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面对当代艺术的多元化格局,视觉方式的变革,坚守自己的信念,根植于中国的文化精神。分析当代具象雕塑探索中民族化语言探索成功的案例及语汇。 相似文献
4.
王兴凯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5):119-120,127
陶艺作为艺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它所承载的是某一生活方式的审美思想和情趣,是创作者以“观念”与“情感”表达的一种极有个性的形式,这一“个性形式”使陶艺本身不仅以表象作用于人的感官,而更是以内在的张力作用于人的心灵。“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个性形式”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5,(5):110-113
意象性审美特征贯穿着中国雕塑的发展历程,这是因为它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化这块肥沃的土壤,道家观念和儒家学说给了它丰厚的精神内涵。这种审美特征使得中国雕塑注重精神力量的表现,讲究"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精神气象,中国雕塑艺术也以这种充满了传统哲学魅力的审美特征满足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需求。及至当代,中国雕塑的发展承受着各种文化的冲击,如何使中国意象性审美特征与当代艺术的文化大环境相融合,成为当代雕塑家探索和践行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6.
7.
李苏旖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9,29(2)
波普艺术是典型的西方文化现象,自20世纪中叶在美国出现以后,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的波普艺术在20世纪末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政治波普、生活波普、艳俗波普、卡通波普是当代中国波普陶艺的几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中国陶艺创作面临着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中国艺术进入一种社会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中国艺术被不设防的带入一个这样的时空,技术理性、消费主义和权力话语共同控制的世界,一个后殖民生产和重建民族文化记忆的年代.中国艺术家所面临的是一个前现代、后工业社会,本土化、全球化、民族化、世界化等各种因素共时共存的复杂世界,以及这个世界特有的文化、社会问题。而值得中国陶艺界思考的问题是:我们的陶艺究竟应谊以什么样的文化品位面世,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以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呈现?是以西方社会审美标准和兴趣为基础,还是以中国传统审美习惯为基础,或是以现实中国社会转型期复杂的审美心理为基础呢? 相似文献
9.
赖颖秦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1):118-120
从传统陶艺的形成与发展入手,通过对陶艺创作的材料、工艺流程以及思维方式的分析论述了传统陶艺与现代陶艺的必然联系和根本性的区别,指出现代陶艺应以正确的思维方法为导向,在传统陶艺的基础上不断的补充完善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陶艺是陶瓷文化结合现代艺术的产物,是现代人展现社会情感的载体。本文通过对现代陶艺概念与特性的阐述,着重探析了现代陶艺创作中泥性的特征及其所展示的泥性美。 相似文献
11.
曹智勇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1):11-15
雕塑艺术作品自古以来长期表现出显著的公共特性,公共雕塑艺术品一直表达着人类价值共性,或以在地性为表达视角,或以全球性为表达视角,而在地性则是地方性公共雕塑的主要特性。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其在地性具有历史悠久、特色显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内涵,也有独具特色、风格迥异的少数民族文化价值内涵,黔西南的公共雕塑以不同形式表达着黔西南公共雕塑的在地性特征,彰显着黔西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取向与少数民族价值存在。 相似文献
12.
构成课很早就成为国内大学美术专业的必修课,陶艺课也已成为很多设计类院校的选修课程之一,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构成设计课和陶艺课各自存在的问题,以及陶艺课作为综合设计课程与构成设计的相互关系,提出构成设计与陶艺课程相结合的陶艺构成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6):145-147
现代陶艺创作中把泥土作为一种高于纯物质之上的精神载体,赋予了它人格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是现代陶艺创作中重要的创作思维和审美取向。意象的表现是中国现代陶艺的重要特征,泥土的特性符合意象表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陶艺是泥(釉)、水、火的陶瓷造型艺术,其丰富多彩的造型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使陶艺作品肌理美得到了充分的发掘和运用。本文从陶艺作品肌理的设计制作方法、构成形式和肌理自身等方面阐述陶艺肌理表现与陶艺设计的关系,论述陶艺肌理设计搭配的重要性及其对陶艺作品的最终效果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陶艺,作为泥与火的陶瓷造型艺术,具有丰富多彩的造型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而陶艺材质肌理是陶艺的载体表现,充分发掘和运用陶艺材质肌理表现是现代陶艺创作者所特别关注的,本文从陶艺作品材质肌理的设计制作方法、构成形式和肌理形态等方面阐述陶艺肌理表现与陶艺情感表达的关系,对现代陶艺创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共文化是环境陶艺存在的一种非物质领域。环境陶艺作为公共空间领域的一种文化形态,其产生是在多元化文化的社会公共需求和协作的方式下,表述共生的民主社会的多样性文化氛围的需要,也就是出于应该由全体公民共同享有的社会权力和艺术资源的分配、利用及管理方面——共同决策和共同协作的需要,使环境陶艺成为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具有现实意义的艺术创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19.
20.
灵感是人类思想中最亮丽的火花。对真正的艺术创作而言,没有灵感的艺术是苍白的复制。对陶艺创作来说,灵感至关重要。每个创作者都应看重灵感的重要性和作用,并为陶艺作品注入鲜活的主题和灵魂。同时,要运用好灵感与拓展性思维的关系,谋篇布局,达到灵感与拓展性思维的完美性结合,从而创造出最精美的陶瓷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