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考察生物油/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热稳定性,分析了该混合燃料在不同的存储温度和存储时间下组分物化性质的变化,并测试了存储前后该混合燃料的黏度、水分含量、酸度、平均分子质量等理化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存储温度为80℃,存储时间为180 h时,样品的含水量小于0.7%;黏度随存储温度的升高和存储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大.利用FT...  相似文献   

2.
山桐子油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桐子油的提取方法、提取试剂、脱色处理及油脂理化性质等对比与分析,并利用气相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山桐子油的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同时,对山桐子油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索氏提取法比传统压榨法的提取率更高,达35%以上,压榨法的提取率为21%,在索氏提取法中,对乙醚、石油醚和正己烷做了比较,利用石油醚提取,所得提取率均高于乙醚和正己烷,通过对油脂的提取,确定山桐子油的含油量大约为35%,经过对索提的山桐子油进行脱色处理,发现脱色率随着脱色温度的升高而增高,当脱色温度为80℃,脱色率已达45%左右,经鉴定山桐子油主要含有的脂肪酸有棕榈油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及硬脂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可达60%以上.结论,山桐子含油量高,油脂中富含亚油酸,营养价值高,说明山桐子油具有可观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秀珍菇菌糠生态化循环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特开展秀珍菇菌糠生物炭制备工艺研究;并利用扫描电镜、元素分析仪等对生物炭的理化性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秀珍菇菌糠生物炭均一性较差,表面孔隙结构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多;秀珍菇菌糠水热法制备生物炭的产率约为45%~55%,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或反应温度的升高产率降低,其C元素和O元素的变化趋势与反应温度、水热时间相关性显著,温度越高、时间越长,C元素含量越高,O元素含量越低。热解法制备生物炭的产率约30%,且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明显,其C元素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因此,利用秀珍菇菌糠制备生物炭具有可行性,可作为食用菌菌糠生态化循环利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紫甘薯、黑胡萝卜、甜菜黄、紫甘蓝和甜菜红5种色素提取废渣为原料,基于酸提醇沉的实验方法,比较了活性炭吸附、双氧水氧化及大孔树脂吸附3种脱色方法对果胶得率、酸不溶灰分含量及外观色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孔树脂吸附脱色法效果最好,且经济;甜菜红废渣的粗提液颜色最深,需要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双氧水氧化协同脱色法脱色;甜菜黄...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氧水法对甜玉米芯多糖进行脱色研究,分别选H2O2用量、温度和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研究三种因素对甜玉米芯脱色率及多糖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氧水脱色的最佳条件:温度为40℃,添加量为40%,时间2 h.此条件下多糖溶液脱色率为60.21%,多糖保留率为77.69%.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废气再循环(EGR)对柴油机颗粒结构特征与氧化活性的影响规律,采集了不同废气质量分数的F-T柴油、生物柴油和柴油3种燃料的燃烧颗粒,运用粒径谱仪(EEPS)、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仪(TGA)等方法,探究了颗粒物的结构特征与氧化活性。结果显示,随着废气质量分数的增加,颗粒物平均粒径、分形维数Df、基本粒子的层面间距d和微晶曲率Tf升高,微晶尺寸La、氧化特征温度和表观活化能Ea降低,颗粒物结构更加紧凑,团聚程度增加,碳层有序性减弱,颗粒稳定性变差,氧化活性增强,表明采用EGR技术可降低颗粒捕集器(DPF)的再生温度。废气质量分数相同时,柴油产生的颗粒物平均粒径最大,比F-T柴油升高了3.3%~7.1%;燃用生物柴油的颗粒物基本粒子碳层排列更加无序,氧化反应活性较强;当颗粒基本粒子具有更宽的d、更短的La和更大的Tf时,颗粒氧化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在KOH催化下用大豆油与甲醇制备生物柴油所得副产物——甘油精制工艺优化问题,并优化了操作条件.结果表明:以甲醇为稀释剂,以磷酸中和的酸处理最佳条件为pH=6,温度为60℃,反应时间20 min;活性炭脱色的最佳条件为活性炭用量是甘油质量的0.8%,脱色时间60 min,脱色温度为80℃,甘油总收率大于70%,甘油纯度达到98.2%.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电化学氧化法脱色染料亚甲基蓝溶液,研究了脱色反应速率常数,分析了脱色产物.实验结果表明,亚甲基蓝废水的脱色为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在不同的温度288,298,308,318,328和338K,脱色反应速率常数为0.002 53,0.003 52,0.004 98,0.006 09,0.007 63和0.010 33s~(-1),脱色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升高反应温度有利于脱色反应的进行,反应活化能为21.61kJ/mol.HPLC-QTOF-MS检测脱色反应包括开环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聚合反应.电解时间效率曲线证明,电化学氧化脱色反应减少反应的电能消耗和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餐饮废油在甲醇钠的催化作用下制取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实验表明其酯交换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醇油物质的量比为7:1、反应时间为1.5h、催化剂质量为废油的1.5%及反应温度为60℃。通过对生成的生物柴油作理化性质检测,结果表明,其质量指标完全符合柴油优级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具有较高生物柴油产率而能量消耗较少的生物柴油制备工艺条件,文中以菜籽油为原料,Na OH为催化剂,采用酯交换法制备了生物柴油,运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能量分析方法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能量消耗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制得生物柴油的组分和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随醇油摩尔比、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增加,生物柴油的产率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影响生物柴油产率的四种因素的主次关系为反应温度、催化剂质量分数、醇油摩尔比、反应时间;具有较高的产率和较少的总能量消耗的最优反应条件为醇油比为7∶1,催化剂质量分数1%,60℃温度条件下加热反应30 min,该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为86.77%,制得的生物柴油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甲酯和少量的饱和脂肪酸甲酯,其主要性能指标与我国生物柴油标准(GB/T 20828-2007)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从生产促进剂M废树脂中制取促进剂D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生产促进剂M的废树脂为原料,经过打浆,甲苯萃取、碱溶解、双氧水氧化合成了促进剂DM,平均收率8.3%,初熔点167.1℃,达到国标(GB11408-89)一等品标准.考察了不同分散剂对制备促进剂DM收率的影响,挑选脂肪酸聚氧乙烯酯(99#)作为分散剂,考察反应温度、双氧水滴加时间、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合成促进剂DM的影响,找到合成促进剂DM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60℃,双氧水滴加时间40min,反应时间2h,分散剂、双氧水、EDT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27%,5%,M的质量浓度为0.15g/mL.  相似文献   

12.
用三口瓶作反应器,先加入稀盐酸与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确定了反应过程中盐酸浓度(质量)为18%(1:1)、温度为85℃、盐酸与铁粉的质量比为1.4:1、反应时间为20min的最佳制备条件;再加入稀盐酸,在酸性条件下用双氧水将氯化亚铁氧化成氯化铁,确定了反应过程中搅拌速度为20、双氧水与铁粉质量比为1.63:1、温度为55℃、双氧水加入速度为0.5~1.0mL/min的最佳氧化条件。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固体碱催化剂MgO/ZrO2,并以此催化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考察MgO含量和催化剂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优化酯交换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MgO质量分数为15%、焙烧温度700℃、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60℃,醇油物质的量比12∶1和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3%的条件下,生物柴油的产率可以达到82%以上。该催化剂对酯交换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三口瓶作为反应器,先加入稀HCl与铁粉反应生成FeCl2,确定反应中HCl的质量分数为18%、温度为85℃、HCl与铁粉的质量比值为1.40:1、反应时间为20min的最佳制备条件;再加入稀HCl,在酸性条件下用H2O2将FeCl2氧化成FeCl2,确定反应中搅拌速度的旋钮刻度为20,H2O2与铁粉质量比值为1.63:1,温度为55℃,H2O2加入速度为0.5~1.0mL·min^-1最佳氧化条件.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马来酸酐为原料,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以钨酸为催化剂合成乙醛酸的方法,讨论了影响乙醛酸产率的诸多因素.结果表明:当马来酸酐为10.0g,氧化剂为30%过氧化氢20.4mL,催化剂为钨酸3.2g,溶剂为叔丁醇60mL,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4.5h,反应液的pH值为5.5时,乙醛酸的产率可达64.8%.  相似文献   

16.
冰乙酸和烯丙醇反应制得了乙酸烯丙酯,然后,用过氧化氢水溶液氧化合成了一乙酸甘油酯.讨论了反应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及时间等对一乙酸甘油酯收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料配比为n(乙酸烯丙酯)∶n(过氧化氢)∶n(钨酸钠)1:2:0.04,在30℃的条件下,恒温反应8 h,产品收率可达66.0%.  相似文献   

17.
以自制固体酸催化剂ZnCl2/膨润土催化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考察了反应条件对生物柴油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nCl2负载量30%、催化剂用量5%、醇油物质的量比10∶1、反应温度65℃和反应时间5h时,生物柴油的产率可以达到82%以上.自制生物柴油的性能指标完全达到0#普通柴油标准和柴油机燃料调和用生物柴油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环氧化天然橡胶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过氧化氢在甲酸存在条件下天然橡乳胶进行环氧化反应。实验表明,较适当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0℃,初始干胶含量为30%,初始pH值为2.0,H2O2,HCOOH与NR干胶之摩尔比为1:0.55:1,分别采用了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1HNMR)和化学滴定等手段对天然橡胶的环氧化含量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利用乙酸一过氧化氢体系,在均相和酸性条件下降解壳聚糖,考察了反应温度、乙酸浓度和过氧化氢浓度对氧化降解反应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反应温度70℃,乙酸浓度1%,过氧化氢浓度3%,反应时间10h.对降解产物利用超滤膜分离技术进行后处理,获得平均分子量在10000以上、5000~10000和5000以下3个不同分子量分布段的低聚壳聚糖产物.低聚壳聚糖5000—10000分子量分布段平均分子量为7300左右,最终产率为37%.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大豆酸化油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豆酸化油在催化剂浓硫酸的作用下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研究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醇油摩尔比16:1,催化剂质量分数2%,反应时间8h,反应温度70℃。在最佳条件下,酸化油酸值由128降至5.6,酯化率达到95.6%,生物柴油的收率为6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