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MF—PAC—UF工艺对邯郸东污水厂三沟式氧化沟出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为71.2%-90.6%,CODMn的去除率为14%-55%,UV254的去除率为30%-50%,细菌总数的去除率为84.3%-87.3%,大肠杆菌的去除率为80.0%-85.0%,粪大肠杆菌的去除率为60%-83.6%,氨氮去除率较低,其平均去除率为12.4%。其出水回用于农业灌溉、景观环境和工业冷却水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设计一种自动增氧型垂直下行流生活污水处理器,采用间歇运行的启动方式,研究其对SS、COD、TP、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自动增氧型垂直下行流生活污水处理器的启动时间大约为45d.在整个启动过程中,系统对SS、COD、TP、TN的4d和7d去除率表现为先下降,而后达到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对SS、COD、TP、TN的4d去除率分别为91.8%、82.4%、93.4%和91.6%;7d去除率分别为92.7%、86.8%、94.3%和94.4%,7d去除率比4d去除率稍高.通过对系统停留时间的测试,得知该生活污水处理器较理想的停留时间为3d,相应的SS、COD、TP、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6.1%、76.8%、89.1%和82.4%.  相似文献   

3.
3种植物对泰达高盐再生水景观河道水质的净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种植物——水葱、香蒲和美人蕉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以下简称泰达)高含盐再生水景观河道水质净化效果进行研究,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对水体中污染物COD、TN、NH3-N、NO3 -N、TP、PO4-P的净化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各主要污染物去除率随HRT变化范围如下:COD的去除率14.47%~45.09%;TN的去除率为25.50%~71.00%、NH3-N的去除率为39.96%~82.47%、NO3-N的去除率为27.21%~74.41%、TP的去除率为38.91%~90.01%、PO4-P的去除率为38.55%-92.01%;水体中TDS含量在4500mg/L左右对植物及其水处理系统的净化效果没有影响;植物系统的出水pH均比进水的低.HRT相同,水葱、香蒲对磷的去除率较美人蕉高,其原因是因为水葱、香蒲是以湿地方式种植,而美人蕉是水培方式种植,前二者由于土壤的对磷吸附的等作用从而导致磷的去除率较后者高,3种植物对其它污染物去除率基本相.  相似文献   

4.
厌氧消化对养猪场废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厌氧消化对养猪场废水水质(COD、NH4^+-N、TP和pH)的影响及装置产气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厌氧消化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较好,实验期内废水COD浓度持续下降,最终去除率为78.1%.但对NH4^+-N的去除效果不理想,最终去除率仅为1.8%,对废水TP的最终去除率为68.4%.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与市售的氢氧化镁浆料对钢铁厂酸洗废液进行中和处理实验研究,主要在浊度、色度、CODcr、六价铬(Cr(Ⅵ))和悬浮物含量SS去除率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自制和市售的浆料处理效果相当,浊度去除率分别为86.3%、87.3%,色度去除率均为88.4%,CODcr去除率分别为44.5%、48.5%,Cr(Ⅵ)去除率均达到100%,SS去除率均为88.o%,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混凝沉淀对水中微量有机磷农药的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有微量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敌百虫的四种水样,均分别采用复合铝铁、三氯化铁、硫酸铝、聚合硫酸铁进行了混凝沉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四种混凝剂对敌敌畏的去除率分别为12.0%,8.0%,4.0%,4.0%;对乐果的去除率分别为22.0%,8.0%,8.0%,4.0%;对马拉硫磷的去除率分别是8.0%,4.0%,4.0%,4.0%;对敌百虫的去除率分别是12.0%,16.0%,4.0%,16.0%.因此,混凝沉淀不能有效地去除水中微量有机磷农药。  相似文献   

7.
选取聚丙烯中空纤维膜为载体材料,通过改变向生物膜的供氧途径,并在一个膜生物反应器内完成同步除碳脱氮的最佳条件,实现去除氮污染的目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当面接触时间为11.5h,有机物去除率达到73%,TN的去除率达到62%,NH4+ -N的去除率约为62%.  相似文献   

8.
电Fenton法处理DDNP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二硝基重氮酚(DDNP)废水难于被微生物降解的问题,采用电Fenton法处理DDNP废水,通过试验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其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解时间为3.5h,pH为4,H2O2(质量分数为30%)的投加量为10mL/L,电解电压为12 V时,去除效果最佳,COD去除率可达97.24%,色度去除率可达93.75%.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表漫流系统处理新沂河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中试试验,研究地表漫流系统中马尼拉、水香蒲、春兰、早熟禾等4种植物对新沂河污水中CODMn、氨氮、色度3个指标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种植物中,早熟禾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最佳,CODMn、氨氮、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55%,89.2%,51.2%;在考察的3个指标中,地表漫流系统对氨氮的去除率最高,4种植物对其去除率分别达到78.8%,79%,67.6%,89.2%.  相似文献   

10.
分别用Fenton试剂法和EF-Feox法氧化处理苯酚模拟废水,研究结果显示:Fenton试剂法中,H2O2投加量为10mL/L,Fe^2+为4mmol/L,pH为4.1,经过30min后,COD去除率达75.7%,而在EF-Feox法中,在外加电压7V,H2O2投加量为5.6mL/L,Na2SO4投加量0.7g/L,pH为3.1,经过30min后,COD去除率达83.3%.两者比较,EF-Feox法比Fenton试剂法的去除率效果提高了近8%。  相似文献   

11.
曹刚 《科技信息》2007,(23):45-46
制药废水已成为严重的污染源之一。合成药物废水中有机物生化性极差,废水COD达几万以上,且废水含有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有机物,使生物处理效力降低,增加了生物处理的难度。本文拟采用强制电化学还原技术来提高制药废水水的生化性、降低废水的色度,从而使后续的生化系统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以宜昌某制药厂排放废水为碳源和氮源,经过驯化和筛选得到有特异性降解能力的菌株.选择三峡大学求索溪、校医院旁池塘和教师公寓附近池塘这3处不同类型的污泥富集培养,经过第1次驯化发现求索溪污泥中菌株的降解能力最好,降解率约为39.3%.在第1次驯化的接种源基础上继续进行第2次和第3次驯化,发现该菌株的降解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降解率分别为65.5%和78.0%.经过划线分离和纯化,得到对制药厂废水具有极强降解能力的优良菌株QA.用单因素优化法确定了QA菌株降解制药废水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pH 7.0,底物体积分数为600 mL/L,且在QA菌株的最适条件下,其降解制药废水70 h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制药废水厂微生物群落和多种抗性基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多种生物处理工艺制药废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扩增情况及其相关性,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制药废水厂中活性污泥进行检测。荧光定量结果表明:sul1,sul2,tetO,tetQ,tetW,OXA-1和可移动遗传元件int1在制药废水厂中各个阶段均能被广泛地检测到,总抗性基因浓度范围为3.09×10~8~2.26×10~9 copies/g(干重),基因总浓度上升了7.3倍。Miseq测序结果表明:制药废水中主要优势菌门为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Firmicutes,Thermus和Gemmatimonadetes等门,其平均总相对丰度比例占到81.05%;冗余分析显示,Aeromicrobium与sul2呈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可能是sul2在微生物群落中存在的可能的主要菌群;Rhodovulum和Rhodospirillaceae菌属与OXA-1和tetQ呈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这些菌属是这些ARGs分布的主要菌属;Acinetobacter与tetO和tetW呈现较高程度的正相关性,可能是tetO和tetW在微生物群落中存在的可能的主要菌属。因此,相关抗性基因的增值和分布与相关特定菌属有关,可以通过控制相关菌属的丰度来消减工业废水厂中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波加热法,以制药厂污泥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污泥活性炭.结果表明,微波功率、辐照时间和氯化锌浓度对污泥活性炭吸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制备污泥吸附剂的适宜条件为:干污泥与CuSO4质量比为20∶1,ZnCl2浓度为4 mol/L,微波功率为464W,辐照时间为5min.利用该活性炭处理制药废水,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0.2%和91.6%.  相似文献   

15.
含SD和KP化学合成制药废水的酸析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磺胺嘧啶(SD)和酮基布洛芬(KP)的合成制药废水对微生物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故不能使用生物法对其进行处理.本文研究表明,通过硫酸酸析可以明显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并且有利于厌氧菌和好氧菌的驯化、筛选和复配,经过酸析后的废水适宜进行厌氧和好氧处理.经酸析-厌氧-好氧联合处理工艺后,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值由2 525 mg·L-1降到150 mg·L-1以下,最终出水COD值为145 mg·L-1,COD总去除率达到94%.试验分析证明最佳的酸析条件是pH=2,酸析时间为40 min.酸析预处理是后续微生物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含磺胺嘧啶(SD)和酮基布洛芬(KP)的合成制药废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吸附-氧化-生化处理环丙沙星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浓度、难生物降解的环丙沙星生产废水,采用活性炭吸附-Fenton试剂氧化-生物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这是一条可行的处理制药废水的工艺,CODCr去除率达到91.74%,废水的BOD5/CODCr比值由0.11提高到0.33,可生化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类制药废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好氧共基质工艺、厌氧-好氧工艺、混凝以及Fenton试剂处理工艺用于维生素类制药废水的处理并加以比较.结果表明:在好氧共基质条件下,葡萄糖人工配水和制药废水的最佳COD浓度比为1:5;厌氧反应器的串联使用提高了反应器中的生物降解效果,有利于反应器的长期稳定运行;混凝工艺适合作为生化处理的预处理工艺,Fenton试剂则不适于处理此种制药废水.  相似文献   

18.
高盐度化学制药废水预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蒸馏+铁炭内电解+絮凝"工艺对某制药企业排放的废水进行预处理。经过蒸馏脱盐后,综合废水盐度(质量分数,下同)由7.4%降至0.15%;再采用"铁炭内电解+絮凝"工艺进行处理,内电解试验最佳工艺条件:进水pH值为3.0、铁炭比为4∶1(体积比)、停留时间为6 h,COD去除率达到26.5%;絮凝试验最佳pH值为9.0,COD去除率达到1.5%。废水经过预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28.0%,出水COD质量浓度(下同)降至20 988 mg/L,ρ(BOD)5/ρ(COD)由0.28提高至0.41。预处理出水厌氧可生化性试验表明,当进水COD质量浓度为9 000 mg/L左右时,容积负荷(COD)为1.0 kg/(m3.d),出水COD质量浓度降低至2 100 mg/L左右,COD去除率达到75.0%。说明该制药废水经过预处理后可生化性显著提高,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化学制药废水难以生化处理.采用微电解厌氧水解酸化可以使BOD/COD由0.125提高到0.644,可生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考察了SBR工艺对预处理后废水的降解.结果表明:Fe/C比为30为最佳.SBR生化处理中,污泥负荷控制在0.5 kgCOD/kgMLSS·d左右,曝气6 h时COD去除率达85%,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度处理制药废水,达到工业用水水质标准,对纳滤、反渗透深度处理综合性制药废水的膜通量变化进行了研究。在连续式与循环式处理模式下,研究了膜操作条件、膜通量和水回收率等因素,根据膜通量变化,确定了适合膜分离工业化应用的处理和清洗方案。结果表明:纳滤膜日常清洗中物理清洗时间为7 min、强化清洗酸洗—碱洗时间各为90 min,平均膜通量连续式为16.1 L/(m2·h)、循环式为7.7 L/(m2·h),水回收率约为73%;反渗透膜日常清洗中物理清洗时间12 min、强化清洗酸洗—碱洗时间各90 min,平均膜通量连续式为12.8 L/(m2·h)、循环式为7.2 L/(m2·h),水回收率约为74%。研究制药废水深度处理中膜通量的变化,可对制定适合膜分离工业化应用的废水处理和清洗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