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3 毫秒
1.
严红红 《科技信息》2010,(1):157-157,192
本文通过介绍目的论的基本观点、广告的特点,中西文化下汉英广告语的比较,来说明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广告翻译具有特殊的文体风格和交际功能。传统翻译理论固守"忠实"、"对等",已无法适应广告翻译的特殊要求。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首先回顾目的论的发展过程;进而阐述目的论的涵义及其原则;最后根据广告自身的特殊性,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广告翻译实例进行分析,力图寻求在目的论指导下广告翻译可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功能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目标文本的预期目的和功能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功能目的论为广告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功能目的论的指导下,广告翻译应坚持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忠实性原则、变通性原则和精美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广告翻译不同于其它翻译,本文从功能主义的核心理论—目的论角度来讨论商业广告翻译。提出为了实现广告预期的商业目的,建议译者可对原语广告进行创造性翻译。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目的论角度探讨了英文广告中仿拟修辞的翻译策略问题。广告中的仿拟修辞翻译应当遵循目的性原则,使广告的功能在译语文化中得到再现。无论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只要翻译出来的广告能够达到广告目的,都可以被视为好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从目的论角度谈汉英广告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翻译目的论的介绍和中文广告英译问题的深入分析,证明了目的论能灵活运用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来很好地解决中文广告英译过程中的文化障碍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起到了良好的翻译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广告翻译以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尝试从新的角度,即以目的论(功能翻译的核心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广告翻译的实质、目的和译文预期功能的分析,说明为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和功能,广告语篇的英汉翻译应采用目的论指导下的“自上而下”的功能翻译策略,同时结合意译、删译、改译及仿译等行之有效的翻译手段。文章从广告语言特点、文体风貌、交际功能实现的角度,分析了该策略的运用及特点。  相似文献   

8.
吴静  吴希茜 《科技信息》2010,(27):213-214
作为一种目的性非常强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广告翻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功能翻译理论将广告翻译误差分为三类:语用上的翻译误差、文化上的翻译误差、语言上的翻译误差。然后试着结合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对广告翻译误差进行分析,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9.
作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标志之一,汽车广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汽车广告翻译的成功与否更是直接决定了产品在目的市场上的销售力度。国内关于汽车广告的研究多是从传播学和营销学的角度进行的,鲜有从语言翻译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主要是以汽车广告翻译为研究对象,以目的论为指导思想,通过研究典型汽车广告词翻译,有助于我们掌握汽车广告特色,找到合适的汉荚翻译策略,提高中国汽车品牌在国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申小婧 《科技信息》2008,(3):456-457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于翻译的研究日益趋向多元化,传统的翻译理论框架:如对等翻译,"信","达","雅"等的翻译原则已经很难充分的解释各种文体的翻译,如商业性很强的广告翻译.德国功能派的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它遵循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修正了传统的翻译理论,为广告翻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诗型广告的定义出发,分析了诗型广告具有音美、辞美和意美的特点并使用广告案例加以说明各种特点,进而指出独特的文本特点决定了用目的论指导诗型广告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对诗型广告汉译策略的分析说明上,本文使用了成功广告案例旨在展示目的论是广告英语翻译的过程中的首要翻译原则,并根据诗型广告的独特特点分析探讨了直译、意译的诗型广告汉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翻译目的论倡导者认为翻译应该从源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译者应根据译文的目的来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对薛涛诗词两种译本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揭示翻译目的论对两种译本的翻译的策略和方法的影响,以探讨目的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德国翻译理论家Vermeer的翻译目的论在翻译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或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本文以目的论为依据,研究隐喻的翻译策略,旨在探讨译者如何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相对应的隐喻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论将翻译看作有目的的交际行为,认为翻译过程应以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商标的翻译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因此目的论对商标的翻译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翻译的目的论,浅谈了目的论体现的三原则在商标翻译中的体现,并列举了几种商标翻译的方法,即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以及混合法。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译理论无法适应电影字幕翻译的复杂性和特殊要求。由德国威米尔等学者提出的目的论,为字幕翻译的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本文结合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试图回答目的论能否指导字幕翻译,译者如何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技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交往的频繁及对外贸易的日益增加,广告成了商品进入他国市场的重要桥梁之一,在此过程中,广告翻译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广告翻译不仅是文字层面上的,更涉及到文化背景,它是一种典型的应用文体,其目的性强,如何翻译出既能易于目的语读者接受,又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广告,是众译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基于此,本文从目的论和翻译美学的双重视角来研究广告翻译,有助于提高对广告翻译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7.
康英 《科技信息》2013,(2):228-228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家提出的目的论改变了众多译者对翻译的认识,即由原来的语言学层面转移向注重文本以外的文化因素和更加注重功能的翻译理论。目的论主张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注重翻译的交际性与目的文本的交际性。本文基于目的论来探讨在翻译散文和政论文体过程中,译者所选择的不同翻译策略及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任何的翻译作品都是译者翻译目的指导下的结果,根据翻译目的论,不同的译者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来进行翻译,如归化和异化,这些策略和方法本身没有对错之分。本文主要从介绍目的论和翻译策略出发,结合《道德经》中"道"的翻译来论证以上的观点,并说明目的论对于翻译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侯燚 《科技信息》2008,(32):9-10
针对传统的翻译标准“忠实”、等值“无法解释中文报刊新词必要的翻译现象,以德国功能学派翻译理论家H.J.弗米尔(H.J.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为切入点,探讨了目的论在中文报刊翻译中的应用,目的论的提出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20.
张超 《科技信息》2008,(20):252-252
化妆品广告是化妆品生产商推销其产品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为例,运用目的论对中西广告的特点进行对比,并探讨了化妆品广告在风格上和策略上的翻译特点。中文广告倾向于使用华丽的词藻,而英文广告的语言相对较简洁。根据广告的目的,在翻译上可以采取增词,修饰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