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纪末期的压实驱动型成藏动力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输导格架(连通砂体、不整合面、断裂等)空间上的配置关系和相互组合形式,探讨了压实驱动型成藏动力系统油气输导体系特征,划分出3种输导体系类型,确定了其分布范围。乌-夏地区油气是通过断裂-砂体输导体系进行运移;克拉玛依及其斜坡区域的油气是以连通砂体-不整合面为主要输导体系;百口泉地区、凹陷内部的油气以连通砂体为主要输导体系。该区三叠纪末期油气主要沿夏子街地区砂体-断裂输导体系运移,油气分布与输导体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川中-川西地区上三叠统油气输导体系分为储集层输导体系、断裂输导体两大类,其中储集层输导体系又可分为砂岩体型和裂缝型两种小类型,并分析了其特征。指出输导体系的时空配置关系是决定油气藏的重要因素,认为这些配置关系是影响输导体系有效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尚家油田油气输导体系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尚家油田扶余杨大城子及葡萄花油层油气输导体系,发现油田主要存在断裂简单型输导体系及断裂与砂体组合复合型输导体系.空间构造形态控制油气的运移方式,正向构造脊线是三肇凹陷青山口组生成的油气向尚家地区侧向运移的主要通道和聚集场所;输导体系与油气成藏各种控制因素在时间上的合理匹配决定了尚家油田油气的聚集成藏.断层型输导体系输导能力的变化具有周期幕式特征,而断裂与砂体组合输导体系的输导能力主要受控于断裂与砂体的对接模式及砂体自身的输导能力.在尚家油田同向断层与砂体组合模式及反向断层与砂体组合模式中的连续型和错接型组合模式具备侧向的输导能力,而反向断层与砂体组合模式中的离散型不具有侧向输导能力.通过有效通道空间系数的计算及各油层组油显示层段的统计结果证实,尚家油田在扶余油层中扶一油层组砂体侧向输导能力强,杨大城子油层中杨一油层组砂体侧向输导能力强.  相似文献   

4.
中国含油气盆地输导体系类型及其有效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油气输导单元入手进行系统分析,认为断裂、不整合、输导层和裂缝的产状、性质是影响输导油气能力及其有效性的最重要因素。在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的成藏系统框架下,划分了12类油气输导体系,指出油气输导具有不一致性和非均质性,不同输导体系的时空配置特征和演化是控制输导体系有效性的关键。总结了断陷盆地、克拉通盆地和前陆盆地不同构造位置输导体系的发育特征,指出输导体系决定了油气的运移方向、成藏时期和位置。提出原型盆地的输导体系类型和有效性控制因素,筛选了输导体系时空有效性评价参数,评价了输导体系能否有效地为圈闭输送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油气资源量。研究表明,断陷盆地的断拗转换期形成的输导体系、海相克拉通的台缘相的断裂和台地相风化岩溶输导体系、前陆盆地的前缘斜坡和冲断带输导体系是3类盆地的最有效输导体系,为研究各盆地的成藏有效性,以及含油气盆地的勘探部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辽河东部凹陷北部古近系输导体系及其对油气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沉积体系、断层及其活动期次、不整合特征等分析结果,探讨了辽河东部凹陷古近系输导体系特征及其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连通砂体、断层和不整合3种输导体系。砂体的连通性与孔渗性、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关系与断层活动性、不整合类型、不整合面上下岩性配置关系是影响输导体系运移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了输导体系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认为沙一、二段和沙三段的连通砂体是油气横向运移的主要通道,牛青断层和茨东断层是沙一、二段和沙三段油气侧向运移的通道,更是沙一、二段和东营组重要的油源断层;沙一、二段与沙三段之间的不整合是茨榆坨潜山及牛居构造中油气重要的横向运移通道。同时还指出,各类输导体系之间的配置关系决定盆地的整体运移效率,茨东断层和牛青断层在整个输导体系中起重要的瓶颈作用。  相似文献   

6.
油气输导体系研究是成藏动力学研究核心内容之一。利用地质、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探讨了准噶尔盆地盆1井西凹陷乌尔禾组含油气系统输导体系特征。研究表明,该区存在两种油气输导体系:侏罗纪末期-早白垩纪晚期远源长距离势控侧向输导体系和第三纪末期近源超压砂体~裂缝(小断层)网络状输导体系,该地区油气分布受输导体系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流体渗流总是沿着渗透性最好和阻力最小的路径运移,即存在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油气运移优势通道取决于古流体势与地下运移通道(输导体系)的耦合关系。油气运移优势通道研究包括油气初次运移、油气输导能量以及输导体系三要素几何特征及配置关系研究。并指出,在重点研究各种输导体系在时空上的配置关系的同时,加强盆地古能量场研究,综合分析油气运移优势通道,揭示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网毯式油气成藏输导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输导体地质综合研究方法,以断层、砂体及断—砂组合关系分析为基础,对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油气成藏体系进行研究,分析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输导体的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按照输导体与毯状仓储层中底砾岩的接触关系,可建立3类9型输导体样式,包括上沟通型、下沟通型、自沟通型、内沟通型断裂输导体,沟通型、未沟通型不整合面输导体,上沟通型、下沟通型、内沟通型砂体连通输导体;不同类型的输导体组合出“Y”型输导模式、“T”型输导模式、“H”型输导模式;输导体在仓储层的“成毯”和“溢散”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复杂的网状输导体系控制了研究区油气藏的形成、分类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
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纪末期的压实驱动型成藏动力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根据输导格架(连通砂体、不整合面、断裂等 )空间上的配置关系和相互组合形式 ,探讨了压实驱动型成藏动力系统油气输导体系特征 ,划分出 3种输导体系类型 ,确定了其分布范围。乌夏地区油气是通过断裂砂体输导体系进行运移 ;克拉玛依及其斜坡区域的油气是以连通砂体不整合面为主要输导体系 ;百口泉地区、凹陷内部的油气以连通砂体为主要输导体系。该区三叠纪末期油气主要沿夏子街地区砂体断裂输导体系运移 ,油气分布与输导体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依据沉积体系、断层及其活动期次、不整合特征等分析结果,探讨了辽河东部凹陷古近系输导体系特征及其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连通砂体、断层和不整合3种输导体系。砂体的连通性与孔渗性、断层两盘岩性配置关系与断层活动性、不整合类型、不整合面上下岩性配置关系是影响输导体系运移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了输导体系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认为沙一、二段和沙三段的连通砂体是油气横向运移的主要通道,牛青断层和茨东断层是沙一、二段和沙三段油气侧向运移的通道,更是沙一、二段和东营组重要的油源断层;沙一、二段与沙三段之间的不整合是茨榆坨潜山及牛居构造中油气重要的横向运移通道。同时还指出,各类输导体系之间的配置关系决定盆地的整体运移效率,茨东断层和牛青断层在整个输导体系中起重要的瓶颈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 (ITS)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功能 ,分析了国外 ITS发展的时代背景 ,介绍了美国 ITS的基本内容和国外部分最新的车载智能技术 ,分析了中国 ITS发展的基础、迫切性和机遇  相似文献   

12.
滑橇输送系统的改进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滑橇输送系统中链式滑橇系统的改进项目和方法,并对链式输送机与带式输送机的比较及应用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数字交通的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数字交通与数字地球智能交通系统的关系,并从数字交通的模型,框架体系、主要技术和服务内容几个方面论述了数字交通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4.
交通拥堵、交通安全、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热点话题,这就需要从综合协调交通需求的增长、改善交通环境的层次上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 本文评述绿色智能交通系统与安全的新进展,介绍了该领域的新技术和理论成果. 最后,从安全、智能、绿色的角度阐述了交通运输工程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运用多Agent的技术,将海铁联运各参与方和运输工具定义为公司Agent和资源Agent,把运输任务分为外部任务和内部任务,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多Agent的集装箱海铁联运系统模型.用独立的Agent对各公司和不同资源进行封装,采用四个外部协议和一个内部协议协调Agent之间和其内部的任务,将海铁联运系统抽象为由公司Agent和资源Agent组成的多Agent系统.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铁路运输分析工作的现状,探讨了开发运输分析系统的意义,详尽介绍了运输分析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项目、系统要求、信息采集和维护及系统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7.
描述了铁路口岸站国际联运综合管理系统中货物管理系统的开发,它是提高货运管理水平,促进货运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分析及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连云港国家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为背景,基于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设计思想,运用运输系统规划理论,对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的业务需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以业务需求为基础的分层分析和设计模式,提出了从物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到具体的运营操作模式的系统结构和运营框架,分析了公路主枢纽的主要业务需求,设计了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式,并设计了具体的应用系统。该业务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模式可以很方便地推广到其它的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  相似文献   

19.
面对日益增长的交通量,作为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引进智能交通系统(ITS) 技术进行现代化系统管理是毋庸置疑的.综合交通枢纽ITS发展的战略应为实现其基本目标而制定.本文阐述了综合交通枢纽的属性,并结合ITS的发展,初步论述了在建立综合交通枢纽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目标、功能和战略步骤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简介了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从经济发展逻辑上分析了综合运输的发展规律,指出综合运输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在于以运输需求特性为出发点,结合运输供给特性,选择效率与效益最优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