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些学者已经通过研究得知印度夏季风,西北太平洋季风和东亚夏季风这三种季风都对娘子关泉域的降雨和泉水流量有着非常强的影响作用.为了揭示三种季风在季风期,非季风期对降水和泉水流量的作用,选址山西省娘子关泉,利用小波相干方法对季风,非季风与降雨,泉水流量的相干性进行了分析.其中季风包括印度夏季风,西北太平洋季风和东亚夏季风. 6月到9月为季风期,10月到5月为非季风期.小波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季风在非季风期对降雨和泉水流量都有影响,并且通过对比相干系数可以得知,三种季风对降雨的作用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2.
迄今为止,人类的祖先被认为东非古猿,但本文以一种新思路和新观点、新方法提出了人类的祖先是东非湖岛水猿,并从九个方面说明东非古猿从东非大裂谷各带一些湖岛上进化为人的过程,即人类之祖——湖岛水猿。  相似文献   

3.
以环境变化为出发点去探讨人类演化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生态环境、气候、东非裂谷的地质运动都对古人类演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早期的古人类化石许多都发现在东非裂谷湖边,以裂谷湖的生态变化为出发点去审视古人类演化,无疑具有创新性意义.东非裂谷湖中图尔卡纳湖处于一个关键地段,笔者通过对古人类化石发掘地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图尔卡纳湖人类起源假说,将人类起源地设定在东非的图尔卡纳湖可以合理地解释人类演化的许多重要问题.探讨图尔卡纳湖盆地的古环境变化,对研究人类起源与演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云南雨季的开始及其季风环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低纬高原的云南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侧,南接中南半岛,东南临南海,西南频孟加拉湾,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从降水的时间分布来考虑,云南的雨季和干季特别分明。由于每年夏季风来得早迟不一,故造成云南雨季的开始也有早迟之分。雨季开始的早迟对云南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近几年来有不少气象工作者从季风环流的角度来研究云南雨季的开始。有的认为“印度西南季风环流建立后,我国降水过程增多,西南及长江流域雨季开始”。有的又认为“云南雨季开始与孟加拉湾西南季风的爆发关系密切,而与印度西南季风的爆发没有关系,其水汽几乎完全由孟湾西南季风所输送”。  相似文献   

5.
云南夏季风演变诊断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三角形方法”,分别对云南西部、中部和东部3个三角形区域的水汽通量散度,假相当位温,垂直速度等物理量进行诊断分析,发现1980年夏季云南先后受到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的影响.其中,东亚季风首先影响东部地区;之后,印度季风爆发,并影响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其影响范围和强度都超过了东亚季风;而东部受到两个季风系统的影响,是两种季风的交汇之处.  相似文献   

6.
物质东南亚的物质生产不仅供养了本地区人民,同时还作着世界性的贡献。最新版的《亚洲史》(罗兹·墨菲著)写道“,鸡、猪、水稻和水牛,从它们的东南亚大陆区发源地向北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南部,这一切,直到相当晚的时期,都发生在一个单一文化区的内部。总之,缺少来自南方的这些基本要素中的任何一个,中国的传统农业是难以想像的。”作者进而写道“,水稻首先外传到邻近的中国,然后才推广到印度、朝鲜和日本,到公元头几个世纪时已经在亚洲农业中占了统治地位。”大概在公元前第二个千年,印尼的航海家乘坐双桨船冒险远航到东非,给东非及沿途的…  相似文献   

7.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初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家自然保护区有兽类85种,受东南季风影响广布种21种均为季风型,其余以东洋界成分为主的有50种,其中又以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占优势,有24种,反映了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8.
南海中部浮游有孔虫通量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南海中部1993-1995年连续两年的浅层和深层时间系列沉积捕获器试验,揭示游游有孔虫总通量以及Globigerinoides saculifer,Globigerinoides ruber,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Globigerinita glutinata等种的通量和相对百分数在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盛行期出现高值,而Globigerina bulloides,Pulleniatina obiquiloculata和Globorotalia menardii等种则仅在冬东北季风盛行期出现高值。此外,还发现浮游有孔虫属种的通量呈现明显的年际变化,研究表明这种季节和和年际变化主要受与东亚季风相关的表层初级生产力和海洋水文条件变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文明兴起后,我们的先祖就开始尝试对多种野生动物进行驯化,目的是从它们身上获得比野生同类更多的畜产品。在距今约10000~4000年前,农业文明尚处早期,"马、牛、羊、猪、狗、鸡"这6种广布性家畜都已经先后被驯化(因为文化差异原因,西方不认为狗是家畜),另外还有一些只分布于局部区域的大型动物也被驯化,如阿拉伯单峰骆驼、中亚双峰骆驼、美洲羊驼,还有东非的驴、南亚的水牛以及青藏高原的牦牛等。  相似文献   

10.
东非的肯尼亚是个自然景色十分壮丽的国家。它不仅有黑石和白雪相间的非洲第二高峰肯尼亚山,更有世界最大的裂谷——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恰好与横穿全国的赤道相交叉。因此肯尼亚得到一个有趣的称号:“东非十字架”。据说这条裂谷北起约旦的死海,穿越东非,南至莫桑比克,最后延伸到印度洋底消失,全长6,500公里。这  相似文献   

11.
季风动力学     
亚洲南部季风是地球气候系统的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现象之一。季风可以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洪水与极端季风降雨已经被证明是最致命的自然灾害。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努力致力于改善季风带来的灾害,如提高季风预报能力,但季风仍然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活。  相似文献   

12.
斯瓦希里语     
斯瓦希里语是东非民族语言之一,主要应用于坦噶尼喀、桑给巴尔和肯尼亚,如“坦噶尼喀”即斯瓦希里语“高原之帆”之意。其次,在索马里、莫三鼻给、布隆迪、尼亚萨兰、东南阿拉伯和印度西岸,也有不少人操这种语言。通常认为使用斯瓦希里语的人数为一千二百万到一千五百万左右,而据最近材料称,约有四千万左右。斯瓦希里语为班图语系东部语族,有二十来种方言。各种方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虽有些差别,但以通行于东非沿岸和内陆地区的基温古札方言为标准。随着原始公社制的瓦解、城市的不断出现,以及不同语言的居民联合军队的形成,斯瓦希里语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至二十世纪初叶,它已成为东非流行最广的语言了。  相似文献   

13.
云南5月强降水天气与亚洲季风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利用相关分析和EOF方法,研究了云南5月大雨、暴雨日数与亚洲季风这一大尺度气候环流背景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云南5月强降水天气与南亚季风强度指数相关较好,其中同期5月,相关系数为0.493,前期4月,相关系数为0.447,均超过了99%的显著性水平;其次是前期1月,相关系数为0.312,通过了95%的显著性检验.而云南5月强降水天气仅与前期4月南海季风强度指数相关较好,相关系数为0.415,通过了98%的显著性检验,与其他月份相关不显著.同时11a滑动相关系数也清楚地反映了南亚季风对云南5月强降水天气的影响大于南海季风.另外,利用EOF方法,获得了云南5月大雨、暴雨日数3种主要的空间分布型:全省一致型(除昭通市)、西部和东部、南部相反型以及东部和西部、南部相反型.第1类型与亚洲季风强度指数关系较为密切,特别是与南亚季风;第2类型主要与南海季风相关较好,第3类型受亚洲季风强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使用美国NCEP/NCAR1958-1997年逐日资料,对南海季风爆发前后的气象要素场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季风爆发时,南海南、北部要素场变化有差异,北部西南季风爆发特征更为显著。针对南海西南季风爆发特征,提出了用湿位势涡度定义季风指数,它能很好地反映夏季风爆发的特征。其中,用湿位热涡度定义的季风指数对长江中下及华北华南地区的旱涝具有一定的预示性。相关分析表明:前一年冬季的季风指数和秋季的季风指数分别与华北次年夏季降水、华南次年春季降水有显著的相关,而当年夏季的季风指数与长江中下游当年秋季降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东亚季风的活动规律及其与南亚季风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东亚季风活动的一般特征、东亚季风的变异性及其原因探讨的途径、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南海表面海温异常对南海季风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P-σ混合坐标系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了4-7月南海季风的爆发、演变过程,并进行了3组敏感性数值试验,研究南海表面海温异常对南海季风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南海4月份海温异常对南海季风的爆发日期影响不大,但对季风爆发后的强度有所影响,异常增温造成南海季风增强,异常降温则南海季风减弱。(2)南海季风爆发和强度的变化与南海本身的海温变化情况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5月份南海海温异常。5月份南海异常增温可以使南海季风提前爆发,季风增强,南海海温异常降低时,南海季风爆发的时间推迟,季风减弱。(3)南海海温持续异常可以影响南海及中国大陆的高低空环流变化,海温持续异常增温可以使南海季风提前爆发,显地加强南海季风,并有利于南海季风向北推进,但当海温在6月份进一步持续增温时,则有利于季风维持在较南地区,阻碍季风向北发展;当海温持续异常降低时,南海季风推迟爆发,且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7.
<正>攀枝花市地处金沙江、安宁河干热河谷地区,其特殊的自然气候和复杂的地理条件对农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自然气候、耕地面积、农业用水、乡村道路等主要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一、攀枝花市农业发展的优势分析攀枝花市位于中国纬度最北的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岛状"立体型气候区域,有得天独厚的光、热气候资源。由于受印度洋季风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亚洲南部的季风,主要是由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但也有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的观点是不合理的。亚洲南部的季风(下称南亚季风)和亚洲东部的季风(下称东亚季风)一样,都属于海陆季风,主要是由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引起的。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对南亚地区的影响强度受到海陆热力差异的制约,其固有的季节移动作用,对南亚季风形成只起加强的作用。南亚夏季的过赤道西南风强大,是大陆及青藏高原热力作用的结果。没有东南信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地区也会有西南季风出现。  相似文献   

19.
孙涛涛 《科学观察》2009,4(5):26-31
季风是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风向对流现象。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暖热潮湿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少雨。夏季雨热同期,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大,对减少病虫害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季风气候条件下,由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频繁,造成衣业减产,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为不利。据统计,占世界总人1:760%的人类活动受季风影响,亚洲地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因此,提高对季风的认识及预测水平,减少灾害天气带来的损失,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广东科技》2010,19(19):71-71
<正>谢鸡镇位于高州市东部,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属季风暖湿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全镇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下辖1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59317人,其中农业人口56181人,占总人口的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