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跨文化传播的不断深入,电影逐渐成为大众传播领域的重要媒介之一。字幕翻译作为一种特别的文学翻译形式,也是消除语言障碍促进文化传播的媒介,在电影的推广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从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入手,通过对《风雨哈佛路》翻译实例的分析,从语言层面、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等三个方面论述功能对等理论对于电影字幕翻译的指导性作用,以使得原语电影的文化特色以及语言文体等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创造性再现。  相似文献   

2.
美国情景喜剧《破产姐妹》自推出以来,便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剧中讲述的故事励志、语言幽默风趣,大量修辞手法如双关、比喻、夸张、引用等的运用,对提高其幽默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分析剧中修辞手法的特点,结合实例,探讨美剧字幕中修辞手法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于涛 《科技信息》2013,(25):170-171
信息多媒体时代让人们更容易接触到外国影视作品。字幕对于传播信息,欣赏作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字幕翻译也日渐成为研究对象。本文将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运用于热播美剧《斯巴达克斯》的字幕翻译研究。其浅谈译者在片源选择时的信赖,再创原片的侵入,以及翻译过程的吸收与补偿,所体现出的体现的主体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申王伟 《科技信息》2011,(10):I0166-I0166,I0168
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在《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of Translation)一文中提出三种途径解读文字符号: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本文采用逆向思维,提出用文字符号来解读影片中的非语言文化符号。通过介绍当前国际影视字幕解读的现状,提出在注重语际翻译的同时,也要特别关注影视节目中符际翻译这一长期为国内学者和影视制作人员忽视的影视解读问题,并提出作者关于影视字幕解读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5.
刘惠丽 《科技信息》2010,(10):154-154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跨国文化的强烈碰撞。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迅速流传开来。它不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了解其他文化的重要渠道。作为承载一部电影精髓的字幕翻译,更是重中之重。一部坏的电影不能靠好的字幕翻译起死回生,但一部好的电影却会因糟糕的字幕翻译而功亏一篑。我国的电影字幕翻译较之西方起步晚,发展缓慢,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电影字幕的翻译仍缺乏权威的指导和评定,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根据施莱尔马赫提出的异化与归化两种翻译途径,本文主要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来讨论电影字幕的翻译。因此,在电影字幕的翻译中,译者要尽量做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并保持整副画面的清晰流畅。  相似文献   

6.
谈到文学翻译,人们会立即想到"翻译者,叛逆也"这一说法。由于中西方语言体系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而文学翻译的目的是进行文化传播与信息交流,所以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势必会发挥主观创造性,甚至是叛逆性,对原著进行变通。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作品中普遍存在,对于各民族文化交流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结合《红楼梦》库恩德译本对"创造性叛逆"这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其内涵意义以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歇后语是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等特点。在文学作品中,歇后语运用得当,可以为作品增色不少。但由于汉语和英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所以汉语中大量的歇后语,在翻译成英文时,有些可以直译,有些则很难直译。因此,在汉语歇后语的英译问题上,译者应特别注意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描述性手法,对两部影片《阿甘正传》与《阿拉丁》的字幕翻译进行实例分析,考察英汉电影字幕翻译对文化他者的改写现象。字幕翻译由于其特殊性,必然要求对原语文化的翻译通俗易懂,译者因而通常会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使目的语受众尽快在最佳程度上理解原语表达的信息和艺术内涵,这就使得英汉电影字幕翻译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和文化的改写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影业的蓬勃发展,字幕翻译成为当前热门的翻译领域。本文从纽马克的语义交际翻译理论入手,以《公主日记》的字幕翻译为例,探讨影视字幕的有效翻译策略。文章提出因字幕翻译受时间、空间和文化因素的制约,影视字幕又是集表达、信息、祈使功能于一体的文本,因此,字幕翻译应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缩减式翻译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影片传播文化、唤起兴趣、提供愉悦和增加票房的多层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以美国幽默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为例,考察幽默情景喜剧中文字游戏类、禁忌语和中国元素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意识形态的确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对不同幽默类型的翻译都有一定程度的介入和操纵;同时在幽默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受到意识形态的操控,使用了不同的策略,使幽默翻译最大程度地接近译语观众的生活认知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由于文化负载词在译语中缺乏对应语,因此如何成功地翻译电影字幕中的文化负载词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文化负载词的字幕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域。以"三维"翻译原则为指导和判断标准,结合电影字幕翻译实例,探讨生态翻译学对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启示,以期获得最佳译文,从而更好地促进中英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外电影已经成为我国大众欢迎的娱乐方式和大众传播媒介.电影字幕的翻译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内容,使得电影的交际功能达到最大化.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字幕的翻译也具有其自身的特征.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用拉斯韦尔的单向传播模式分析字幕翻译过程中的五个传播要素,在此基础上从把关人、信息内容及观众方面提出有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影视剧的字幕翻译成为了文化沟通的桥梁。而伴随时代的发展,字幕翻译也经历了很多的改变,以此迎合观众的口味。本文从这个角度研究字幕翻译在影视剧传播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其发展至今所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可用来描述一切文化现象,是表达和传播文化、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不同国家人们文化的共同之处便是翻译的基础。翻译是通过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的文化信息的交流,所以翻译离不开文化。在广告翻译中我们应特别注意与文化的关系,要考虑到大众审美心理,当遇到文化差异而直译又无法完成时,则必须做等值意义转换也就是采取意译来完成。  相似文献   

15.
武婷婷 《科技信息》2013,(6):202-202
影视字幕翻译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其具备文学翻译的某些特性同时又具有口译的特点。影视字幕的翻译既是一种艺术的再现,又是用另一种语言对作品进行释意的过程。本文以日本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为例,探讨法国释意学派理论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体现及其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深入与电影的蓬勃发展,英文影视作品已成为国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字幕翻译的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归化和异化策略的视角,结合字幕翻译特点,对英文经典影视作品《闻香识女人》的字幕汉译进行个案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及语言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社会对各语种翻译专业人才需求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除了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外,翻译人才的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技术及翻译软件运用能力也都提升到了同样的高度。基于"翻译工作坊"实践教学模式,提出翻译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思路:以电影字幕翻译为项目,以翻译工作坊为组织形式,全程模拟翻译公司项目组织及活动,全方位演练专业实践,从而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电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力载体。近年来,众多学者从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三维转换视角评析众多影视的字幕翻译,但对电影《百鸟朝凤》的相关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根据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理论,以《百鸟朝凤》电影字幕为文本,总结该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与难点,运用归化、释义、转移等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评析该电影的字幕翻译,以期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对外的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互通自古以来不受地域、环境的限制,许多的国内外经典文学被翻译成诸多的版本,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而由于各国、各地的语言与文化差异的不同,给作品的广域流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这时,就需要将不同语言、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以让其成功被传至世界各地。同时,世界学者在对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除作品中的基本内容外,原著中所表达出来的文化意境却是极难通过翻译来进行传播。若未能将其间的文化情感与意义传播给世界各地的读者,对于文化界,对于原著作者,却是一项极大的损失。该文将就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下,对翻译中的情感意义丢失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让译文和原文一样妙趣横生,是幽默翻译的最高标准,应是译者孜孜以求的目标。翻译适应选择论强调以译者为中心,对影视字幕中幽默的翻译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主要分析影视字幕翻译中传达幽默的策略及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