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等离子点火燃烧器的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组成,结合该燃烧器在电厂锅炉的成功应用实例,分别从运行方式、运行控制参数、运行控制策略、运行工况等方面分析了该燃烧器的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数理统计分析、参量分析优选及数据回归处理方法,对国内36个电站运行状况良好的大容量燃煤锅炉的运行数据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出了炉膛截面热负荷与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煤质特性综合判别指数之间,炉膛燃烧器区壁面热负荷与燃料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燃煤结渣特性综合判别指数之间的关系,系统地建立了炉膛截面热负荷及炉膛燃烧器区壁面热负荷计算方法。该方法弥补了我国现用性能设计方法中,没有炉膛截面热负荷及炉膛燃烧器区壁面热负荷计算公式的不足。实际应用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明显提高了电站锅炉的性能设计精度,优化了我国现用的电站锅炉炉膛性能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功能燃烧器的结构和运行原理 ,对多功能燃烧器的出口空气动力场进行了实验研究 .对燃烧器出口的速度分布进行分析和计算 ,比较了出口速度衰减和能量损失 ,求得该燃烧器运行的最佳辅助二次风进风角为 4 5°,最佳辅助二次风速为 1 9m·s-1,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实现其大型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电站锅炉运行中,由于煤质和负荷变化,经常导致燃烧工况恶化,但是运行人员因为缺乏评判燃烧状态的可靠依据,无法及时做出优化调整。该文研究了利用火焰检测器获得的火焰辐射能信号以及工业CCD获得的火焰图像信息,实时监测单个旋流燃烧器燃烧稳定性的方法。在单因素实验中,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燃烧器状态与理论分析的结果一致;在多因素实验中,实验数据充分反映出煤质、燃烧器负荷、配风方式变化对燃烧器状态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表征燃烧器燃烧的稳定性,为进一步实现燃烧器状态的优化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小型直燃型吸收式机组部分负荷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部分负荷工况是制冷系统常见的运行工况,对于只带有一个燃烧器的小型直燃型机组,采用燃烧器间歇运行的方式,实现了小型直燃型吸收式机组的部分负荷运行,研究了过渡过程中发生器等部件的性能参数的变化,分析了压力,温度和浓度的变化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介绍了在高温石灰回转窑上用GJH混合燃烧器掺烧低热值高炉煤气的、设计及运行结果,说明了在高温工业炉窑上采用低热值煤气是可行的,成功的,为高炉煤气的应用开辟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孙皓  毛文辉 《广东科技》2015,24(6):19-21,18
很多火电厂开始实施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加装烟气脱硝装置或对燃烧器进行低氮化改造,以达到在燃烧过程中的低NOx排放要求。目前,广东省有很多电厂已经进行了低氮燃烧器的改造,未来还将有更多的电厂准备进行该方面的改造,但是燃烧器改造后所带来的新的运行特性也将有所不同。通过对某电厂低氮燃烧器改造锅炉试验方法的研究,了解锅炉运行特性,供其他改造机组参考。  相似文献   

8.
金属纤维燃烧器及其头部阻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金属纤维燃烧器燃烧用多孔介质的种类和组成成分、金属纤维燃烧器的基本构造和性能特点.分析了金属纤维燃烧器头部阻力特性,导出了头部折算阻力系数和能量损失系数的计算公式,为燃烧器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ELCO RPD系列分体燃烧器的组成特点及主要组成部件、燃烧器安装作业程序,燃烧器配套阀组的安装程序;详细解析了燃烧器及其阀组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及方法,并提出了安装施工过程中作业安全措施及要求、影响燃烧器运行和安全的关键工序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不锈钢环形微燃烧器的氢气预混燃烧实验,发现在2mm间隙的微燃烧室内可以维持稳定燃烧. 测量了微燃烧器的燃烧运行界限,其最大过量空气系数可达到4.5. 获得了微尺度燃烧器的壁面温度场和出口烟气温度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微尺度燃烧器的最高温度出现在过量空气系数为0.9附近而不是在化学当量比1处. 计算了微燃烧器外壁面的散热量,微燃烧器的散热量占整个燃烧热功率的50%以上,且辐射换热在整个散热量中占主要部分. 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减小热损失的建议,为微燃烧室和微燃烧/透平发电机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准东高钠煤灰熔点较低,针对某厂330 MW四角切圆锅炉燃烧器分层布置上层燃烧器区域严重结焦的问题,采用试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稳定运行时,炉内温度场与速度场分布呈"蝴蝶型",在上层燃烧器区域有较强还原性气氛。针对此问题,采用改变上层燃烧器一、二次风配风方式的燃烧优化调整方案,对炉内燃烧进行优化调整。优化后上层燃烧器区域氧化性气氛增强,还原性气氛减弱,抑制结焦能力增强。该方法可供燃用准东高钠煤锅炉的防结焦运行和改造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双通道燃烧器在长春热电二厂670t/h锅炉上的应用。通过试验及实际运行,采用双通道燃烧器后,锅炉在50%额定负荷下能稳定燃烧,同时提高了锅炉效率,对其它电厂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进气方式对回热型微燃烧器燃烧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海亮  徐进良 《自然科学进展》2006,16(12):1598-1605
设计了具有“C”型燃烧室结构的回热型微燃烧器,进行了不同进气方式下的微燃烧实验研究.发现分别进气时燃烧运行界限明显高于预混进气时的运行界限,过量空气系数最高达到7.8.微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均较高,预混进气时燃烧效率可达到1,但分别进气时则不能实现完全燃烧.实验发现,分别进气时燃烧器的壁面温度、热损失和出口尾气温度在过量空气系数为1.5左右达到最高,而预混进气时过量空气系数为1时达到最高,且出口尾气温度明显高于非回热型微燃烧器.分析表明,不同的进气方式导致不同的气体混合程度,从而影响了微燃烧器的燃烧性能.由于采用特殊的“C”型燃烧室结构和回热夹层,延长了反应气体在微燃烧室内的停留时间,提高了反应气体的热焓和燃烧反应速度,从而提高了微燃烧效率和出口尾气温度.实验结果为微燃烧/透平发动机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开缝钝体燃烧器实验室冷热态试验结果以及在实际锅炉炉膛中形成的冷热态空气动力场和不同负荷下热运行的结果.一系列测试结果表明,开缝钝体燃烧器能够合理组织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炉内工况,并对劣质煤具有较好的稳定燃烧性能.对开缝钝体燃烧器的流动和稳定燃烧机理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红外燃烧器中头部能量损失系数K1是燃烧器中引射器设计过程的关键参 数,但迄今尚无准确的确定方法,介绍了一种间接测量K1的方法,并依据这一方法对工业红外燃烧器进行了测试,得到了其头部K1值,在某一红外燃烧器上测得的结果可在结构相近的燃烧器设计中应用,另外,讨论了测试过程的 各种误差对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一种自身回流式燃烧器进行了冷态模拟试验,探明了该燃烧器的结构参数与P-V特性,回流量与回流率之间的关系,分析和试验了在保证最佳抑制NOX生成的回流量时,所消耗的能量又最小的情况下燃烧器最佳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7.
铝电解槽的焙烧对槽的正常生产和以后的槽寿命有着直接影响,燃料焙烧法具有加热均匀、升温速度容易控制、对扎缝和边部扎固糊的焙烧充分等优点,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新焙烧方法。而燃烧器的设计是燃料焙烧法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实验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种矩形高速燃烧器,并对该燃烧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研制的矩形顺具有点火容易、燃烧稳定、负荷调节比大燃烧完全度高、噪音低等特点,能完全满足铝电解槽燃料焙烧方法的要求,它的研制成功为铝电解槽焙烧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韶关电厂5#炉燃煤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了采用稳燃腔煤粉燃烧器提高劣质煤燃烧稳定性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燃烧器对劣质煤具有很强的稳燃效果。  相似文献   

19.
等离子燃点火技术是近几年开始普及的新型节能技术,可以替代油枪进行电站锅炉点火启动,目前还没有针对等离子点火炉内燃烧方面的数值模拟,使用Gambit对等离子燃烧器及锅炉进行数学建模以及网格划分,采用Fluent商用软件对等离子点火炉内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经Origin进行后处理。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燃烧器进行点火能使煤粉着火提前,煤粉燃烧更加充分,不完全燃烧损失明显降低,但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并没有得到减少,等离子燃烧器布置在一次风口最下层有利于燃烧。该模拟为等离子点火炉内燃烧实际运行提供了理论基础,验证了等离子点火技术在提高锅炉启动效率、降低不完全燃烧损失所特有的优势,为等离子点火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双回流燃烧器稳燃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煤粉着火、稳燃的理论和试验方面分析了双回流燃烧器对煤粉提前着火和稳定燃烧所起的作用,介绍了双回流燃烧器实验室研究结果和工业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