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平梯田建设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镇巴县坡改梯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水源区坡耕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镇巴县项目区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理论分析。结果镇巴县通过大力开展坡改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水土保持效益。不仅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对水源的污染,也为镇巴县农民脱贫做出了贡献。结论坡改梯是水源区水土保持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是治理坡耕地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山区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实施坡改梯,尤其是在建有中小型水库的流域内,坡改梯项目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效果,而且还能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附加值。本文主要针对水土保持坡改梯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讨论,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藉河示范区梯田埂坎生物建设技术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问题的提出藉河示范区地处渭河中上游一级支流的藉河流域 ,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 ,以天水市为中心 ,南北二山为主体向周围延伸 ,总面积 15 3 3 .14km2 ,1997年底现有梯田面积 75 3 9.61hm2 ,通过实际调查 ,梯田埂坎的面积占梯田面积的 2 0 %左右 ,高出黄土高原地区比例 5 10 %的 2 4倍。规划实施期未建设梯田面积将达到 2 2 3 0 0hm2 左右 ,梯田埂坎面积预计有 44 60hm2 。截止日前 ,通过 1999、2 0 0 0、2 0 0 1三年的坡改梯工程 ,新修水平梯田5 0 82 .4hm2 ,暴露出的问题为 :一是由于梯田埂坎稳定性差 ,遇暴雨引起梯…  相似文献   

4.
GIAHS视角下崇义客家梯田系统景观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崇义客家梯田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对该系统整体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景观格局形成与当地农耕文化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1)以林地景观为主的优势类型突出,其次为梯田、普通农田、耕地、水域和居住用地,林地斑块数目最少,呈现相对破碎和连通度较大的特征,居民用地和耕地的斑块数量、斑块密度都比较大,破碎度较大,形状也比较复杂; 2)景观斑块面积5 hm2的斑块数占斑块总数的91. 19%,景观面积的91. 24%又处于 1 000 hm2的层次上,说明景观格局呈现少数几个大斑块集聚分布,以及众多小斑块交错分布的相对破碎的特征; 3)梯田、林地、采矿用地和草地多分布在较高海拔,水域、普通农田、居民用地、建设用地、滩涂和园地绝大部分都分布在300 m以下地带,随着海拔上升而递减,且在0~15°的坡度范围内集中分布,同时随着坡度的增加逐渐减少; 4)崇义客家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森林-草地-茶园-村庄-梯田-水流"垂直立体分布格局,形成了独特的物质流和能量流。  相似文献   

5.
以小河沟流域的花梁淤地坝坝控流域为研究对象,收集坝控流域的土地利用类型资料,在分析原有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土壤侵蚀强度的基础上,基于RUSLE模型对坝控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侵蚀强度不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是造成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的主要原因.梯田能够有效地控制土壤侵蚀,在水土保持效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花梁坝坝控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最优配置方案为:3°以内的平坦地作为耕地,草地分布在3°~7°的缓坡地,7°~25°的坡地作为梯田,其余坡地作为林地;在最优配置下,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6.102 8×10~5 kg/(km~2·a),淤积年限内各年份的土壤侵蚀模数都有很大程度的下降,最大减蚀比为93.48%(1980年),最小减蚀比达到47.52%(1976年).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淤地坝坝控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选择兰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结合分类决策树自动提取的土地利用信息,利用DEM数据获取地形因子,定量分析兰州市各地形分级单元内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80%以上的城乡及工矿用地以及90%以上的水域分布在较低、较缓的区域,60%的林地和草地分布在较高、较陡的区域,约50%的未利用地分布在高程2 000 m、坡度15°区域内,可以考虑一定程度的开发利用;高程1 600 m,坡度5°~8°区域内,景观最为破碎,形状最不规则,生态环境最为脆弱;高程1 600~2 000 m、坡度8°~15°区域内,土地利用景观类型最为丰富;高程2 800 m的区域内,同类型土地利用景观不断集中、合并,土地利用景观的整体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凉山州水土流失的严重现状,介绍了宁南县大同乡小流域治理,尤其是坡改梯工程的巨大成就,并由此看到了中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光明前景。最后提出了凉山州在在小流域治理中大力推行坡改梯工程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坡耕地水土保持主要耕作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众所周知,坡耕地水土流失是比较严重的,选择适当的耕作方式,对于减轻坡耕地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着重研究了横坡耕种、密植耕作和坡改梯耕种方式。研究表明,它们均具有一定的水土保持作用横坡耕种和茶园密植种植方式水土保持的作用明显,但缓坡耕地好于陡坡耕地,坡改梯是陡坡耕地水土保持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宁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南山区是我国主要贫困片区之一,经过多年退耕还林(草)、生态移民和城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调整土地利用.通过高分遥感影像,解译宁南山区固原市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二者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易于从事粮食作物生产的河川地、沟台地、塬地、壕掌地和梯田总面积3 696.31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5.14%,该5种土地类型中,耕地2 984.88km~2,占这5种土地类型总面积的71.76%,占固原市总耕地面积的80.75%;需要坡改梯或采取其他水土保持措施后作为耕地的梁峁和土石丘陵缓坡地面积1 574.84km~2,占国土面积的14.96%,其中耕地面积485.73km~2.难以从事粮食作物生产的梁峁陡坡地、梁峁坬地、沟坡地、土石质丘陵陡坡地、土石丘陵坬地、石质山地总面积5 115.4km~2,占国土面积的48.61%,这6种土地类型中耕地总面积1 160.23km~2,占宁南山区固原市耕地面积的11.02%.在耦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土地利用调整潜在面积和需要进行生态保护的土地类型、面积及空间分布,为产业结构调整、精准扶贫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梯田不仅是重要的农业资源,也是利用山地、丘陵坡地的一种农业耕作方式,是水土保持中一种有效的田间工程措施,更是我国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的起源与演变过程,是我国梯田农业文化的重要分支。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统计资料,对崇义客家梯田和核心区的范围进行了确定;并基于地方史志记载、研究文献、姓氏族谱、民间传说,对崇义客家梯田的起源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文物的发掘,表明在崇义境内很早已有人类定居,认为元朝时期是客家梯田的雏形阶段,仅为零星的局部小块;明清时期为形成阶段,形成阶阶相连的成片客家梯田,梯田也已基本完工;清朝以后到至今为稳定阶段,客家梯田处于稳定时期。最后从客家梯田规模、劳动力数量及结构、种养殖特征、农耕技术等方面阐述崇义客家梯田系统的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