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郭家沟铅锌矿床所处构造单元为西秦岭印支褶皱带,合作至崖湾成矿带东段。铅锌矿化体赋存于三叠系碳酸盐建造的北西向构造破碎带中,含矿岩性为构造角砾岩及方解石脉。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笔者通过工作认为,矿床成因属岩浆—构造热液蚀变岩型。该矿床的发现对西秦岭地区多金属找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条山区主要类型铜矿床的地质特征,论述了铜矿峪型铜矿床的矿床成因与岩浆活动和变形变质热液的叠加改造直接有关,说明了胡一篦型铜矿床是典型的层控矿床,指出了在中条山老矿区及其外围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周文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0):5908-5914
通过对尾硐铜镍硫化物矿床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分布特征、矿床矿化特征和S同位素分析,认为该矿区内各岩相带呈渐变过渡关系,为同期侵入岩体,存在深部岩浆熔离作用。橄榄苏长辉长岩和辉长苏长岩是矿区内主要赋矿岩体。S同位素分析显示其主要为幔源原生硫;但也可能有硫通过地壳混染作用加入。含矿岩浆深部熔离和岩体侵位后的岩浆分异结晶是导致金属硫化物富集成矿的主要过程。岩浆期后热液的叠加改造作用对部分地段的成矿物质富集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江西金溪熊家山钼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武夷隆起带西坡的江西金溪熊家山钼矿床具有独特的矿化特点。本文概要地介绍了该钼矿床特征,运用成矿系统理论和区域成矿学基本观点及研究思路,结合矿区成矿分布规律,探讨了矿床成因,阐明矿区钼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5.
吉林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系列及区域成矿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延边地区为我国东部滨太平洋的一个重要金、铜-(多金属)矿化集中区。成矿带在时、空和物质组成上主要受控于中生代火山-岩浆侵入作用,形成多种金、铜矿床类型组合的成矿带,在分析成矿带内不同矿床成因类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成矿带的成矿系列,即斑岩铜钼、火山热液金银、次火山热液金银铅锌成矿系列,将成矿系列控矿条件和火山-岩浆侵入作用相结合,探讨成矿系列的构造环境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学》2016,(9):1506-1511
大松坡锡矿床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腾冲地块中著名的腾冲火山区,在成矿带上位于滇西锡成矿带腾冲-梁河成矿亚带.通过对该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及特征、控矿因素、矿床成因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与区域构造和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岩浆活动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深部重熔岩浆花岗岩,大松坡锡矿床属于气成高温热液云英岩型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了矿区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体特征。笔者认为矿床属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型钨锡矿床,有钨矿、锡石-硫化物类大脉、细脉和破碎带型三种形态产出。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迁移、富集受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8.
广西田林县八渡金矿地质矿化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少耀  颜小东 《广东科技》2012,21(19):140-141,172
八渡金矿为一产于中生代燕山期侵入相辉绿岩体内的中小型矿床,发育主要矿脉三条,其空间产出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矿化以硅化石英脉为主,次为硫化物-石英脉及褐铁矿型;矿区硫、氢、氧、铅同位素、岩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包体测温结果综合分析表明,其成因为与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江西贵溪冷水坑矿田下鲍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冷水坑矿田下鲍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等综合分析研究,探讨了区内银铅锌矿床的成因,认为该矿床属陆相火山沉积——次火山气液变质、火山(岩浆)热液叠加成矿,归属层控叠生型银铅锌矿床范畴。  相似文献   

10.
崔进寿 《甘肃科技》2010,26(4):71-74,24
岩浆硫化物型镍矿是我国重要的镍矿床工业类型,而全球的情况不是如此。处在东天山成矿带东段的甘肃省北山地区,具有良好的铜镍矿成矿条件。从成矿地质背景入手,研究总结了黑山铜镍矿的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该矿床与我国知名的金川Cu-Ni-PGE矿床的成因相同,属于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类型。具有良好的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云南金顶铅锌矿成矿元素特征。对矿区岩石、矿石、矿体等古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因素对应因子分析认为:矿床是成矿溶液和成矿环境的有机结合体;矿液的性质可通过矿物微量元素特征概略恢复;成矿热液的演化具复杂性和多阶段性;成矿环境差异是矿石、矿体分区分炎的主因,而矿液的来源及性质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成矿流体来自统一的古热储体系,矿物微量元素在含量上有明显差异而组合上无甚差别是热液序列演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本矿床产于花岗斑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前人认为单一岩浆热液成因。经我们对矿床地质特征综合研究,提出应为矿源层、矿源体、构造位三个成矿条件综合控制形成的矿体。本文总结这类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本区实际上也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西藏蒙亚啊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及其特征,结合区域典型矿床研究厘定矿床成因类型。通过矿床近矿体蚀变灰岩和热液成因方解石碳-氧同位素及成矿不同期次石英氢-氧同位素分析手段,结合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温度和盐度测试研究,分析了矿床成矿流体的特征及成矿流体来源。结果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成矿晚期有大量天水混入;主成矿期成矿流体总体具有中高温和中低盐度特征,成矿从早期到晚期流体降温趋势明显。矿床形成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矿床类型属于远接触端夕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4.
应用地球化学热力学方法研究了底苏铅锌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温度为中低温,成矿深度小于2km。含矿热液呈酸性,还原性较强,含盐度为8.96%~16.7%,富氯贫硫。铅锌主要以PbCl_20和ZnCl_20形式迁移,并在层间破碎带中沉淀富集。物理化学条件改变是导致矿质再沉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实用的校正基体效应的方法。该方法在某铅锌矿2号矿体群的应用表明:X射线荧光法分析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相比较,在规定的允许偶然误差限内,对铅和锌其合格率分别为81%和79%,X射线荧光法重复分析铅、锌含量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  相似文献   

16.
以湘西花垣铅锌矿田内不同矿床不同阶段的闪锌矿为研究对象,进行LA-ICP-MS原位点测试分析,旨在揭示闪锌矿中不同痕量元素的特征,为矿床成因提供新的约束.矿田内闪锌矿所含痕量元素种类较少且含量偏低,较富集Cd、Ga、Ge等元素,Fe、Mn、Cu、Pb、Ag、Co、Tl、Se、In等元素含量低,闪锌矿的Ga/In、Ge/...  相似文献   

17.
桂北一洞锡多金属矿床为一主要产出于基性岩体中的锡矿床。原生锡矿石类型主要为锡石—云英岩型,锡石—电英岩型,锡石—石英型、锡石硫化物型及部份纤维状锡石。对各类型矿石中锡石进行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标型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锡石形成物质来源,锡矿成因类型划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最新的勘探成果,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矿区内构造岩、矽卡岩等蚀变岩和矿石中各种矿物及其组合的基本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矿区围岩蚀变和矿化特征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规律。围岩蚀变由中心向边侧可以分为矽卡岩-铅锌矿化带、矽卡岩-黄铁矿化带、碳酸盐-石英-矽卡岩化带、碳酸盐-绿泥石化带;矽卡岩矿物组合纵向上表现为:由透闪石-阳起石矽卡岩向下渐变为阳起石-透闪石-绿帘石矽卡岩、绿帘石-阳起石-透闪石矽卡岩、绿帘石矽卡和绿帘石-绿泥石矽卡岩;由浅表至深部,成矿元素具有Zn、Pb (Fe)→Zn、Pb、Fe(Cu)→Fe(Cu)的分带规律。矿化的垂直分带规律对矿床的深部成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认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白音诺铅锌矿床富锰单斜辉石与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白音诺铅锌矿床是我国北方一个典型矽卡岩矿床,具有大而富的特点,矿区矽卡岩广泛发育,富锰单斜辉石矽卡岩与矿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单斜辉石主要为两期形成。早期富Mg,贫Fe,Mn的透辉石形成于较高的温度、fO2和PH条件下;晚期富Fe,Mn的锰钙铁辉石形成于较低的温底、fO2和PH条件下,后者与铅锌矿化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第。成矿流体自矿区南西向北东方向流运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是造成矽卡岩矿物及矿  相似文献   

20.
泸沽铁矿是一个富铁矿床。它的成因,长期存在争论。本文从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化环境、物质来源、矿化分布规律诸方面,论证了该矿床属于与海底火山热液有关的气液交代充填型磁铁矿床。矿化物质来源与粗玄岩岩浆喷发有关。矿床位于主火山口与侧火山口之间的过渡地带,矿体受水下火山爆破角砾筒控制。为火山喷发早期流纹岩向粗玄岩过渡阶段的间歇期成矿。文中阐述了成矿温度、压力、pH、Eh及变化规律,并提出了成矿模式和找矿远景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