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Zhou Jian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4)
本文主要就欧氏平面的特征,介绍一种在欧氏平面上建立对偶原则的方法。首先,在欧氏平面上,建立不过原点的直线M;x_0x+y_0y—1=0与点M(x_0,y_0)(?)(0,0)之间的对偶对应。然后根据这种对应阐明初等几何中仅与度量性质有关而本身并无联系的两个命题能够对偶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3.
4.
宋卫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0(3):213-217
本文是文「1」的推广,给出了在三维欧氏空间上建立对偶原则的一种方法,道德将空间中具有广义极坐标的点M(p,α,β,γ)与不过原点的平面m xcosα+ycosβ+zcosγ-p=p建立对偶对应。 相似文献
5.
崔萍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21(3):20-21,25
通过对二维射影平面上的Pappus定理及其对偶定理的研究,根据射影空间中的对偶原则,得到了三维射影空间证明三平面共线和三直线共面的一种方法,即定理1、定理2。 相似文献
6.
徐天长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2):64-65,67
本文通过对欧氏平面、仿射平面和射影平面进行比较,同时也对在这三种平面上相应地建立的平面欧氏几何学、平面仿射几何学及平面射影几何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认清了三种平面的内在联系及平面射影几何学,平面仿射几何学对平面欧氏几何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8.
Lutwark提出对偶仿射均质积分的概念,拓宽了经典的对偶混合体积理论.混合相交体一直是凸几何经典理论的研究对象,这里结合Holder积分不等式和Minkowski 积分不等式建立了对偶仿射均质积分关于混合相交体的对偶Minkowski不等式和对偶Brunn-Minkowski不等式. 相似文献
9.
10.
田雨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7,55(5):1112-1116
利用Fourier变换和周期化技巧,给出Fourier域上L~2(R~d,C~L)中约化子空间上的超仿射小波对偶框架的一个充分条件,从而将L~2(R~d)中约化子空间上的结果推广到向量值空间L~2(R~d,C~L)的约化子空间上. 相似文献
11.
12.
史天治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10)
该文利用对偶原理创造性地解决了平面图、连通图及对偶图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纠正了长期以来对于平面图及其同构的错误认识,指出平面图必为连通图,平面图本质上是画在同一平面上的顶点、边、面均不相交的连通图。两个平面图的同构指这两个平面图的顶点、边、面之间均有一一对应关系。面是平面图区别于非平面图的本质特征。同构的平面图的对偶图必同构,事实上,平面图的对偶图是唯一的。任意一个平面图都伴有一个隐图,而该隐图实质上是该平面图的对偶图,该隐图可(根据对偶原理)通过D—过程画出。平面图与其对偶图互为对偶。显平面图与其隐对偶图合称为相伴对偶图。 相似文献
13.
SHI Tian-zhi 《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
提出和阐明了两个普遍的逻辑规律——代数替换公理与对偶原理.通过这两个规律,极大地简化和统一了布尔代数中的运算规律和运算公式.在布尔代数中,A的非与A的对偶本质上是一回事.对偶本质上是一种对称的关系.一个代数表达式(这里的表达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可以是一个变量,一个常量,一个逻辑函数,一个集合表达式等)的对偶,等于该表达式中的每个元素(如变量、常量、运算符、关系符等,对偶算子除外)分别同时取其对偶,并保持原来的运算次序不变(也即原表达式中的对偶算子和括号位置不变);对于关系表达式而言,原表达式与其对偶表达式必然同时正确或同时错误,这一规律叫做对偶原理. 相似文献
14.
代数替换公理与对偶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天治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2):7-11
提出和阐明了两个普遍的逻辑规律——代数替换公理与对偶原理.通过这两个规律,极大地简化和统一了布尔代数中的运算规律和运算公式.在布尔代数中,A的非与A的对偶本质上是一回事.对偶本质上是一种对称的关系.一个代数表达式(这里的表达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可以是一个变量,一个常量,一个逻辑函数,一个集合表达式等)的对偶,等于该表达式中的每个元素(如变量、常量、运算符、关系符等,对偶算子除外)分别同时取其对偶,并保持原来的运算次序不变(也即原表达式中的对偶算子和括号位置不变);对于关系表达式而言,原表达式与其对偶表达式必然同时正确或同时错误,这一规律叫做对偶原理. 相似文献
15.
仿射对称变换与对称性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兴道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5):383-387
给出了物理空间的一种仿射对称变换,并论证了拉普拉斯方程、热传导方程、波动方程及连续性方面对于这个变换的协变性,由此得出对称性原理,为研究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仿射对称现象提供了数学物理依据,从理论上揭示了仿射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传统机械式罗盘接触式测量的应用缺陷,基于激光或红外测距仪测距功能,提出了一种非接触式结构面产状测量方法,阐述了其测量技术原理和数学处理方法,提供了非接触式电子罗盘开发设想.以测距仪安置点为原点,以磁北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右手空间笛卡尔直角坐标系;旋转测距仪使测量光束射至待测结构面的3个非共线点,分别记录每支测量光束的垂直旋转角、水平旋转角及测量距离;利用空间向量和几何投影关系定量描述待测结构面倾斜状态,计算出结构面的倾角、倾向和走向.新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或难以接触的结构面产状测量,可以有效避免矿物磁性对测量产生的误差,有力地推动了结构面产状测量技术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把目标等值面切割定界原理与Gomory的割平面法结合起来求解整数线性规划(ILP)问题.首先通过目标函数等值面的平行移动来切去(LP)可行域中含其非整数最优解但不含(ILP)可行解的“无用部分”;然后,应用Gomory的割平面在通过(ILP)最优解的目标等值面上切割其最优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