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榴、芋头、甘薯寄主的甘薯长喙壳菌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来自云南的以石榴,甘薯,芋头为寄主的甘薯长喙壳病菌在有性时代(子囊壳,子囊孢子),无性时代(厚垣孢子,桶状分生孢子,圆柱形分生孢子)进行观察、测量.结果发现来自3个寄主的病菌无性时代的厚垣孢子,桶状分生孢子,圆柱形分生孢子无显著差异;有性时代的子囊壳,子囊孢子形态均较为一致.但在子囊壳喙长上,来自石榴,芋头的菌株一致,而来自甘薯的菌株明显长于石榴和芋头的菌株,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茯砖茶“金花”菌生长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作易  秦京 《贵州科学》1991,9(1):20-24
茯砖茶“金花”菌谢瓦氏曲霉间型变种生长的pH值范围在pH3—pH6,最适生长为pH5:最高生长温度为38℃,最适生长温度为30℃,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两种单孢子萌发率接近,前者为17%,后者为18.5%,两种单孢菌落特征一致,长势一致,均能产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孢子的有性型和无性型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该菌为同宗结合。  相似文献   

3.
毛竹枯梢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人工接种和野外定点试验,竹喙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在福建能以菌丝、子囊孢子及分生孢子三种形态越冬。1-3级感病侧枝上形成的有性子实体是主要的初侵染原,子囊孢子萌发后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当年新竹,它主要靠雨水溅散作用传播。在整个生长季节都能释放子囊孢子,以5-7月份释放量最多。温度、降雨量和降雨日是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6月下旬出现症状,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10月下旬以后基体停止信展,病菌进入越冬,毛竹枯梢病是一种具有多侵染点的病害。  相似文献   

4.
针对小麦赤霉病抗源苏麦3号构建的两个小麦重组自交系遗传群体苏麦3号/Alondra和苏麦3号/安农8455,采用单花接种、表土接种及自然发病3种不同的接种方法进行小麦赤霉病抗性接种鉴定,并根据苏麦3号赤霉病抗性主效QTL的连锁分子标记Xgwm 493和Xgwm 533.1分别对群体进行抗性连锁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温室单花接种所获得的鉴定数据中,标记的赤霉病抗性连锁效应最高,P值分别小于0.0001,抗性鉴定结果最为准确.研究表明,对小麦赤霉病这种由数量性状控制,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真菌病害进行抗扩展性的遗传研究,应采用控温控湿条件下的单花滴注接种鉴定方法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麦赤霉病的发生预测,过去主要是利用气象因子的方法,但仅用此法未必充分。为了提高麦赤霉病发生预测的精确度,作者对发病的主要原因病原菌子囊孢子飞散状况,自一九六○年起至一九六九年进行连续调查。结果表明,比以往利用气象因子的预测法精确度为高。调查方法:子囊孢子的捕捉,从四月一日至五月三十一日,采用明日山氏设计的孢子捕  相似文献   

6.
赤霉病是我省小麦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并且病麦含有毒质,食用后影响人畜健康。为有效地防治赤霉病,我们在福州市郊对此病进行了初步观察和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一、稻桩子囊壳的发生规律据以往研究,麦类赤霉病菌的寄主范围广,越冬基质丰富,但在水稻地区,稻桩是其主要越冬基物。稻桩上产生的子囊壳及子囊孢子是引致小麦穗腐的主要初侵染菌源。  相似文献   

7.
系统研究了采自中国的新疆、陕西、青海、宁夏、四川、贵州、湖北等7个省(区)和捷克的12个雪腐捷氏霉菌系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通过单孢分离和纯培养,结果表明,各菌落颜色不同,分生孢子、子囊孢子大小有差异,最适生长温度亦不同.说明12个菌系属于不同生理专化类型.  相似文献   

8.
山楂白粉病主要危害叶、新梢及果实.在兰州市城关区大垒洼,此病于5月下旬开始侵染危害,6月下旬产生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7月中旬产生子囊壳,7月下旬产生子囊孢子.痛害流行初期,用50%可湿性多茵灵800 倍液防治,病降率达51.4%-52.1%.  相似文献   

9.
山楂粉病主要危害叶、新梢果实。在兰州市城关区大垒洼,此病于5月下旬开始侵染危害,6月下旬产生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7月中旬产生子囊壳,7月下旬产生子囊孢子,病害流行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800倍液防治,病降率达51.4-52.1%。孢子  相似文献   

10.
稻曲病是当前造成稻谷产量损失和降低稻米经济价值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国内外对稻曲病侵染规律研究有较多的报道。在侵染时期方面,大都认为在水稻孕穗期:I. Kegarmi(1960)在孕穗期采用向叶鞘内注射厚垣孢子悬浮液的方法接种成功;R. A. Singh(1985)认为菌核在六七月份的雨季萌发,子囊孢子成熟后与早播水稻扬花期一致,子囊孢子落到花器上侵染。广东黎毓千(1986)报道孕穗后期为此病的侵染时期。江苏黄正兴(1984)认为病菌的侵染时期在水稻破口至齐穗阶段。本研究自1987—1989年连续三年人工接种,对冀东滨海稻区稻曲的侵染时期进行试验,现将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侧柏叶枯病病原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在调查试验基础上,通过对病原菌分离接种再分离,证实了在江苏省盱眙丘陵山区发生的大面积侧柏叶枯现象是由一种新的寄生性盘菌(Chloroscypha platycladus Dai sp.nov.)侵染所致。病菌侵染当年生新叶,翌年2月底出现症状,潜育期约250d,6月在枯死鳞叶上产生杯状橄榄色子实体和子囊孢子进行新的传播侵染。幼苗和成年树均能受害。病菌子囊盘直径0.21~0.46mm,子囊圆筒形,用Melzer染色剂染色无蓝色反应。子囊内含8枚子囊孢子,80~129×10~15μm,子囊孢子单胞透明椭圆形,15~18×8~15μm。菌丝体在PDA培养基上呈白色到微紫红色,能产生橄榄色颗粒,难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发芽适温25~30℃,菌丝体生长适温15~25℃,最适pH值4.5~6.5。  相似文献   

12.
电动孢子捕捉器是一种以电能作动力,由电动机带动涂有粘着剂玻片转动的病害测报工具。它的灵敏度高,捕捉空中浮游孢子数量多。1975年我所自制一台定时自控电动孢子捕捉器,捕测麦类赤霉病子囊孢子,经两年使用结果,性能良好。在环境、气候相同的条件下,每日捕捉到的子囊孢子数量比相同高度的风向捕捉器和离地五寸高的固定捕捉器捕捉到的子囊孢子数多几倍到十几倍,且能清楚地反应出子囊孢子随降雨量及雨日增减的规律。现将制  相似文献   

13.
1972年是麦类赤霉病的流行年,未防治的小麦发病率一般在35~84%,平均53%,病情指数在15.8~47.3%,平均31.3%。在赤霉病发生严重的年份,来考察品种的抗性是有利的时机。桐庐县农业局分别在胜峰公社等四个单位调查了33个小麦品种。据调查结果来看,抗赤霉病较强的有金光、桐科九号、杨麦一号、矮秆早、青春二号、区19、九兰3g、鄂阿和福青三  相似文献   

14.
用21种植物残体,高压灭菌后接芦笋茎枯病菌,除大蒜外,均能腐生并产生分生孢子器。腐生力以芦笋为最强,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植物。油菜、玉米次之,大豆、马铃薯、菜豆、萹蓄、豌豆等残体上也有较强的腐生力。植物残体上增加氮、磷、钾后,能促进分生孢子器形成,尤以加氮后为最。未腐熟的有机肥上,该菌也能腐生并产生分生孢子器。杂菌能影响芦笋茎枯病菌的腐生力,接种菌丝体其腐生力比接种孢子悬浮液为强。在油菜等非寄主植物上腐生产生的分生孢子回接于芦笋,仍能发病。越冬后的腐生病菌仍有较高的生活力。故田中其他植物残体和未腐熟有机肥上腐生的芦笋茎枯病菌,也是该菌越冬、传播、侵染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由拟黑粉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引起的稻曲病是目前造成产量损失和降低稻米经济价值最主要的病害之一。许多国家都对稻曲病侵染规律进行了研究,Ou.S.H.(1972)报道在温带病菌以菌核和分生孢子越冬,认为初侵染源主要是菌核产生的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在再侵染中起重要作用。又据R.S.Singh等(1985)报道,在印度菌核于田间及室温能存活11个月,菌核为该地区主要的初侵染源。浙江金敏忠等(1987)报道,菌核为当地重要初侵染源应属无疑。浙江许绍朴(1984)、广东黎毓干(1986)、辽宁王玉山(1987)则认为菌核不易发现。在华北一季稻区尚未有菌核存在的报道,我们从1985年开始对稻曲病侵染规律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介绍有关初侵染源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从观赏花卉蜘蛛兰(Hymenocallis littoralis)上发现一种叶部病害,通过组织分离、纯化获得2种真菌,按照柯赫氏证病律方法确定其均为该病害的病原菌.根据2种真菌的菌落、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等的形态特征鉴定,它们分别为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p.)和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sp.).病菌主要侵染植株的叶片,接种试验表明它们可以单独侵染,也可以复合侵染,引起相似的症状,但2种病菌混合接种后发病更快更重.室内接种叶片和田间自然发病叶片上的症状相同,初为水渍状灰褐色的小点,扩展后形成典型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央灰色至灰褐色,边缘紫褐色至红色,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带,后期病斑互相连接,导致叶片大面积或全部成灼烧状枯死并萎垂.该文描述了2种病原菌的菌落、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等主要结构的形态特征,但它们的种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17.
连续3年调查发生慢性枯萎病不同发病程度的毛竹,进行了病原的分离、纯化及鉴定。结果表明,毛竹慢性枯萎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粘帚霉(Gliocladiumsp.)。该菌初生分生孢子梗轮枝状,长96~128μm,顶端轮生4~5个细瓶形小梗,轮生小梗长约19.2~24μm;次生分生孢子梗青霉状,长64~128μm,瓶梗大小(4.0~4.8)μm×(6.4~9.6)μm;分生孢子大小(2.4~6.2)μm×(1.9~3.2)μm。  相似文献   

18.
PS0312是一从土样分离获得产色素菌株,菌株代谢产生的色素物质在pH=1—3的溶液中呈黄色、4~6为橘红色、7—9显红褐色,〉10为紫红色。菌株的气生菌丝形成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上部多分1次,少不分技,罕分枝2次,顶端产生小梗,帚状枝单束顶端急剧变细;分生孢子梨形,梗上分生3—6个产孢细胞,顶端着分生孢子,PS0312为一青霉菌株(Penicilliumsp.)。PS0312菌株的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生长温度为320C;生长pH=1—10,适宜生长的pH=2—10,最适pH=3;葡萄糖为菌株利用的最佳碳源;无机氮源中以(NH4)2SO4对菌株的生长最为有利,牛肉膏、蛋白胨及酵母膏对菌株生长速率有影响,但尿素有机氮对菌株的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19.
亚香棒虫草(Cordyceps hawkesii Gray)的活体材料采自湖南省桃江县。用虫草的虫体、菌柄、子座、及子囊孢子进行了纯培养分离,结果获得了分生孢子阶段的真菌的纯培养物。经鉴定分离到的菌体为亚香棒虫草的无性阶段。亚香棒虫草的寄主昆虫为蝙蝠蛾科的湖南棒蝠蛾(Napialus hunanensis)。  相似文献   

20.
在苏北杨树上新近发生一种不规则黑斑型溃疡病,调查发现该病害是造成苏北新造林地杨树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病原的分离、接种和再分离,发现杨树黑斑型溃疡病主要由2种病原菌引起:一种分生孢子单孢,纺锤形,基部平截,孢子大小为(17.5~27.5)μm×(4.0~5.5)μm,平均大小23.5μm ×4.5 μm,分生孢子梗透明,在近基部分枝,太小为21μm×2.0μm,经鉴定为七叶树壳梭孢(Fusicoccum aesculi);另一种产生甲型和乙型两种孢子,甲型孢子单孢椭圆形,乙型孢子线形,一端弯曲呈钩状,鉴定为拟茎点霉(Phomopsis macrospora).两种病原菌单独接种均可使杨树枝条产生小的黑斑,混合接种可加重病害的发生,形成大型不规则黑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