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运动是高校众多体育活动中较为普及的一项运动,也是发生运动性伤病的多发项目之一.通过临场统计法对2008年中国大学生五人制足球赛(云南赛区)12所参赛高校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调查统计分析,在伤病的种类、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原因以及场地、器材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并根据调查及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合理的预防性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运动前按摩能调节运动员的赛前状态,提高运动能力,并能预防运动性损伤与疾病.本文对此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肌肉损伤的表现、机制及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性肌肉损伤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肌肉损伤的表现和机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运动性肌肉损伤的治疗方法,为科学有效地治疗运动性肌肉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运动性踝关节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性伤病 它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运动寿命有极严重的影响 文中对 16 4例运动性踝关节损伤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 ,并对电针和针炙治疗运动性踝关节损伤疗效进行观察 ,寻找更好的预防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运动性“氧化损伤”氧自由基与抗氧化剂研究已成为21世纪运动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抗氧化剂可以通过抗氧化作用消除活性氧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这能为运动性损伤等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治疗及养护途径。本文论述了自由基产生及对人体的影响,抗氧化剂的种类及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急性运动性损伤在体育运动训练中较为常见,如诊疗不当将给患者日常生活、身心健康及其远期预后产生严重影响.作者针对常见急性运动性损伤的药物治疗进行研究,以期为有效干预急性运动性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足球运动是高校众多体育项目中较为普及的一项运动,但也是发生运动性伤病的多发项目之一.通过对湖南省5所高校在校学生足球运动中损伤情况的调查统计,具体在损伤的次数、部位、类型、时机、程度以及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伍天花 《科技咨询导报》2009,(32):225-225,227
通过对嘉应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男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现状进行调查发现:(1)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平均发生率高达86.5%,且呈现出学生的年组越高,运动损伤发生率越高的特点;(2)课外活动是篮球运动损伤的多发期,其次是在课堂上和比赛时段,分别为85.5%.71%、58%;(3)在置球运动损伤发生部位中的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损伤占居前3位;为79%、73%.59%;皮外受伤和腰部疼痛的发生率紧接其次;另外还发现腕,肘、肩关节和背部疼痛与肌肉拉伤也是篮球运动中常见的损伤部位;(4)导致篮球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准备活动不合理、自我保护不足、身体技能不良、技术动作错误,场地与器材条件不符合要求、对安全教育认识不足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原因与预防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运动性猝死案例的收集调查,分析认为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和器质性异常;缺乏科学指导的过度运动;特殊的运动心理以及学校运动安全意识较为薄弱等.因此,本文提出加强大学生运动性猝死高危群体的预防教育与监督管理.如:要及早识别可能发生运动性猝死的高危学生群体;对高危学生群体在运动前要建立的“互动告知”制;要加强特殊运动保健知识的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要重点指导与保护;在师生中要普及运动现场的急救知识等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江苏理工学院军训及运动会中63例运动性晕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大学生运动性晕厥的发病机制、现场救护方法及预防措施。结果显示大脑一过性供血不足是发生运动性晕厥的根本原因,平时缺乏体育运动及空腹运动者发病率较高。指出及时进行现场救护保证大学生生命安全,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做好个人运动防护以预防运动性晕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足球运动常见损伤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大学生足球运动损伤,统计分析损伤的总发病率、伤病的种类、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季节以及原因等,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应用中药是抗运动性疲劳促进机能恢复的手段之一.由于中医药理论从整体观点出发对人体机能代谢进行整体性调节而具有优越性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本文对近十几年来采用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行总结,旨在了解应用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透明胶带粘贴法对65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蠕形螨检查,同时对面部皮肤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在较大学生蠕形螨感染率为18.11%,男性(21.00%)女性(15.38%)男生与女生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囊蠕形螨为71.42%,感染皮脂蠕形螨为26.89%,两者混合感染为1.68%;鼻部,额部和下颌部螨虫感染率分别为77.31%(92/119),30.25%(36/119).35.29%(42/119);结论:本校大学生蠕形螨感染较为普遍,感染多为毛囊蠕形螨。  相似文献   

14.
脏腑对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性疲劳长期以来一直是运动医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认为脏腑与运动性疲劳及其恢复有着密切关系,并对其关系通过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认识做了阐述,同时论述了通过运用复方中药及药膳对脏腑进行补益和调理以恢复运动性疲劳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例举了针灸医治运动性损伤的理论根据,和笔者以针灸为主治疗60例不同部位的运动性损伤的方法。同时,本文还就60例病案医治方法提出了它们治疗时的共性、及不同病症所采用不同选穴、配穴和针法的辨证施治。并且指出了治疗时应注意的事项。进一步论证了用针灸方法治疗某些运动性损伤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冻土单轴压缩损伤特征与细观损伤测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冻土单轴压缩的CT动态测试,提出冻土单轴压缩下的损伤由完全不同的两个阶段组成:其一是塑性硬化下的塑性损伤,其二是由于新产生的裂隙造成的微裂纹损伤。对两种不同损伤阶段下冻土微结构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各阶段损伤计量计算公式。采用该方法分别对饱水冻土试样和未饱水冻土试样的损伤量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塑性损伤和微裂纹损伤阶段的损伤量及总附加损伤量。得出饱水冻土的塑性损伤和微裂纹损伤产生的应变条件门槛值分别为0.75%和5.0%,未饱水冻土的分别为0.70%和4.5%。  相似文献   

17.
王娜平 《杭州科技》2001,22(2):41-41
1临床资料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自1997年~1999年,总共分娩2574例,其中自然分娩1673例,占64.99%,软产道损伤41例,初产35例,占 85.36%,经产妇 16例,占14.64%。发生在交接班2小时内37例,占90.24%,其它4例,分别在产后2小时及回休养室后发生。这说明90.24%的软产道损伤能及时发现,为探讨其损伤的部位,分娩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列表如下: 从表1看侧切延裂15例,占软产遭损伤36.6%,阴道及会阴裂伤占第二位,其主要原因是未作会阴侧切而引起裂伤,仅有一例因严重宫…  相似文献   

18.
了解哈尔滨大学生的饮食状况,以及对饮食知识的掌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哈尔滨医科大学(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MU)和哈尔滨工程大学(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EU)330名大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20份。结果,HMU和HEU被调查学生每天饮用水量在1-2L者百分比分别占57.6%和46.8%。HMU和HEU被调查学生口渴喝水者分别占48.3%、45.5%。HMU和HEU被调查学生中,频繁食用快餐(以半个月内至少1次为准)者分别占29.5%、22.0%。在HMU和HEU被调查学生中每周使用电脑时间超过15h者分别占26.1%、38.8%。6道营养健康知识的判断题,HMU和HEU的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9.4%、74.1%,P〉0.05,两校无显著差异。哈尔滨地区大学生饮食状况不佳,基本饮食健康知识还需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运动性贫血的历史研究、定义以及判断标准,分析竞走运动员运动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以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和竞赛质量,以期为教练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过度训练引起脏器损伤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运动性肾损伤是体育竞技或者高强度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器官损伤之一,会造成器官功能性不可逆损伤.运动性肾损伤与肾缺血再灌注有着密切联系,而肾缺血再灌注又与诸多细胞因子之间的代谢有着紧密联系.通过综述由于过度训练导致肾脏损伤的产生机制以及天然产物对运动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