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山区建设公路,由于其地形、经济等原因,往往采用挖填方的方案,由此产生的黄土作为主要填料的高填方路堤工程中,它的一些特性及其引发的沉降备受工程人员及科研人员的关注。结合实际工程进行现场原位观测,并且对其填料开展一系列室内试验,得出对于路堤顶部来说,由路肩到路堤中心线的方向,沉降量逐渐增大,同时路堤顶部的沉降变形总体随着填筑体干密度的增大而降低,而且路堤顶部的最大单位沉降量与干密度及含水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最后通过室内击实试验分析,建议宜将黄土填料的含水率控制在12%~14%。 相似文献
2.
3.
依托厦沙高速某段高达63.38 m的填方路堤,使用分层沉降仪监测填方路堤的工后沉降,分析其沉降规律。监测结果显示,工后240 d高路堤总沉降量处于0.151-0.191 m之间。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高路堤的沉降量,得到工后240 d总沉降值为0.232 m,与监测值接近。数值计算结果所显示的分层沉降规律和监测结果也较为一致。并且计算了不同压实度下路堤工后沉降量,为填方路堤工后沉降计算和控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5.
为研究软弱地基上高填方路堤沉降规律,依托某高填方路堤填筑的工程实际,现场测试原地表沉降量、分层沉降量和地表水平位移,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填筑高度对地基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路堤填土完成后,路堤中心沉降量为44.6cm,路肩处为32.5cm;填土完成后6个月,路堤沉降趋于稳定,沉降分别为59.5cm和47.8cm;工后沉降占沉降的比例分别为25%和32%.路堤填筑过程中,地基软弱土体向外挤出,最大位移发生在地表以下2~4m处,为22.4cm.数值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数值上有所差异,但规律一致且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6.
针对本地区县乡公路湿陷性黄土填筑路基不均匀沉降病害,分析形成的原因,提出在修建、养护中应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控制因素对黄土沟壑区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的敏感性,为高填方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试验研究第四纪晚更新世(Q3)黄土的修正剑桥模型参数随竖向荷载、含水率、压实度的变化规律,并采用PLAXIS数值分析方法对影响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的因素的敏感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Q3黄土的修正压缩指数、修正回弹系数和修正蠕变指数均随竖向荷载和含水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压实度的增大呈线性增长趋势;填料的含水率、压实度与填方高度对高填方地基的工后沉降影响较大,沟谷底部宽度、坡度、原地基厚度、填土速率、桩长、桩间距及桩径等因素对其影响较小。【结论】黄土沟壑区高填方工程应尽量降低填方设计高度,控制填料含水率,使其接近最优含水率,且宜选在黄土层厚度不大、沟谷坡度大于75°、沟谷底部宽度小于100 m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9.
针对高填方路堤沉降大的问题,采用FLAC对高路堤施工期的竖向沉降变形进行模拟.验证了分级加载作用下高路堤中间大、两边小的沉降规律,分析了影响高路堤沉降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路堤沉降量随高度和路堤土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压实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高路堤沉降为中国现阶段公路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与难题之一.依托鄂西某山区高速公路高67m的填方路堤,采用分层沉降仪对该路堤工后沉降进行了监测,分析了山区高路堤的沉降规律.以实测沉降数据为基础,分别建立了时间对数、泊松曲线与指数沉降预测模型,并比较了3种预测模型与实测值的差别.结果表明,时间模型与泊松模型能较好地模拟实测数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时间对数-泊松联合预测路堤沉降模型.由此得出本路堤的沉降在工后2年内完成,工后1年的沉降量为104.2mm,总沉降量为122.4mm. 相似文献
11.
路堤软土地基沉降有限元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Biot固结有限元法对路堤软基沉降作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计算中考虑了土体侧向变形、水平向渗流对沉降的影响 ;采用非线性本构模型 ,考虑了土体应力、应变关系的非线性特性 ;考虑了施工的逐级加载 .计算结果与实测吻合较好 .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施工期路堤填土厚度、沉降实测数据建立了一种新的工后沉降预测模型,并从土力学角度分析了该预测模型的物理意义;针对不同的软土地基深度、路堤高度和工后沉平控制时间,导出了路堤预抛高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例,将计算的工后沉降、预抛高量与工后实测沉降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14.
15.
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分析及工程算法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以工程界熟悉的分层总和法为基础,分别对路基和填石路堤进行了沉降分析与计算;再借助依托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提出了高填石路堤工后沉降的工程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计算实例及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加筋土挡土墙是20多年来我国公路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挡土墙新技术.本文就楚(雄)——大(理)线高路堤加筋土挡墙工程为实例,以设计方案比选、拉筋设计拉筋抗拔稳定检算以及面板和其他构造的设计为重点,并对筋土之间的摩擦系数取值方法进行讨论,进一步拓展了加筋土技术在山区高等级公路上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高填石路堤沉降变权重组合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填石路堤的沉降变形过程一般为从填石体施工期的瞬时变形到进一步的蠕变变形,利用沉降资料进行路堤沉降预测的常用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其沉降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但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尽可能多地利用全部有用信息,利用"组合预测"思想,提出一种对多种常用预测模型进行变权重组合预测的方法,从而可根据有限的沉降实测数据达到预测路基沉降发展的目的,且工程实例分析表明,双曲线、指数曲线及时间平方根曲线的变权重组合能较好地预测高填石路堤的发展规律,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图5,表3,参8. 相似文献
18.
黄土质高填方路基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变形,为了更好地研究其沉降机理以及建立沉降预测机制,指导具体工程确保工程安全,本文依托冬奥会延崇高速公路ZT5标段典型黄土高填方路基断面K46+500工程,利用现场该断面处3个沉降监测点的实测数据,通过对数曲线拟合法、双曲线拟合法和乘幂曲线拟合法对现场实测沉降数据进行拟合对比分析,得出预测精确合理的模型.通过高填方路基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其沉降变形特点,并对沉降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3种曲线拟合法的拟合相关系数都在0.98以上,都能对该高填方路基短期沉降做出准确预测.2)对3种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值与实测值比较分析,得出双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平方和最小为4.09 mm2,预测精度最高.3)通过建立的双曲线预测模型对高填方路基沉降进行最终沉降预测,得出路基在517 d时沉降速率为0.01 mm/d,沉降达到稳定.4)利用FLAC3D的软件建模分析对比双曲线预测模型,验证了双曲线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试车场的建设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标准和规范,其施工难度大,施工工艺复杂,对路堤沉降的标准比高速公路的要求高,通过对长安综合试车场(垫江)高填方路堤试验路段的4个典型断面进行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高填方路堤的沉降变形规律,并分析了粘土路基经过石灰土换填后典型断面路堤的沉降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高填方路堤用石灰土换填后,路堤的沉降变形明显减小,稳定性和强度得到有效提高;离心模型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数值模拟的结果,二者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离心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原型的沉降变形规律和稳定性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