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什么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是一个新名词。有人说“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转基因食品就是生物技术的产物。它指的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其实,转基因的基本原理也不难了解,它与常规杂交育种有相似之处。杂交是将整条的基因链(染色体)转移,而基因转移是选取最有用的一小段基因转移。因此,转基因比杂交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什么是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是一个新名词。有人说“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转基因食品就是生物技术的产物。它指的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3.
<正>1.什么是转基因食品?不是通过基因的自然重组,而是通过人工技术改变生物遗传物质(DNA),通常被称为"现代生物技术"或"基因技术",也称为"DNA重组技术"或"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可从某个有机体选择单个基因传输到另一个有机体中,甚至可以在没有亲  相似文献   

4.
展望21世纪的农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将是人造作物或人造畜禽的崭新时代。它是采用现代遗传基因工程技术,将一切有用的基因转移到作物或畜禽体内,创造出各种转基因作物或转基因畜禽,这就是基因工程具有神奇般奇迹之所在。我们的星球,迄今面临的形势严峻,土地锐减,人口骤增。出路何在?培育高产优质工程作物。美国科学家迄今已将各种新性状的基因成功地转移到50多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水果和蔬菜等,这批转基因作物不久将可望问世。  相似文献   

5.
<正>以严苛著称的FDA对转基因技术持什么态度?美国人真的不吃转基因食品吗?在国内的社交论坛上,转基因食品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和态度,在社会上常常会引起各种纷争。百度百科对转基因的定义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  相似文献   

6.
阳光灿烂的生物技术吕文强,王向阳现代生物技术也称为生物工程,或生物工艺。它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包括生物活组织或细胞)的特性与功能,设计并完成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种或新品种.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技术体...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菜。蔬菜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转基因蔬菜则是现代生物技术赋予明天菜篮子的崭新内容。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按照人们的需要,将不同生物具有特殊作用的基因“分离”和“剪切”下来,或人工合成基因反斗序列,通过基因枪、脓杆菌等不同的方法将其导入目标蔬菜的细胞中,然后利用植物的全能性和细胞“克隆”技术、将“拼接”或“组合”有外源基因的细胞大量繁殖.培养成小苗,长大后我们收获的蔬菜就是转基因蔬菜。以下是几种已研制出来的转基因蔬菜:绿色疫苗蔬菜科学家已经成功培育出含有艾…  相似文献   

8.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至某种生物体(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并使其有效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以这样的生物作为食品或以其为原料生产加工成的食品称为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主要有植物转基因食品和动物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转基因,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网络上频频传出"色彩鲜艳的圣女果、紫薯、菜椒都是转基因""转基因食品会致癌"等虚假消息,即便权威人士反复辟谣也没能阻挡谣言的流传。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作物中含有从不相关的物种转入的外源基因,例如,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大豆含有矮牵牛的抗除草剂基因。这些外源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授等途径扩散到其他物种,生物学家将这种过程称为“基因漂流”。环保主义者则喜欢使用“基因污染”的概念,外源基因扩散到其他物种,造成了自然界基因库的混杂或污染。  相似文献   

11.
过去20多年来,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中分离基因并把它们插入到大量的植物种类里已经成为可能,在今后20年里,在农业上极有可能广泛种植遗传工程植物。这便能选育能够抵抗病虫害侵袭,能够更好适应恶劣环境和能够获得更好品质的农作物。随着生物科学的重大进展,便提出了上述这些农作物和环境之间产生的后果的质疑。其中关于遗传工程作物广泛应用的一个主要质疑是那些被导入的基因(转基因)是否会经异花授粉而转移到植物野生种群里去的可能性和可能的结果。例如,如果携有一种抗除草剂或一种抗重要害虫的转基因在一野生植物种群里扎根落户了的话,那将会发生什么后果呢? 此短篇综述旨在讨论基因转移的可能性及其可能的结果和在它们被广泛栽培之前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步骤来评价那些新奇的转基因植物。  相似文献   

12.
几十年来,植物种间的基因转移,在作物改良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把某些野生植物所具有的诸如抗病虫害和抗倒伏等有用特性转化到了栽培作物中;重组DNA技术大大扩大着益于作物改良的遗传信息;基于重组DNA的基因转化系统,对于几种作物的改良是很有效的,并正在研究用于其他作物种;配合应用传统的和最新的基因操作技术,将会更有助于作物改良  相似文献   

13.
<正>什么是转基因生物?它们是怎么做成的?什么是转基因生物转基因生物是指经过基因改造的生物。基因改造技术已经问世了几十年。如果要创造有特定特点的动物或植物,那么基因改造是最有效和最迅捷的方法。基因改造能实现对DNA序列的精确定位改造。因为DNA基本上包含决定着整个生物体的蓝图,所以对DNA的改变也就改变了生物体的某些功能。这一点只有通过过去40年来研发的基因改造技术才能做到,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迷局     
《科学24小时》2014,(5):1-1
<正>30多年前,美国科学家伯格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将猿猴病毒DNA和噬菌体DNA切开、重组,得到了世界上第一批重组DNA分子,标志着DNA重组技术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基础与核心。从那时起,就有人预言,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作物会引发第二次绿色革命:充足的改良食物、燃料和纤维将喂饱这个饥饿的世界,为农民带来收益,并促进环境好转。从许多层面来看,这场革命已经开始了。生命科学具有扭转乾坤的神奇魔力。在人类对农药的依赖日益加重,而对农药的残留又心怀恐惧时,转基因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但同时,人们对生命奥秘的畏惧之心,又让生命科学似乎具有引  相似文献   

15.
王武  李秀兰 《自然杂志》1995,17(6):311-317
生物技术源远流长,数千年前,发酵现象的发现,逐渐形成发达的发酵工业,成为人类食物一大来源。这是古老生物技术为人类服务的典型例证。本世纪50年代初,沃森(J.D.Wabon)与克里克(F.H.Cdck)两位科学家提出了遗传物质双螺旋结构,解破了生物的遗传奥秘。从此,生物学一系列进展导致了进入当代高技术行列的生物技术的诞生。基因(遗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四大技术群之一。其更为诱人的前景是农业上的应用,人们采用类似于工程技术设计方法,按照人们的需求,把某些外来基因,譬如能抵抗某些病素的细菌基因,成功地转移到细胞内,表达出抗病功能并顺利地繁殖,最后获得新品种或产生新的产物。本文介绍的就是棉花基因工程在棉花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特点: (1)打破了几千年来遗传学上远缘不能杂交的规律,即种属间的屏障;(2)提供了一种手段或直接进行基因或蛋白质的人工合成;(3)提供一种基因治疗手段,在基因水平上治病防病,包括遗传病、恶性肿瘤等。 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的优点:(1)利用自然界的再生资源;(2)投资少、产值高;(3)一般无环境污染。 在农业上的应用举例: (1)转基因植物。如抗棉铃虫的棉花,抗腐烂的西红柿。 (2)转基因动物。如快速生长的鱼,奶汁中分泌有大量有效药物的羊。 (3)农用基因工程微生物。如改造联合固氮或共生固氮的工程菌,提高固氮能力。 (4)牲畜用基因工程疫苗,预防传染病。 (5)牛胚胎工程(胚胎分割,异体发育),快速繁殖良种牛。 在工业上的应用举例: 目前生物工程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主要是微生物。 (1)生物降解塑料。经过选育和基因重组,构建“工程菌”,已获得积累聚酯塑料占菌体质量70%~80%的菌株。已有商品问世。  相似文献   

17.
由英国和秘鲁两国联合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正在利用遗传工程技术改良甘薯的性状。他们将豇豆细胞中的某种特定的基因取出转移到甘薯细胞中,使甘薯获得抵抗害虫的性状,培育出抗虫甘薯新品种。甘薯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粮食作物。人们认为这项创造甘薯新品种的研究项目可给穷国带来  相似文献   

18.
赵钢 《大自然探索》1996,15(1):66-71
把外源基因稳定地导和主作物中,定向改造作物性状,创造作物新品种,为现代农业生产展现了光辉的前景。基因工程不但能补充作物育种中所需要的基因和增加种质资源的多样性,而且可缩短培育新品种的周期。  相似文献   

19.
生物途径控制虫害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李向辉  朱祯 《科学通报》1998,43(19):2025-2033
在植物生物技术迅速发展中,最先走向市场的是抗病虫害的工程作物品种。在综合分析了抗虫遗传工程研究的进展,转基因作物研究中有关外源基因的转移和表达,后代的遗传稳定性以及其潜在的安全性等问题后,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重视开发生物防御机制的生物技术,如昆虫病毒载体,昆虫性信息素,以及害虫自然天敌的修饰和作用,以期形成一个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控制虫害的完整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人们早就认识到有必要将具有多种多样遗传变异的栽培作物保存在“基因中心”里。但现在经过选种得到清一色高产作物品种的作法,将使这种基因库受到损害,并导致栽培作物的遗传基础越来越窄。实际上,我们已失去了许多具潜在抗病害及适应气侯环境能力的基因。为保存植物遗传性状,现已建立了一些国家的和国际的种子或基因公司,但对那些高度杂合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