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清泉  吴彦章  刘飞 《甘肃科技》2015,31(3):111-115
湿陷性黄土地区,由于勘察、设计、施工等方面原因或者使用过程中地基的浸水,可能造成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倾斜。针对湿陷性黄土的特性,采用"地基加固与钻孔取土纠倾"的综合纠倾方法,在建筑物沉降量较少一侧采用钻孔取土迫降纠倾,在沉降量较大一侧进行地基加固止倾,可以恢复大楼的正常使用功能。不同的加固措施加固效果不同,对比两项工程地质条件相似的建筑物纠倾加固工程,采用锚杆静压桩加固的建筑物加固止倾侧最大沉降量仅16.11mm,采用灰土桩加固的建筑物止倾侧最大沉降量高达到53.72mm。锚杆静压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区钻孔取土纠倾加固工程中的加固效果良好,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汪波  朱林锋 《科技信息》2012,(26):423-423
本文主要分析目前基坑工程监测的必要性和目的,并针对钻孔埋设测斜管的监测方法,结合规范及实际工程经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冲击钻因其良好的适应性及经济性在桩基施工中广泛使用,在高强度弱风化岩层、孤石及倾斜岩层等复杂地质情形下,钻进速度受到严重制约;为提高冲击钻在特殊岩层成孔效率,缩短桩基施工周期,降低工程成本,结合长昆客运专线Ⅴ标桥梁部分冲击钻孔桩松动爆破应用实践,探讨其爆破参数计算方法,介绍冲击钻孔桩水下松动爆破操作要点,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中进行深基坑开挖时,往往需对附近重要建筑物的沉降、倾斜进行必要的监测,以保证基坑施工期间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其中建筑物的倾斜是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目前对建筑物倾斜的测试手段有测斜系统、全站仪等,用测斜系统测试倾角虽然精度较高,而对城市高层建筑而言,测斜管的埋设及测试工作有比较大的困难,如果采用全站仪进行测斜,测点(或称反射膜片)的埋设简单,测试也方便,但用全站仪对建筑物倾斜角度进行测试的精度能否满足工程需要就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绘制具有复杂倾斜结构的轴测零件图及装配图时,解决倾斜部分作图过分复杂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如何运用图解分析及计算法,通过对倾斜结构的轴测参数换算,使其正好等于或相当接近于用另一种轴测多角比例尺画出的某种轴测,从而大大简化了作图过程。由于本文采用了:①非倾斜结构的轴测形式与倾斜结构的轴测形式综合考虑的方法,②将轴测多角比例尺所能绘制的10种正轴测进行坐标轴互换而获得39种正轴测,③适当调整可摆动倾斜结构的倾角θ的方法,从而使这种换算成功的可能率非常大,并已解决了很多实际的作图问题,获得很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基于单面平测法、双面斜测法、钻孔对测法及表面波法的混凝土裂缝深度测量原理,结合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单面平测法及表面波法检测含水裂缝和干燥裂缝深度的结果。当裂缝干燥、表面及内部仅有少量或者无粉尘等杂质填充时,单面平测法及表面波法检测结果较为接近,均与钻孔直接测量结果一致;当裂缝内有大量泥水及杂物时,仅表面波法测得结果与钻孔直接测量结果吻合。分析表明,单面平测法受裂缝中水及填充物影响较大,而表面波法受其影响较小,建议对于类似大坝混凝土等近似半无限平面体裂缝的测量优先选用表面波法,对于干燥裂缝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7.
隧道工程大部分采用新奥法施工,该施工方法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现场监控量测,并利用量测结果及时补充设计和指导施工.针对贵阳市油小线图云关隧道的工程特点及围岩地质条件,结合己有的工程监控经验,提出了合理的监控量测及信息化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对经常发生的工程事故,介绍了几种防范措施和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重要指标桩底回淤量的控制方法。通过防范工程事故、控制回淤量,从而达到提高桩基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黄武东 《科技资讯》2007,(16):57-57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对经常发生的工程事故,介绍了几种防范措施和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重要指标桩底回淤量的控制方法。通过防范工程事故、控制回淤量,从而达到提高桩基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张家贺 《科技咨询导报》2011,(9):112-113,115
通过广州地铁二、八号线昌岗站Ⅰ号风道附属工程大跨度平顶超浅埋暗挖的施工过程,介绍了地铁附属工程大跨度平顶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及方法,包括开挖方法、支护参数、围岩量测、量测结果分析、支护参数的调整以及施工中的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评价碎石土古滑坡的稳定性,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现场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探和室内外的物理力学试验,采用三维大变形弹塑性接触有限元算法,结合复活碎石土古滑坡工程实例,提出利用三维计算结果计算二维剖面稳定性系数的方法,分析了滑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三维大变形弹塑性接触有限元算法分析滑坡稳定性可以考虑滑坡体的空间效应,使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新方法可以更准确分析碎石土滑坡的稳定性和获得该类型滑坡所处的实际状态,为滑坡治理提供准确的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12.
在论述岩土工程监测技术发展及应用状况的基础上 ,提出了岩土工程监测系统建立的原则 ,分析了基础地质信息的重要性。结合川藏公路二郎山隧道工程实例 ,分析了岩土工程监测在围岩大变形、岩爆、滑坡等地质灾害评价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古滑坡的变形与其稳定性的关系.通过公式推导证明了在对古滑坡滑带进行力学参数折减过程中考虑刚度退化的必要性,提出考虑古滑坡滑带强度折减和刚度退化耦合作用的新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的耦合方式.依据大量的工程经验绘制古滑坡失稳变形曲线,提出古滑坡自稳能力预警位移值和极限位移值的概念和确定方法.最后结合工程算例,对全局强度折减、滑带强度折减、考虑滑带强度折减和刚度退化耦合作用的三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表明,采用考虑滑带强度折减和刚度退化耦合作用的方法分析古滑坡变形场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大量的道路需要穿越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在这些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滑坡,有时不得不面对隧道穿越滑坡的情况,形成隧道-滑坡体系。隧道-滑坡体系的受力和变形特征极为复杂,成为了中西部地区隧道工程中的最主要难点之一。重庆巫奉高速公路的杨家湾隧道就是典型的案例,以重庆杨家湾隧道滑坡为原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分析研究了杨家湾隧道-滑坡体系的变形机理;并通过FLAC3D有限元计算软件验证了模型试验得出的规律,得出以下结论:(1)隧道在滑坡体中的受力类似于简支梁结构,隧道中间位置的变形最大;然后随着向两侧的延伸,变形逐渐减小。(2)隧道与滑带之间的间距是影响隧道受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同等条件下,隧道距离滑带越近,其受到的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15.
马岭镇垮山滑坡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受"4·20"芦山地震的影响,该滑坡发生变形。由滑坡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推测该滑坡可能为老滑坡,为查明滑坡目前发育的多处变形破坏是否为该老滑坡局部复活形成,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以及详细调查,查明了滑坡变形均为浅表变形,未见深层滑动的迹象,因此判断其不是老滑坡,研究结果为类似老滑坡灾害的判定以及工程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位移监测在滑坡评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变形位移监测可为分析滑坡的结构和成因,评价预测滑坡的稳定性及发展趋势等提供丰富的信息,综合分析位移监测资料及滑坡地质勘察资料,能达到滑坡评价预测的理想效果,实例分析表明,位移监测能准确地确定滑坡的滑面,位移速率及位移方式等的空间差异,可用于分析滑坡体的结构,位移监测资料与人类工程活动,降雨,地下水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可为研究滑坡的成因提供重要信息,将位移监测资料与斜坡变形破坏现象结合起来,能更多准确地判定斜坡的变形阶段,评价和预测滑坡的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17.
顺层岩质边坡往往在坡脚进行工程开挖后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一般采用锚索、抗滑桩等进行防治,但其治理效果如何通常难以检验。本文以吉牛水电站开挖后的顺层岩质边坡为例,结合变形体的地质条件、变形破坏特征、监测数据等资料,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析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滑坡变形响应过程、基本破坏规律,确定其主要诱发因素及形成机制,并结合防治方案进一步检验治理后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为一处主要由前缘开挖诱发的滑移-拉裂式滑坡,并根据其破坏模式和地形地质条件采用深层锚索、中层锚筋束、浅层锚杆、表层喷护等深浅层结合手段进行综合加固。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均显示变形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工程防治效果良好,对类似的其他工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物探方法作为经济快捷的滑坡勘查手段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但涉及复杂型滑坡的案例较少。本文以武都杜家沟滑坡为例,利用浅层地震反射法、高密度电法、地震折射层析法组成了有针对性的综合物探勘查模式,有效查明了该滑坡的覆盖层厚度、基岩起伏变化、断裂分布等地质特征。最后使用综合物探成果结合地面调查、钻孔、槽探等信息回答了杜家沟滑坡地面调查中的种种疑惑,为复杂型滑坡勘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获取地表的变形位移信息对于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摄影测量和图像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滑坡表面三维位移辨识方法,通过建立室内滑坡模型,模拟滑带渗水软化与堆载共同作用下滑坡的形成,利用MATLAB软件作为处理平台对获取到的坡体表面图像数据进行三维位移识别,并与全站仪的测量结果作了精度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滑带渗水和堆载的双重作用下,滑坡经历了缓慢蠕滑、上部压缩、整体滑移直至破坏的孕育演化过程,提出的三维位移辨识方法对于滑坡模型在各个变形阶段的三维位移变化均具有较高灵敏度,可识别毫米级的微小位移。利用本文提出的三维位移辨识方法不仅可以精准识别滑坡不同变形阶段的表面三维位移,还可以根据标识点的空间位移结果确定滑坡表面变形位移方向,分析滑坡的变形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盐膏岩地层的井眼缩径变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钻井工程中,盐膏层的显著特征是井眼形成后地层易发生塑性变形和井眼缩径,造成卡钻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甚至导致钻井失败。将拉格朗日元法应用于石油钻井所遇的盐膏地层,利用FLAC程序分析了盐膏地层的缩径变形。分析结果表明,在允许缩径率下,钻井液密度有一个临界值,正常钻进的必要条件是钻井液密度应该大于此临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