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夷红色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与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闽北优秀文化的时代构成和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闽北革命取得胜利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是闽北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助推器.马克思主义在闽北的传播和中共闽北党组织的建立为武夷红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做了思想与组织上的准备,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武夷红色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古田会议会址红色革命景区的活化与资源转化,让红色文化焕发时代光芒。在回顾古田旅游区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古田会议会址常规旅游存在的问题,继而尝试从4I理论的视角对“古田会址+红色剧本杀”的文旅融合分析,针对古田会址目前状况提出红色剧本杀建设促进古田会址旅游景区文旅融合的建议。上述研究将加强红色剧本杀独特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古田会址的体现;上述建议可达到红色革命景点的转型和“红色文化”既入眼又入脑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助力革命老区现代化振兴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构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基础支撑。红色文化是最能彰显革命老区现代化振兴品牌的鲜亮底色,其中的红色文化资源为提升革命老区的产业特色奠定了物质基础,革命历史优良传统为启迪革命老区现代化振兴提供了丰富经验,红色精神内核为激活革命老区的创新创造和自主发展凝聚了内驱动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要以“红色+”产业体系夯实现代化物质生产根基,以现代红色文化教育营造良好建设氛围,以对革命精神的系统解读提振老区人民的现代文明素养,由此切实保护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并弘扬伟大革命精神,以红色文化助力革命老区现代化振兴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武夷山旅游工艺品开发中区域文化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夷山旅游工艺品能够体现当地的民俗风情、区域文化特色,突出旅游的娱乐消闲、增长见识、纪念装饰和文化欣赏等特性.我们认真研究区域文化在武夷山旅游工艺品开发中的应用,有利于解决武夷山旅游工艺品设计粗糙和开发粗放等问题,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具体英译案例里的诸多失语现象,从“他者”哲学视角,提出了强调“自我”保障文化场内在需求、尊重“他者”正视文化差异、并寻求二者融合统一的对应策略,构建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的真实身份及他异性,助力本土革命红色文化话语重塑,促进红色文化对外传播能力并提高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黄金发 《科技信息》2008,(30):165-165
从江西省红色文化发展的形象方面系统的、整体的进行策划及研究,对区域红色文化进行开发及利用。从城市的标志性“红色”建筑到城市的形象定位进行视觉化设计,并对江西人民的“红色观念”与“红色印象”进行非线形的横向式研究及探讨,进一步发展江西省的红色文化,开发红色资源,推动江西省的经济发展与建立国内甚至国际形象,弘扬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7.
在建党百年之际,全国的红色旅游快速发展,各省对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也日益重视.湘赣边蕴藏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巨大的开发潜力,但在实际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上存在较严重的不协调问题,需要政策性监管、资源整合;在湘赣边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各地零散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强资源开发过程中科技创新的运用,以此实现湘赣边革命老区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湘赣边红色文化资源网络评价定量分析,对可持续发展旅游进行定性研究,详细阐述当前湘赣边红色资源开发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从而为湘赣边红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央与河南省政府及各地市政府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高度重视,加之各地人民群众的踊跃配合,时至今日,河南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形势良好。可是在红色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其全面发展的不利因素,基于此,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旅游业市场化运作中来保护与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的同时必须与河南地方历史文化相融合,体现河南文化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为使游客感受到先进的优秀文化的熏陶,也应将红色文化旅游与体验式旅游结合,把红色旅游景区的整体规划工作做好,以塑造红色文化旅游精品。只有这样,才能使河南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事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海阳市战场泊村依托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红色资源,以打造胶东地区远近闻名的“红色文化体验村”为定位,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农业,通过引龙头、强合作、育项目,形成了“文化+旅游+农业”发展模式,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实现了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淠史杭水利工程及其灌区周边的历史、自然与文化资源,是淠史杭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的核心,但这一资源并未被充分利用。对皖西地区治淮历史文化的梳理,夯实了淠史杭生态文化的基础,在物质层面提出构建“六点三线”的水利风景旅游资源,再造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人文景观资源,推进“数字乡村振兴”,促进农林水利产业资源改革。在非物质层面提出传承治淮历史文化,丰富淠史杭生态文化资源,融入艺术、民俗、非遗元素,助力淠史杭水利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深度融合,传承红色文化推动淠史杭生态文化资源升级。这一路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义和较大的社会经济价值,为弘扬与传承地方文化,促进乡村社会经济文化振兴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环青海湖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文章首先对环青海湖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计、分类,以当地文化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为基础,建立环青海湖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竞争力评价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计算体育赛事、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诗歌文化旅游资源的竞争力值,并对造成各类文化旅游资源竞争力强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一个休闲的世纪,休闲旅游正以一股强劲的发展势头呈现在中国的旅游市场上,已成为现代人主要选择的旅游方式之一。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著名的国家旅游度假区,发挥武夷山的自然、文化资源优势,结合武夷山当前旅游业发展基础,对武夷山发展休闲旅游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探索出发展休闲旅游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13.
沂蒙红色文化是在沂蒙地区这一广义的地理与文化空间内,近代沂蒙人民在革命进程中所有文化创造的总和。资源的根本性质是社会化的效用性和对于人类的相对稀缺性,深厚的沂蒙红色文化同样是稀缺而有用的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资源基础。依托沂蒙红色资源,当前临沂的红色文化产业开发已经形成了经典文学、音乐、电影、电视、戏曲等作品构成的文化产品链条,造就了不朽的红色文化经典;并在经营理念、投资主体、制作艺术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突破和巨大成功。在红色资源学视野下,重新思考沂蒙红色资源观、红色资源形态、红色资源价值、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红色资源保护与培植、红色资源与区域社会发展论等理论论题,可以为临沂红色文化产业的开发提供必要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安源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蕴含着重要的时代价值。通过调查分析地方高校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利用安源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从健全协调联动机制、设计主题景观空间、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等四个方面利用安源红色文化资源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5.
从武夷山风景区形成的机理入手,分析了它的自然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综合评价和武夷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并就将来的开发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红色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资源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种形态,物质文化形态是载体,精神文化形态才是主体;开发红色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和包括政治文化价值、教育文化价值、区域文化力提升的引擎价值等方面的文化价值;可从旅游开发、其他产业开发、教育开发、深度整合开发、红色影视文化开发及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红色资源的综合开发工作。同时还要注重提升红色文化内涵,创新开发模式,增强保护意识,实现红色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17.
拓展红色资源 创新教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红色资源既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又是对党员、干部及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教学资源。拓展红色资源应立足本地,向外辐射,形成“点”、“线”、“面”;教育内容应注重历史遗址所包涵的革命精神;教育效果的提高有待讲解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红色"旅游蕴含了浓厚的民族精神和丰富的"红色"文化内容,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我国一直把"红色"旅游作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红色"旅游景区的文本翻译不得草率。对江西"红色"旅游景区有关文本英译的现况进行调查了解,指出了江西"红色"旅游文本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意在帮助把江西"红色"旅游的革命精神踵事增华。  相似文献   

19.
对旅游资源进行经济价值评估,是旅游资源市场化的直接需要,也是改革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实现旅游资源合理利用的必然要求。作为旅游资源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初步阐述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唯一性”、“真实性”、“认识的不确定性”和“破坏的不可逆性”的含义,得出了文化旅游资源也是舒适型资源的结论,为舒适型资源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奠定了初步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在对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自然与文化双世界遗产武夷山的研究中,武夷山民俗的研究是其题中之义,但是迄今为止并未很好展开。通过提炼相关研究的史料和方法、梳理相关研究的问题和关怀,可以看到武夷山民俗研究的广阔前景及可能趋向,并可以"闽北通道"和"物的流动"两个关键概念,统筹武夷山民俗——尤其是茶叶、食物和"两会"(蜡烛会和柴头会)的研究,以便建立民俗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