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汉的皇宫宿卫体系是在继承西汉皇宫宿卫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而形成的。东汉皇宫多层宿卫体系非常严密、宿卫军权高度集中,这利于东汉皇权的集中和强化。然而,东汉后期,随着外戚和宦官势力的不断膨胀,他们为把持国政,都争相把控制皇宫宿卫力量作为争夺权势的强力后盾,使东汉皇宫多层宿卫体系成了外戚和宦官削弱和控制皇权的凭借。  相似文献   

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朝代,也是反宦官斗争遭遇挫折最大的时代。与东汉相比,唐代的皇权、相权、官僚集团的凝聚力、外戚力量和学生力量都相对小了很多。唐代中后期严峻的政治形势使皇帝对宦官更加依赖。在宦官专权的形势下,官僚集团、外戚和士子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宦官也是依赖性大于反抗性。与东汉相比,唐代的宦官掌握政权和军权也更加制度化。这些都导致了唐代中后期反宦官斗争的艰巨性。  相似文献   

3.
汉代外戚专权在历史上是比较突出的政治现象。外戚是通过婚烟与皇室结成的外姓亲属,他们的政治势力是随着皇室内亲戚的实际权势的高低而消长。造成外戚专权的原因是汉代皇帝们为了加强皇权,对宗室、重臣采取排斥打击措施,重用自以为对皇权威胁较小的外戚参政,导致外戚专权。结果是外戚的专权同样造成了对皇权的巨大危害,带给统治以惨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东汉的皇宫宿卫体系是在继承西汉皇宫宿卫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而形成的。东汉皇宫多层宿卫体系非常严密、宿卫军权高度集中,这利于东汉皇权的集中和强化。然而,东汉后期,随着外戚和宦官势力的不断膨胀,他们为把持国政,都争相把控制皇宫宿卫力量作为争夺权势的强力后盾,使东汉皇宫多层宿卫体系成了外戚和宦官削弱和控制皇权的凭借。  相似文献   

5.
随着刘宋政权的建立,东晋士族门阀政治日趋衰落,皇权政治逐渐复兴。但门阀士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皇权依靠的重要势力,他们与新起的庶族、宗室等力量不可避免地展开了权力的争夺。细绎每一次刘宋宗室内乱,都可以发现门阀士族的身影活跃其间。可以说,在宗室内乱中,高门与寒庶、高门与皇权之间的斗争是一味重要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吕后病逝后,功臣集团和刘氏宗王势力联手,迅速剪灭了吕氏外戚集团。吕氏集团覆灭后,大权在握的功臣集团声称少帝刘弘“非刘氏子”,将其废黜,继而杀之,改立汉文帝刘恒。此段公案疑点甚多,但由于功臣集团剪除吕氏势力的举动为后人所肯定,文帝刘恒又是历史上有名的治世明君,故后世文家未见有人对功臣黜、杀少帝的理由提出怀疑。笔者在研读有关史籍记载后,对少帝弘“非刘氏子”的说法提出以下辨析意见,特使教于高明。一、太史公从未说过惠帝无嗣太史公述及少帝弘身世的史料有三,见诸《史记·外戚世家》及同书《吕太后本纪》。《外戚…  相似文献   

7.
[]?在西汉中后期政治、文化舞台上,刘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他精忠不渝,历事宣、元、成三朝,三度被废,三度复起,一生捍卫刘氏宗族,与宦党、外戚坚持斗争.在早年的政治生涯中,初元二年的使外戚上变事是决定刘向一生政治命运的转折点.萧望之、周堪、刘向等与宦官石显、外戚许、史围绕灾异展开交锋,最终经生集团落得大败.刘向的变事既体现了他捍卫宗族的忠心,也反映出早期刘向在政治斗争中的不成熟.而历西汉元帝朝,围绕刘向的这次上书而发生的种种争斗实际是经生集团与宦官、外戚集团争夺权力的缩影.本文通过记述刘向使外戚上变事的始末,并分析刘向在变事写作上的得失,试图勾画出西汉元帝朝初年的政治格局与变动,以及揭示刘更生前期的奏议写作的政治背景.  相似文献   

8.
《丧服经传》是《仪礼》第十一篇。礼乐制度的根本功能在于确立君统,建立一种有差别的等级宗法社会秩序。东汉中后期,太后临朝称制、外戚和宦官专权,使得皇权陵夷、纲纪沦丧。作为东汉黑暗社会的受害者与反抗者,一代经学大师马融也通过注释《丧服经传》,曲折地表达了他试图强化宗法礼制、借以重建纲常秩序的社会变革理想。  相似文献   

9.
避讳是一种古老的礼法制度.避讳制度在秦汉时期有了新的发展,避讳成为皇权专制的工具.在汉代,实行"同训代换",避讳的范围拓宽,如嫌名避讳、避皇族和外戚之讳等,而生者称讳是一个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明初皇室内部的矛盾斗争论述了蓝玉党案产生的原因。首先,从燕王朱棣与徐达的关系,太子朱标与常遇春、蓝玉的关系论述了:蓝玉党案的发生与燕王朱棣的挑唆有着直接关系。其次,从朱元璋与太子朱标的微妙关系论述了:蓝玉党案又是朱元璋巩固皇权的产物。由此可见,蓝玉党案是明初皇室内部争夺皇权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1.
传统贵族"论"与王室外戚"尚"的政治更迭是吐蕃政治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728年前,传统贵族"论"主导着吐蕃政局。以公元728年韦.悉诺逻恭禄"获罪遣",墀德祖赞随即任命没庐.穷桑倭尔芒为大论为分水岭,王室外戚"尚"取代"论"正式崛起。不过,与传统贵族"论"族主政时期有所不同的是,吐蕃王室在此后的政治权力运行过程中更注重了权力制衡和防止贵族专权,在王室外戚叱咤吐蕃政坛的同时,传统贵族也分得了一杯羹。  相似文献   

12.
清中叶是清代的转型期,官方势力与地方势力争夺豫北地区公共领域控制主导权的斗争随着荒政的发生而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官方对主导权的掌控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肯定,地方对主导权的争夺表现为视死如归的追求。乡绅阶层有所崛起,却在官方建立的合法性统治秩序下难以有所作为,“绅权大张”成为一种情结。  相似文献   

13.
东晋大臣何充出身次等士族,但凭借能力、婚姻和忠诚而主持朝政。经过努力,他打击了外戚庾氏的势力,并促成了永和初年安定局面的出现。何充可以说是一位公忠之臣。  相似文献   

14.
悲剧是在社会冲突中产生的,而一切社会冲突却并不是都具有悲剧性,只有在一定历史时期,善与恶两种社会力量进行不可调和的斗争,在斗争中恶势力暂时压倒了善势力,善势力在为自己开辟道路的斗争中,付出了严重的代价,这样,才具有悲剧性。  相似文献   

15.
西汉霍氏家族是继吕氏后西汉政权发展过程中第二个势力庞大的外戚家族,起着左右政局,影响国家兴衰的历史作用。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君主官僚体系发展完善的初期,外戚权力的合法来源和其权力的制度保障,对其家族的兴衰荣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霍氏家族兴衰这一历史过程的研究,从而揭示出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6.
西晋政权跨过“太康之治”,刹那间便深深地陷入了致命的八王之乱。八王之乱的性质,是司马氏诸王争夺最高统治权的“骨肉相残”,其影响是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加速了西晋王朝的灭亡,然而支持“八王之乱”的社会基础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考察。 贾杨后党争权的斗争,是导演“八王之乱”的先声。那末,支持后党争权的,主要是何种社会势力呢?从杨氏外戚集团的罹难情况判断,可以明白大端,“骏逃于马厩,就杀之。孟观等遂收骏弟珧、济、张劭、李斌、段广、刘豫、武茂及散骑常侍杨邈,中书令蒋俊,东夷校尉文鸯,皆夷三族,死者数千人”。①张劭,段广,李斌,杨邈,蒋俊,文鸯均不见于《晋书》列传,其出身想必寒微。就杨氏外戚集团构成来看,杨骏的附从中不存在门阀势力,至于杨骏,虽出身弘农一流高门,陷入动乱,则是由杨骏的特殊身份和地位决定的,与其高贵的门第没有关系。 后党势力中的孟观有传,但难排门阀名分,李  相似文献   

17.
闽西进入三年游击战争后,闽西党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政治斗争,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打击顽固势力,打破了敌人多次的“清剿”;在后期,闽西党组织坚决执行党中央统一战线的决策,争取了各阶层的同情与支持,为闽西红军游击队顺利北上抗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闽西党组织对敌及中间派的政治斗争策略对闽西三年游击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义康谋反事件是刘宋政治史中的一件大事,它开启了南朝宗室内讧的序幕。刘义康事件是刘宋初年徐羡之、傅亮事件的延续,是次等士族不甘心失去辅政权,与门阀士族之间的又一次激烈斗争。本文从刘义康事件双方阵营主要人物的阶层分析入手,分析事件性质。刘义康事件是晋宋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转变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反映了晋宋政治格局转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三股势力"被西方反华势力所豢养和利用,是威胁我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其犯罪行为是我国法律严打的重点之一。防范"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是治本之策的重中之重,必须着力在坚持"三个不动摇"、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继续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健全民族团结教育与践行体系、提高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牢牢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依法严厉打击"三股势力"势力犯罪行为等一系列工作上下功夫,切实取得老百姓满意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东汉王朝是经过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对汉室的复兴。东汉在各方面对西汉都有很强的继承性,但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维护国家安全领域,东汉王朝和西汉王朝一样,也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安全威胁,只不过异姓诸侯王和同姓诸侯王不再是东汉王朝主要的内部国家安全威胁。东汉王朝面临的主要内部国家安全威胁包括外戚专权、宦官横行、群雄割据,而主要的外部国家安全威胁来源于匈奴等外族的进犯。东汉王朝通过外戚和宦官相互制衡的手段来处理外戚和宦官专权问题,却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通过“度田”的手段试图解决豪强地主兼并土地的问题,通过举孝廉等途径招贤纳士等,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在意识形态安全领域,东汉王朝通过强化儒学国教化后的礼教主义以及加强儒学和谶纬说的融合,进一步强化皇权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但是东汉末年的黑暗统治,造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也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