从而提高了普通民众的急救能力和整个社会的应急救护处理能力.方法:从重庆邮电大学2009级、2010级、2011级随机选取118名大学生,进行为期近2个月的应急救护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训,再对其培训前后应急救护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医学院校大学生急救基本知识及实践技能缺乏,通过培训心肺复苏、出血救治、毒蛇咬伤处理、呼吸困难急救、骨折关节脱位、溺水救治、烧伤烫伤现场即时处理等项目,再与培训前分析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非医学院校大学生中开展应急救护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操作培训,其效果明显,满意度为100%;在高校开展此类培训,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具有投入成本少,可操作性强等优点;此类培训完全可以在全国高校大学生中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普及和强化提高护理队伍成人心肺复苏整体水平的培训对策.方法 根据护理人员结构层次将我院临床执业护士与见习护士(执业前护士培训班)及实习护生分为A、B、C三个培训小组,通过培训前心肺复苏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测评,针对各组对心肺复苏技能掌握的不同程度,设计针对性培训方法,分别进行Ⅰ、Ⅱ、Ⅲ个周期培训.并对各期培训前后进行考核测评,对比分析培训效果.结果 在各组各期培训对象中,培训后的心肺复苏理论和CPR BLS操作技能掌握均得到显著提高,尤其在临床执业护士组中,其各期培训后的随机操作抽查平均成绩与合格率得到大幅度上升,并且临床危重病员突出科室其护理人员均能独立应用CPR BLS技能及时正确抢救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结论 实现心肺复苏技能在护理队伍中的普及掌握和强化提高有必要从护生实习中实施规范培训;在执业前护士培训班中加以强化以及持续在临床执业护士中进行年度复训等能显著提高医院内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和实现心肺复苏技能在护理队伍中的普及掌握,以有利于临床急、危、重病员抢救需求,减少医疗纠纷、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肺模拟听诊训练在全科医师在职岗位基本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97名来自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的全科医师,采用心肺听诊模拟人进行8学时的训练,比较训练前后的测试成绩并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心肺听诊培训前后的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训后的成绩显著优于培训前;问卷调查反映模拟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心肺听诊技能,对临床工作有益。结论:心肺听诊模拟训练是全科医师的技能培训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联体区域内社区护士急救技能掌握状况及需求,为社区护士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医联体内4家社区51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调查问卷对个人基本信息,培训认同度,培训需求信息以及2015心肺复苏指南理论试卷、CPR操作摸底测试.结果:医联体内45.7%护士认为急救培训很有必要,理论平均分为(62.7±6.4);操作合格率17.6%.结论:医联体内社区护士2015版心肺复苏知识掌握较薄弱,操作技能合格率低,培训需求量大.  相似文献   

7.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是《急危重症护理学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章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容量大、教学资源有限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利用有限的课堂资源,完成教学任务,并进一步强化学生急诊、急救、监护意识,掌握急救知识和监护技能.  相似文献   

8.
心肺复苏法(CPR)是触电急救培训的一项核心内容.由于CPR救护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操作标准,以及救护者在培训教学中没有掌握规范的急救动作等原因,极易引发CPR按压造成的骨折等二次伤害.培训教学中,通过运用示范—模仿—指导—熟练—评定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指导学员在救护中要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救,并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手段,以提高培训教学质量和施救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当前安阳市特警CPR知识的认知现状,为开展对特警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工作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CPR知识问卷调查表,对100名特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100名特警中,在学校接受过CPR培训者为45人,在岗前培训中接受CPR培训者为38人,通过培训完全掌握心肺复苏术者为10人,认为特警需要掌握CPR者为84人.愿意接受培训者为90人.结论 安阳市特警CPR知识和技能在学校和岗前培训的情况较差,CPR知识和技能掌握现状差,学习需求率和培训需求率高.应在继续将CPR知识和技能纳入警察课程体系的同时争取行政支持,为特警提供多种形式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继续教育.根据我国国情和特警工作现状,最好的方法是开展在职培训.  相似文献   

10.
王飞  凌厉 《科技咨询导报》2011,(14):181-181
针对我校心肺检查及腹部检查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技能教学中应用的实践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指出多媒体教学在医学临床技能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总结多媒体教学优缺点,提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仍然需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合理利用各自的优点,使多媒体教学在医学临床技能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心肺脑复苏(CPCR)在临床实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是各学科都要掌握的基本功.传统急救实验教学围绕教科书进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单项培训,只注重单项培训而忽视了急救的整体性和灵活性。ACLS模拟场景通过建立急重症模拟场景.让学生置身于急症的氛围,身临英境,掌握每一种疾病各自的抢救措施,将各种急救措施综合应用,灵活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树立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在临床处理急症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急救知识、技能的获得途径和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和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技能考核对250名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培训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处理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结果急救知识测验平均知识得分为(67.32±15.28)分;技能考核平均得分(76.15±15.17)分.学历、培训及职称等均可影响护理人员知识得分.结论要重视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培训工作.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在培训过程中还应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和学习.  相似文献   

13.
心脏骤停是最严重和紧急的临床情况,如何普及推广,正确合理运用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ion CPR)以提高CPR的成功率,一直是临床工作者尤其是急诊工作者困惑和争论的问题。虽然“200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科学治疗推荐意见国际共识”和“200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心脏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发表3年之久,但是复苏成功率无明显提高。究竟该如何改善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笔者认为除了在临床实践中强化专业急诊队伍、规范2005年CPR指南要点训练外,还应该宣传、普及CPR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广大群众掌握CPR的急救技术,这才是提高CPR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我院大学生对急救复苏这门课的认识以及对急救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加强急救知识的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三年级的医学类与非医学类各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急救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对开设这门课的认识。结果对医学生的调查显示,97.5%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尽早开设这门重要的课程,但有2.5%的医学生认为急救复苏知识在大学仅可作为了解内容,真正的学习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而对非医学生的调查显示,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必要学习这门课程。另外,从所有被调查学生对急救复苏知识的掌握程度看,许多学生对其掌握有一定的欠缺。结论应大力加强普及大学生急救复苏知识的教育;并对教学方法给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12日,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多所学校的学生及志愿者共4714人,在体育场内整齐地排起48个方阵,准备接受心肺复苏培训,并向一项全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发起冲击。活动最终成功创造8小时内最多人完成的儿童心肺复苏培训吉尼斯世界纪录。急救教育,教与不教绝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现场急救知识认知及需求情况。方法问卷调查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通过整群分层抽样的方式,对某大学入学新生进行急救知识认知和需求的调查。结果大学新生对急救知识的认知非常缺乏,大多数的人通过电视等媒体获得急救知识,对急救培训有较多需求,94.6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了解急救知识,希望获取多方面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结论高校应该正视大学生急救知识的不足和强烈的急救培训需求,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课外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增加大学生应对急症的知识和提高基本的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更新与新的研究成果的出现,曾依据旧标准设计出的心肺复苏训练装置不适合新的规范标准要求,文中依托新型心肺复苏装置的设计,提出了将AT89C52单片机应用在《安全检测技术》课程改革中,通过心肺复苏训练装置的设计与研究,将装置中具有的有效提示人员进行操作、评估操作过程是否合格以及显示评估结果中的按压次数、呼气次数、按压呼吸比、按压频次等功能参数与课程中的理论知识点相结合,装置使得学生对《安全检测技术》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将《安全检测技术》课程中抽象部分具体化,将传感器数学模型设计为具体实物,最终间接的提高了学生正确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的能力,减少了由于人员应急技能缺乏而导致的死亡事故的发生,使得心肺复苏技能水平在更宽广的领域和人群中得到应用,该装置设计过程还结合了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系统工程等学科内容,将本科教学中的知识应用在实际中,提高了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数控培训中运用数控模拟仿真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技能操作水平,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心血管疾病和交通事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两大杀手。其突发性和灾难性的表现形式使人措手不及,生死存亡只在几分钟之间。在此情况下,科学的急救技术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于是,一项针对人的心脏停搏,呼吸停止的急救技术——CPCR(心肺脑复苏)风靡全球,成为现代急救医学中的主要内容。它的出现挽救了众多因呼吸、心脏停止的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连芬宁 《科技信息》2010,(18):I0157-I0157
心肺脑复苏(CPCR)是医学院校课堂教学,临床见习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难点,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教学设备,进行心肺脑复苏(CPCR)的训练,旨在为学生寻找心肺复苏(CPCR)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