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生命?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究竟起源自何处?人类能够利用科学技术制造出新的生命吗?人和“造物主”究竟是什么关系? 到目前为止,对于究竟什么是活的东西,还没有一个满意的定义,因为任何规则总有例外。比如,绝大多数生命之物都能繁衍后代,然而骡子却不行;绝大多数活的东西都有起新陈代谢作用的消化系统,但病毒却没有。地球上的生命是以碳为基础的,宇宙中  相似文献   

2.
龚静 《世界科学》2001,(1):42-43
生命是什么?看来不是一个问题。鲜花、树木、昆虫、动物、人类,乃至细菌等等,这一切都是生命的形态。然而,这一切我们现在感受得到的生命现象的前身是什么呢?他们又是从何而来的?在最初最初的最初,有一种什么样的启示,生命开始启程。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恐怕我们大多数人是茫然的,我们也许能把握现在的生命,但我们不能把握生命起点。 长期以来,关于生命起源在科学界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它是科学上最大的难题之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到20世纪前苏联生物化学家、科学院院士奥巴林提出生命起源的假说以后,才开始进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推理的机器计算机科学家至少已经造出了能推理的机器,但它和我们经常使用的计算机是相似的,那么还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 问题不在于知识库系统象什么,而在于它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在硬件上没有多大的区别。确实,一些老的知识库系统仍运行在与已算了好几年工资相同的计算机上。较新的系统也是在传统的个人计算机上开  相似文献   

4.
人类往事     
正又到重观业镜时,如风往事记参差。云涯赤子三生诺,宇内苍生知不知?—题记(一)我生命中一共有两个老师,一个是我的父亲,还有一个,是我的信仰。我一直不清楚人类这一路走来,是靠什么指明方向,只是做什么都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好像有一位无形的老师引领着我们,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发展。当我们回顾往事,却发现我们从来都不是好学生。  相似文献   

5.
编读交友     
本期杂志刊登了题为《回归,路有多长》的一组文章,旨在介绍“野放”,这一种重要的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方法和手段。拯救濒危野生物种是政府和专业工作者的事,但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那么,保护动物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专家郭耕建议:让我们一起聆听一下野兽的呼声并从下面的20件事做起吧!  相似文献   

6.
毛宏良 《自然杂志》1997,19(1):37-42
目前,Internet仍是人们茶余饭后聊侃的一个热门话题。但Internet究竟是什么?它能干点什么?它离我们有多远?好多疑问存在于大多数人的脑子里。  相似文献   

7.
<正>人工智能会产生意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工智能技术能做什么,或将来能做什么,还取决于意识到底是什么。未来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取得什么样的突破性进展呢?我们也许可以想象一下未来各种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类型,有能够感知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机器人,也有能够实时接收和处理大量数据的机器人,还有能够进入太空执  相似文献   

8.
细胞是生命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科学发展到今天 ,人类已有可能鉴定出完成细胞功能所需的全部基因。但有关的基因是如何作用以产生细胞组织的 ?细胞内的所有基因是按什么规则协同作用的 ?进一步弄清楚这些问题 ,将有助于我们充分了解细胞 ,从而充分了解生命本身  相似文献   

9.
如果最终找到了外星生物,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呢?只是一些微生物吗?有科学家认为,生命无论存在于宇宙的什么地方,其基本的基因遗传原理是一样的。或许外星生命在某些方面会跟地球生命有所不同,但两者  相似文献   

10.
正很多人喜欢把生命形容成一条长河,但是河流奔腾不歇,生生不息,而我们的生命呢?不管是否完美,终究是有始有终,有头有尾。比之于长河?谬矣!除非,我们能有另一种形式将生命延续。生存,还是死亡?这在大多数时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并不成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根  相似文献   

11.
时间对谁都很平等,都是“一天24小时”。在这24小时中做什么?怎样做?将对你的人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人之所以能有作为一个人的实在感和价值就是因为“我们醒着,并正在活动”,而决不是“正在睡觉”和“做梦”。即五感在充分发挥作用、大脑记忆中枢的活动十分活跃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什么叫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1968年一次计算机科学家讨论会上首次提出来的.为了弄清这一概念,我们还是从电子计算机的使用谈起. 计算机是用于科学工程计算和处理各种信息的基本工具,它能做许许多多复杂的工作.为了使计算机进行计算和做各种工作,就得把计算步骤和处理过程用计算机能接受的语言描述出来,这就是所谓编制程  相似文献   

13.
正自麦克斯韦引入著名的"妖"概念以来,信息与物理学之间的联系就已经不言而喻。如今,信息甚至可能成为连接物理学与生物学的关键概念。在物理学家看来,生命就像魔术。生物取得的成就如此耀眼又如此神秘,我们甚至因此忘记了生物也是由寻常原子构成。然而,如果生命的奥秘并不是构成它的那些物质,会是什么呢?是什么赋予了生物体如此不同的生命活力,使它们如此与众不同?这正是埃尔温·  相似文献   

14.
正菲利普·鲍尔(Philip Ball)对《生命是什么?》这本提出了当代分子生物学中许多重要概念的著作进行了重温和述评。《生命是什么?》(1944),奥地利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利用这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更具体但同样具有挑衅性的问题。他问道,是什么让生命系统与已知的物理定律相悖?他给出的答案现在看来是有先见之明的:生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常常因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感到不幸福,那该如何才能找到喜欢的事情?如果必须做一些我们不想做的事情,怎样才能在其中找到幸福?没有人会否认幸福的重要性。如果有人问你:你幸福么?你可能会脱口而出说"是"或"不"——这是你此时此刻的感觉。又或者你需要回忆思索一番,然后才能给出答案——这是你对一些经历的综合评价。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它是你一瞬的感觉,还是你对生活的完整评估?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与未来     
本年度《新科学家》杂志主办的青年科学家论文比赛获奖者论述,尽管科学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的机构仍基本上处于早期阶段,但如果我们能估计什么是需要做的和能做的话,就把它做好,我们就能满怀希望地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7.
黑洞可能是最能激起我们好奇心的宇宙天体,然而,黑洞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不妨做一个比喻,如果你将一根棒球棒戳在充气垫上,会导致什么结果?它会产生一个波状窝。质量巨大的物体,无论它有豌豆大,有人大,还是有一颗行星那么大,都会像棒球棒弯曲充气垫一样使周围的空间大大被弯曲。一  相似文献   

18.
紫藤 《科学之友》2006,(9):27-27
或许您也听说过,人在死之前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到底是一种什么预感?死亡真的只是肉体逝去,灵魂得以出壳吗?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命运会嘎然而止;也没有人知道,是什么会把我们带离尘世。然而,有人能预感到这一时刻的到来。充满神秘和奥妙的直觉,让我们找到开启未知世界大  相似文献   

19.
曾几何时,我们在无数个夜晚仰望星空,对我们的生命和宇宙浮想联翩:这个宇宙到底有多大?它的最终归宿会是什么?是最终变成一团熊熊的烈火,还是会逐渐变成永恒的、冰冷的黑暗?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还  相似文献   

20.
认识你自己     
我是谁我是谁?我是否有价值?我为什么要生活?我刻苦学习是为了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你常常这样问自己,也许你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人最好的朋友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你同意吗?生活中我们常常评价别人,但是,我们却说不清我们自己,因为我们缺乏对自己的认识。一个人如果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有合理的期望,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善于利用每个成长的机会,改进自己、完善自己,他的一生就会快乐、充实而有意义。一个人如果缺乏自我认识,就会产生一种角色混淆的感觉。他会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属于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