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微波辅助萃取的微波吸收系数与吸收功率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波吸收系数和吸收功率密度是反映微波辅助萃取效率的两个重要参量,前者代表了溶液对微波能的整体吸收比率,后者代表了溶液中某一点处微波能转化为热能的强度.文中根据微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导出了微波吸收系数与溶液复介电常数间的关系式;并以微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导出了微波吸收功率密度与物质复介电常数以及空间位置间的量化关系式.所得结论可为微波辅助萃取中溶剂的选择以及特定溶剂中微波频率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含聚油泥微波热解强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聚油泥微波焚烧残渣作为微波吸收剂加入到含聚油泥中,研究焚烧残渣对含聚油泥的微波热解过程的强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作用下,微波吸收剂的加入对热处理过程特征没有影响,依然分为快速升温、微波干化、烃类物质微波蒸发、微波热解和微波焚烧5个阶段。但是,微波吸收剂的加入能够加速油泥的微波热解过程,当微波吸收剂的加入量为原料的3%时,能够有效的缩短微波热解过程时间近80%,缩短了整个微波热处理过程时间近3/5左右;而当加入量为5%时,微波热解过程时间缩短了约90%,进而整个微波热处理过程时间缩短了2/3,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随着微波吸收剂添加量的增加,油泥微波热处理产物冷凝回收液和不凝气的生成速率曲线的基本特征保持不变。然而,随着微波吸收剂的增多,油品的回收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当吸收剂添加量达到3.0%左右时,油品的回收率最高,可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3.
高功率微波与微波武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高功率微波及微波武器-高功率微波弹的概念、基本原理及作用效能等,简述了研究微波武器对电子系统破坏机理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4.
稠油微波脱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稠油由于黏度高、比重大,脱水具有很大的技术困难.利用微波辐射进行了稠油脱水的室内实验,对微波脱水与常规热沉降脱水方法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了微波处理方式和原油含水率对微波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稠油微波脱水较常规加热沉降脱水效果好、速度快,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微波功率、作用时间、乳化液含水率等参数对稠油微波脱水效果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对于稠油微波脱水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微波萃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综述了影响微波萃取的因素和微波萃取的研究和应用,展望了微波技术的前景,提出了微波技术的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信号流程图(SFG)方法分析了微波光子滤波器的信号传输过程,给出了微波光子滤波器的信号流图结构,利用梅森(Mason)公式得到了微波信号在单、双耦合器光纤谐振环、光纤光栅(FBG)微波光子滤波器的微波传递函数和频谱特性.信号流图为此类IIR结构的微波光子滤波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微波加热木材在木材加工中的原理和特性,分析了微波干燥木材的机理和优点,介绍了微波加热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展望了微波干燥木材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水合硫酸铝微波脱水的动力学 ,测定了水合硫酸铝在微波场中的升温性能 ,根据微波加热过程的特点 ,提出了水合硫酸铝微波脱水的非等温动力学模型 ,并与常规脱水进行了比较 .  相似文献   

9.
微波辐照下酞菁铜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磺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微波辐照条件下,进行了酞菁铜配合物的微波合成研究和浓硫酸作为磺化剂酞菁铜配合物的微波磺化反应研究,获得了常规加热条件下不能制备的水溶性磺化酞菁铜配合物,并由电子光谱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该微波磺化反应展示了微波辐照优良的非热效应,可作为水溶性金属酞菁衍生物的一种简便快速制备方法,避免采用发烟硫酸作为磺化试剂的常规加热制备方法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本文考察了微波辐照强度、微波作用时间与反应试剂组成用量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微波场对合成反应的化学动力学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微波腔中电子束与微波场的相互作用,微波场影响电子的运动,同时电子束作为电流源也产生辐射影响微波场,是一个闭环系统.而辐射微波频率决定于两个因数:电子束的运动和微波器件的谐振频率.根据电子束同微波场之间的自洽互作用过程,给出了辐射微波频率同电子束的运动、微波器件的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通过2.5维PIC模拟研究了这种频率束流负载效应的特点,理论计算结果同数字模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沥青混合料断裂-微波自愈合性能的影响因素,分别对沥青材料和集料进行微波加热试验,采用70#基质沥青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tyrene-butadiene-styrene, SBS)改性沥青,制备AC-13型半圆试件,通过半圆弯曲试验和微波加热对试件进行断裂-愈合-断裂试验,以愈合前和愈合后加载试验的抗拉强度比值作为愈合指数(H),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微波加热行为以及损伤程度、微波强度、加热时间对自愈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主要作用于矿质集料,并通过集料颗粒升温传热实现混合料整体升温;微波强度对沥青混合料自愈合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加热时间,随微波强度、加热时间的增长,混合料自愈合能力增强;损伤程度对自愈合性能有不利影响,但影响程度较弱。  相似文献   

12.
茶皂素的微波提取工艺及数学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取山茶油后的饼粕为原料,采用微波技术提取油茶饼粕中的茶皂素,探讨了各因素对茶皂素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出茶皂素提取工艺。并针对影响微波提取茶皂素效果的微波功率、辐射时间、提取剂用量、原料粒度等因素,采用“黑箱方法”,建立起影响因素与茶皂素提取效果之间的综合数学模型,然后再逐渐逼近实验数据,最后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按最小二乘法原则处理,确定式中的待定系数值,建立一个具有较好拟合度的数学模型,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高效、快速、节能的微波技术对Mg Cl2·6H2O进行分解,通过热重分析﹙TG﹚、滴定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方法考察微波功率和时间对Mg Cl2·6H2O失重率、Cl-/Mg2+摩尔比、微波分解温度的影响规律,并对Mg Cl2·6H2O的微波分解和热分解进行了能耗分析。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恒定时,随着微波辐射时间的增加,Mg Cl2·6H2O的失重率先升高后趋于平缓,Cl-/Mg2+摩尔比先减小后趋于平缓,微波后样品温度先降低后升高,最后趋于平缓;当微波辐射时间恒定时,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Mg Cl2·6H2O的失重率和微波后样品温度呈递增趋势,Cl-/Mg2+摩尔比呈递减趋势;相比传统热分解过程,Mg Cl2·6H2O微波分解节能、省时,降低成本,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2,6-吡啶二甲酸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微波辐射条件下合成了2,6-吡啶二甲酸二乙酯,并研究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辐射时间和微波辐射功率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波功率为200W,辐射时间为30min,醇酸摩尔比24∶1,浓硫酸为2mL时,收率可达79.3%.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微波提取蛹虫草固体培养物中腺苷的条件.用HPLC法测定提取液中的腺苷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微波提取腺苷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提取液用量10 mL,固液比1∶200,微波强度为中火,处理时间2 min,样品中腺苷的测定值达0.50 mg/g时,微波提取时间仅为超声波提取的1/45,且提取率高于超声波提取.  相似文献   

16.
在微波常压反应条件下,用L-半胱氨酸合成了L-噻唑烷-4-甲酸甲酯,讨论了微波功率和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微波技术可用于光学活性化合物的合成,并显示出微波合成的简便、安全、快速、产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点缺陷对微波介质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方面研究点缺陷对微波介质陶瓷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分析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几种改性机理中点缺陷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工艺因素对点缺陷的影响,得出由于点缺陷的作用使得几种改性可能会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For the purpose of exploring a potential process to produce FeMn, the effects of microwave heating on the carbothermal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oxidized Mn ore was investigated. The microwave heating curve of the mixture of oxidized Mn ore and coke was analyzed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dielectric properties. The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the carbothermal reductions through conventional and microwave heatings at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973 to 1373 K. The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showed that carbothermal reactions under microwave heating proceeded to a greater extent and at a faster pace compared with those under conventional heating. The metal phases were observed in the microstructures only under microwave heating. The carbothermal reduction process under microwave heating was discussed. The electric 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ifference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thermodynamics analysis for the formation of metal Mn. The developed thermodynamics considered that microwave heating could make the reduction of Mn O to Mn more accessible and increase the reduction extent.  相似文献   

19.
从微波介质陶瓷的制作中加入Ln系稀土元素微波性能显著提高这一现象出发,结合目前微波介质陶瓷三个主要体系的改性实验结果,采用了大量稀土元素在稀土化学、稀土固体材料学和稀土催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了稀土元素对微波介质陶瓷结构的“催化”活性作用.结果表明结构梳理是提高微波性能的主要原因,稀土元素的引入是提高微波介质陶瓷介电性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