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经济学中的经济理论置于行政学的对话语境中,从政府经济学的视角来研究腐败,可以发现官员经济人假设、政府寻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都可以在行政学的范围内来研究行政腐败的诱因。对腐败的治理要以转型期我国的国情为基础,强化制度的监督与约束、引导国际力量的介入、借鉴西方反腐先进经验,积极为我国的反腐败工作寻找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腐败问题日益凸显。从国企经营者的“经济人”特性出发,可以发现,腐败是国企经营者经过成本一收益分析以后所作出的合乎理性的选择;从国企经营者与监管机关的查处博弈,和国企经营者与职工群众的举报博弈的角度,可以发现腐败行为的发生受到查处概率、举报成本、举报收益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此,要遏制腐败也必须从国企经营者、监督机关、职工这三方的成本一收益人手,从根源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3.
理性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的重要假设,而经济学的发展是不断完善和突破这个假设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将其他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引入经济分析的过程。在理性假设下,经济学对人类经济行为的分析集中于行为效率,忽视了行为目的。把行为目的整合进入理性假设,即理性包括正确的行为目的和正确的行为方法,而正确的行为方法包括在规则范围内行为及以高效率的方式行为两层含义。经济学对行为的分析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亚当·斯密曾经说"我们对餐桌上佳肴的期待并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商和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和利益的关心."并且在此展开了对经济学的分析.而在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那里,经济理性被视为与自身利益最大化等同,理性经济人是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以上的两种理性观,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概括为三条基本含义目标的一致性、手段与目标的一致性以及收益最大化.古典经济学以及以后的新古典经济学很多理论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对于理性人的假设,很多人也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也有人极力维护或者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5.
张晖 《科技资讯》2006,(29):230-230
亚当·斯密曾经说:“我们对餐桌上佳肴的期待并不是来自屠夫、酿酒商和面包师的仁慈,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并且在此展开了对经济学的分析。到了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那里,经济理性被视为与自身利益最大化等同,理性经济人是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上面的两种理性观,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概括为三条基本含义:目标的一致性、手段与目标的一致性以及收益最大化。古典经济学以及以后的新古典经济学很多理论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对于理性人的假设,很多人也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也有人极力维护或者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6.
法律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自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它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法学研究,带来一种全新的分析和思考法律问题的方法。即便如此,也不能掩盖它在分析法律问题时所面临的种种不足。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和效率至上的价值标准的不合理性以及分析法律问题范围的有限性和对法治权威的挑战是其缺陷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学原理中,认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就是假定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经济主体都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腐败和反腐败问题是一个各国政府共同关注的世界性难题,中国的廉政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依然任重道远。文中试图从腐败滋生的经济根源出发,探寻中国廉政建设的治本出路,并且最终得出结论:理性治理或许可以成为一条上策。  相似文献   

9.
刘晨 《科技信息》2013,(24):103-104
"经济人"假设,作为西方经济学基本假设前提,时至今日,仍在不断完善它的理论逻辑和价值逻辑。亚当.斯密首次提出了"经济人"假设,为这一理论奠定了理论逻辑的基础,随后古典经济学派的约翰.穆勒第一次给出了较为准确的"经济人"定义。到了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经济人"则变得形式化,逐渐褪下功利主义的外衣。他们的贡献都为完善"经济人"假设的理论逻辑和价值逻辑引出了主轴。  相似文献   

10.
林波 《南昌高专学报》2012,27(1):67-68,73
"经济人"假设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前提,其基本观点是从"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推导出政治领域公共权力主体行使权力的自私性,从而为制约公共权力提供理论的依据。这对我们改革现有中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颖 《科技咨询导报》2007,(16):175-175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新老古典经济学都是构筑在其基础之上,这充分说明“经济人”假设的重要性。本文从“经济人”假设的起源出发,对其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经济人”。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家们一直在通过规范化和修订完善经济学的理性假设这两条路径来提升经济学对个体行为解释的效度,但效果有限。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演绎的方法从解析理性假设的基本构建出发,系统梳理经济学家们围绕着提升解释效力对理性假设所做的补充和完善。虽然演化经济学尝试借用生物学现象和规律对传统的理性假设进行修补,但与正统经济学一样,也没有真正地回答人为什么要进行经济行为,解释效力依然存在争议。基于此而提出对"生物理性"的理解,直接使用生物演化规律来重新构建经济学的理性假设,以探索一个新的提升效力的路径,即生物理性包括基本理性和经济理性,基本理性与个体为什么行为相关,经济理性与个体如何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杨芳 《潍坊学院学报》2004,4(3):140-141
防止腐败的发生,不仅应从非正式制度着眼,更应从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出发,注意正式制度(福利、晋升、奖惩、监督等)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经济人假设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设引入政府行为分析。文章通过对理性经济人假设和公共选择理论的解读,进一步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假设和公共选择理论的现实意义,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我国政府既作为改革的发动者,又作为改革的对象在政府自身改革中所处的两难境地。指出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改革存在着以政府为主导的路径依赖以及路径依赖所造成的改革阻力,并提出了依靠人民群众和公共选择机制进行政府改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普遍认为 :泰罗的科学管理是以纯粹的“古典经济人”为其人性假设。这种看法其实是对泰罗的误解。泰罗的“经济人”假设体现了物质刺激与精神刺激 ,外在刺激与内在刺激的结合 ;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 ,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统一 ;硬环境与软环境 ,有形环境与无形环境的融合 ,蕴含了丰富的“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思想 ,本质上已区别于以往时代的“古典经济人” ,成为“新经济人”。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曙光已淡出天宇,而权力腐败的滋生和蔓延仍是21世纪中国影响最广、破坏性最强的政治问题之一。笔者在分析权力腐败的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遏制权力腐败的治本之策,实现权力行为的正常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理性经济人既是市场繁荣的前提,也是市场混乱的根源。本文试图找到能够让理性经济人弃恶扬善的方法,通过剖析理性经济人的内涵,发现理性经济人本性中存在着道德堕落的倾向,也发现理性经济人实际上代表着一种资格。文章正是从这两个"发现"的角度,论证制度对理性经济人的意义。自然地,也从另一角度阐释了理性经济人与制度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8.
道德具有内容模糊的特性,不能很好地调控人的行为。博弈论的前提是假设人是理性的经济人。经济人的行为受利益的驱动。法律对行为的调控点应着眼于利益。  相似文献   

19.
该文运用经济学中的市场理论为分析工具,从"经济人"假设、价格理论、生产理论、供求均衡、垄断性、系统性、效率等问题出发,深入剖析了我国法律市场供给的现实状况。强调应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法律市场进行规制,以寻求实现我国法律市场化运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腐败问题已成为我们党当前关注并着力解决的焦点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在理论研究上找到预防腐败的途径和方法,为党和国家的反腐斗争提供服务。笔者认为在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家庭是腐败滋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又是我们当前防腐保廉、拒腐防变的一道重要防线,更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重要阵地。因此我们应吸取传统文化在家庭防腐保廉的经验启示,发挥家庭防腐反腐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