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煤矿采掘工作面粉尘防治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矿井的开采方法和采煤工艺向着高效、集约化生产的方向发展,产尘量大大增加,严重威胁着我国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和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煤矿采掘工作面喷雾降尘、化学除尘、空气幕隔尘和除尘器除尘等粉尘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状况,探讨了粉尘防治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期望为采掘工作面的粉尘防治提供多种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梁北矿11081工作面粉尘分布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测试,定性给出了大采高松软突出煤层综采工作面的产尘特点和扩散规律,分析了煤壁垮落产尘特点和采煤机割煤产尘中粉尘分布特征。提出综采工作面三维"立体"控尘、防尘技术,即含尘气流控制技术、采煤机高压外喷雾降尘技术和采煤机尘源跟踪降尘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防尘技术。在原有降尘措施基础上降尘效率提高了82.2%,使得工作面工作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矿井粉尘问题既是一个劳动保护问题,又是一个环境问题。在论述矿井粉尘的产生与危害的基础上,根据一般的降尘、工作面煤层的注水以及综采工作面的综合除尘等途径,提出了矿井粉尘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煤矿井下煤尘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煤炭开采过程中常用的煤尘治理措施,介绍了煤层注水、啧雾降尘、除尘器除尘、泡沫除尘等常用除尘技术,提出煤矿煤尘治理要根据各个产尘源的特点,在不同的工作面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临沂矿区田庄煤矿N2601薄煤层炮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运用Fluent软件,通过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方法对工作面各产尘工序粉尘运移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攉煤和打眼产生粉尘多数向人行道扩散,而爆破落煤产生粉尘多数随风流沿煤壁运动,少数粉尘向人行道一侧扩散。研究结果可以为现场炮采工作面防尘技术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以工程实例从技术、经济角度阐述了焊条生产线粉尘治理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各个产尘点设置合理的捕集装置,使各岗位粉尘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标准,并将回收的粉尘用于生产以提高企业效益.在通风管道和除尘设备的选型设计中充分考虑经济性,最终使整体除尘系统良性运行,为焊条生产线的粉尘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综采工作面是煤矿粉尘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有效治理综采工作面粉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粉尘在工作面的运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粒径下的粉尘颗粒,通风风速越大,粉尘颗粒的通风降尘率越低;并提出了综采工作面产尘点后方形成粉尘快速扩散带、呼尘弥漫带、稳定悬浮带等3个粉尘运移带,其中粉尘快速扩散带作为粉尘源头,是综采工作面粉尘治理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8.
滕明 《科技资讯》2014,(7):69-69
面对常规除尘技术装备无法进入井下工作面,现有除尘设备除尘控尘效果不足的局面,新型井下工作面空气质量控制系统填补了这一空白。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井下工作面空气质量控制系统,在抽尘净化和风场控尘的机理之上,通过除尘、控尘双重作用保证井下工作面的空气质量,保障矿工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综掘工作面粉尘运移的数值模拟及压风分流降尘方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综掘工作面产生尘量高,煤尘浓度大,降尘效率低的现状,结合流体力学、气固两相流理论和射流理论等相关理论,采用FLUENT模拟技术,研究"长压短抽"式除尘通风时掘进巷道中粉尘运移和分布规律,对比分析了压入风量、抽吸比及抽、压风筒口位置等通风参数对粉尘浓度及分布范围的影响,提出了压风分流通风方式,并对其降尘效果进行了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微雾捕尘机理,介绍了高压微雾除尘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通过多相流模拟技术,结合现场实例,阐述了典型尘源点的发尘机理以及除尘系统技术参数确定方法.结果表明:除尘系统的水压、流量、以及密封罩的长度等主要技术参数的选择取决于粉尘颗粒在雾腔内有效沉积长度.这为粉尘污染控制技术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煤层注水是采煤工作面有效的防尘措施之一,对降低采煤工作面的粉尘浓度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新阳矿S1105综采面煤尘量大的情况,煤层注水方法及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确定采用长孔注水法对综放工作面煤层进行注水,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合现场进行了注水实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倾角薄煤层综采高效回采工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8241采煤工作面煤层较薄、倾角较大,而且变化频繁、不稳定等特点,通过设备选型和改进液压支架,对大倾角薄煤层综采装备及回采工艺进行实践和探讨,对大倾角支架的防倒、防滑问题提出简单、实用、可靠的解决方法,为薄煤层大倾角综采支架的性能改进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根据流体力学中空气射流理论,分析研究了采用空气幕隔离综采工作面司机处呼吸性粉尘的原理及其方法该空气幕在采煤机司机处与煤壁间形成了一道“无形透明的屏障”,阻隔采煤机截煤过程中粉尘向司机处扩散,应用于现场效果明显,平均隔离呼吸性粉尘效率达82.34%,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图2,表2,参5  相似文献   

14.
综放全厚开采20 m特厚中硬煤层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酸刺沟煤矿6-1号煤层的具体条件,基于矿山压力对顶煤的压裂作用,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综放全厚开采20 m特厚中硬煤层的合理工作面长度和工艺参数。主要结论有:工作面前支承压力峰值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增大而变化;工作面前支承压力峰值随工作面长度的增加而增大;顶煤破坏系数随工作面推进距离和工作面长度的增加而变化。考虑矿山压力对顶煤的压裂作用,20m特厚中硬煤层综放工作面的长度应大于300 m;建议综放全厚开采20 m特厚中硬煤层的底层工作面应采用4.5 m的大采高;支架合力作用点位置和支架阻力对顶煤压裂和支护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给出了合理的开采工艺参数及其匹配。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ZZ—3600型支架在薄煤层综采工作面中的应用,探讨如何根据采煤工作面地质构造情况优化采煤设备组合。  相似文献   

16.
摘要:成庄矿 4308工作面开采的3#厚煤层,采用的是放顶煤采煤方法,工作面产尘量较大,不仅严重危害职工身心健康,加快机械磨损;同时工作面瓦斯含量较高,加之煤尘的掺入,降低了瓦斯爆炸下限,增加了瓦斯爆炸的危险性。利用瓦斯抽放孔进行动压注水防尘,实现抽放孔的一孔多用,在煤尘防治、改善工作面工作环境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本文通过对4308工作面抽放孔进行的脉冲动压注水试验研究,对煤层注水工艺参数、封孔方法及注水效果进行了考察分析。实践结果证明:本文论述的钻孔布置方式、注水工艺及设备能够满足现场注水的需要,取得了较好的润湿及降尘效果。  相似文献   

17.
瓦斯抽放在低瓦斯矿井瓦斯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高产高效工作面多瓦斯涌出源、瓦斯涌出量大的问题,结合矿井的地质开采条件,提出了实施综合瓦斯抽放方法,即开采煤层瓦斯采前预抽、卸压邻近层瓦斯边采边抽、本煤层抽放瓦斯、采空区瓦斯抽放等多种方法在一个工作面的综合应用。此方法在空间和时间上为瓦斯抽放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将钻孔抽放与巷道抽放结合起来,大幅度提高了瓦斯抽放率,从而降低瓦斯抽放成本,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煤矿开采范围的扩大,薄煤层的开采正规模化地进行,发展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对于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延长矿井开采年限和实现高效开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开滦集团东欢坨矿倾斜薄煤层开采工艺的特点,从采煤机、运输机和液压支架为一体的防滑、防倒设备技术出发,结合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分析了倾斜薄煤层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摸索出了一套快速、安全、可靠的综采面开采工艺,为倾斜薄煤层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煤矿开采范围的扩大,薄煤层的开采正规模化地进行,发展薄煤层机械化开采对于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延长矿井开采年限和实现高效开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开滦集团东欢坨矿倾斜薄煤层开采工艺的特点,从采煤机、运输机和液压支架为一体的防滑、防倒设备技术出发,结合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分析了倾斜薄煤层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摸索出了一套快速、安全、可靠的综采面开采技术,为倾斜薄煤层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澄合矿区中厚煤层综采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澄合矿区5号煤典型中厚(1.5~3.5 m)煤层综采开采中存在的液压支架选型合理性等问题,文中以澄合矿区具有典型中厚煤层的王村煤矿斜井5216综采工作面地质条件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矿压观测手段分析研究了矿压显现特征。研究结果:得出了澄合矿区典型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老顶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来压强度以及来压持续距离等矿压显现特点,从而为澄合矿区中厚煤层综采支架选型合理性、安全可靠性以及相似工作面的高效安全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