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预应力结构设计使用寿命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和普通的耐久性有相似之处,但更有其独特性,文中阐述了预应力结构中力筋应力腐蚀断裂牧场生,分析了预应力结构与普通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不同之处,然后在碳化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碳化深度计算公式提出了碳化作用环境下的预应力结构设计使用寿命模型。  相似文献   

2.
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的碳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进行了碳化环境下预应力混凝土试件的耐久性试验研究,阐述了在应力和碳化共同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破损机理及规律.试件为无应力、弯曲受拉和直接受压的应力状态,采用加速碳化的试验方案.分别引进kws和χσ反映碳化深度与混凝土质量、强度和应力水平的关系,建立了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多因素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拉、压应力分别加快和减缓了混凝土的碳化速率,且应力越大;碳化速率的改变越大;χσ可以反映碳化速率的变化趋势.施加预应力能够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展、消除或限制裂缝的宽度,因此,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比普通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得到的大力的发展,我国的桥梁、隧道、公路、铁路工程项目都得到的快速发展,这些行业的竞争也是日趋激烈。面对着日益严酷的竞争,设计单位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大多数都采用预应力箱梁结构设计,本文便详细的介绍预应力箱梁结构设计的方法,并施土缝处钢束的处理方式、梁端张拉的处理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结合设计中跨度较大、重荷载、耐久稳定、防腐、防火要求高等特点,对某会展馆楼面结构优化后,选取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使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受力性能.从分析模型确立、裂缝控制、承载力验算3个宏观方向,详细阐述后张有黏结预应力框架设计中的预应力估算、线形确定、损失估算、次弯矩影响、非预应力筋计算、控制截面讨论等全过程,针对能够反映混凝土框架梁端延性的受压区高度、折算受拉钢筋配筋率、预应力度、非预应力钢筋面积比等几个问题,给出在设计过程中的处理办法及延性目标限值,最后确定合理的张拉施工方案,并对张拉核心区进行验算,达到设计施工的和谐统一,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工环境中的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PHC)管桩,考虑离心分层,将其使用寿命分为诱导期和发展期.对诱导期氯离子输运进行计算,采用差分法对Fick第二定律进行解答,求解诱导期寿命,而发展期寿命采用弹性力学理论求解.计算表明,诱导期和发展期寿命与保护层厚度分别呈线性和指数变化关系,砂浆层厚度增大时,发展期寿命急剧减小,内部封闭可增大PHC管桩使用寿命3~4倍.通过对PHC管桩180d氯盐侵蚀实验,验证了诱导期计算理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应力状态下构件快速碳化试验,开展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计算机仿真,采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对应力状态下混凝土碳化深度进行训练、仿真和预测.提出采用分项系数γc来反映结构可靠指标的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给出一定设计使用年限、一定可靠指标下结构耐久性设计时保护层厚度的计算表达式,并对算例中各框架预应力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有较高的预测与仿真能力;提出的设计方法简单、实用,可以作为结构设计和耐久性验算复核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预应力钢筋张拉到控制应力σcon而锚固后,由于种种原因(比如施工工艺,原材料选用不同等),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值会降低而损失,只有通过各阶段损失的分析,重新组合扣除全部损失后,才能保留适当的有效应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的要求.本文介绍了预应力砼建筑结构的结构型式、杆件与截面型式、荷载性质、预应力筋布置与用量、预应力筋种类以及张拉与锚固方式等信息的描述方法与模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根据某工程,首先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板式转换层的优势,其次分析其具体的设计方案,最后探讨了预应力厚板转化层构造措施以及配筋,仅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杨进财  张亚莉 《科技信息》2010,(25):242-242
本文主要论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腐蚀环境下的研究进展情况,总结了国内外关于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腐蚀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研究,分析了影响腐蚀破坏的因素,并对尚应完善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锚垫板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应用范围的扩大对锚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预应力设计中对于锚垫板的锚具要求,对OVM锚固体系中YM-M15E-12D进行优化改进分析,提出优化设计思路,确立新型锚垫板M15CJ-12D的结构形式,对新结构进行ANSYS分析,并与原结构进行有限元对比分析,且通过荷栽传递试验测试构件的性能及检验其安全性,对比分析锚下混凝土结构试验应变值跟模拟应变值,验证模拟的各项参数符合实际工况,最终得到更为安全、先进、经济的锚下混凝土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2.
桥梁结构构件设计使用寿命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定义桥梁及桥梁构件的设计使用寿命,对桥梁构件进行按结构体系划分和耐久性设置研究.调查了国内外桥梁结构及构件的实际工作寿命和规范指南中的设计使用寿命建议值,提出了基于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法的确定桥梁结构构件设计使用寿命的直接方法和简化方法.直接法首先为构件制定寿命方案,通过计算各寿命方案的寿命周期成本,选择经济性最优的方案;在简化法中给出了设计使用寿命简化计算公式,对影响系数进行了划分及取值讨论,并给出了基于专家调查的构件基础设计使用寿命建议值.最后,以某跨海工程为例,系统地演示了桥梁结构构件设计使用寿命的确定流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得到针对地下连续墙的碳化深度预测模型,对现场取制试件进行了快速碳化试验.试件取自建成已10年之久的上海地铁一号线,试验分别在CO2为20%,30%两种质量分数下进行.利用Matlab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得到了三种地下连续墙碳化深度预测模型:随时间以及CO2质量分数变化的预测模型;随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的预测模型;考虑碳化龄期和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的预测模型.分析表明,所得碳化深度预测模型有其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碳化的随机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分析影响混凝土碳化因素的基础上,依据工程现场实测和实验室试验数据建立了碳化速度系数的概率模型,经检验皆服从正态分布,依此推荐了随机过程模型,为碳化深度的预测提供了一条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从运输需求、基础设施和运输组织的角度,系统研究了货物运输服务网络设计方法.其目标是在既有运输资源条件下,确定使总体费用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的运输服务集合,实现运输企业运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同时满足客户的运输需求.在分析运输服务组织策略及其效益的基础上,建立了货运服务网络设计问题的频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解法的启发式算法,并通过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所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利用合同网模型在多服务代理之间进行协作求解时存在的问题,提出等级域的概念,并将其引入到合同网中,缩小了协作服务代理的查找范围·同时,为了平衡各个服务代理间的任务负载,避免协作时选取协作服务代理的盲目性,提高系统的吞吐量,还考虑了各服务代理协作时的时间开销问题,建立了基于等级域 时间开销的合同网模型,缓解了过载和轻载现象的发生,并通过仿真程序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超市服务台与人员配备模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排队论对超市服务强度、队列中排队等待的平均顾客数及顾客在超市的平均逗留时间、顾客平均排队等待时间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超市服务台及人员配备的模型.并用实例证明了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SAE 1045中碳钢和40CrNiMo合金钢的疲劳试验结果,分别建立了单轴和多轴疲劳应变-寿命模型,寻求了两种模型的关系,发现:就所研究的两种材料而言,如果假设单轴疲劳应变-寿命模型(Manson-Coffin方程)中的疲劳强度指数和疲劳延性指数不变,而对疲劳强度系数乘以1.093 7、疲劳延性系数乘以0.751 2,以von Mises等效应变幅取代单轴拉压应变幅,则修正后的单轴模型等价于多轴模型。修正后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中,弹性线上移,塑性线下移的事实表明:对于同样大小的应变幅,单轴疲劳中的弹性应变分量大于多轴疲劳中的弹性应变分量,而单轴疲劳中的塑性应变分量小于多轴疲劳中的塑性应变分量。利用修正后的模型可以预测多轴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9.
从可靠性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推导出了一个确定构件剩余寿命的数学表达式△t=(ta-ηalnRgz)1/a-t.在此式基础之上,利用声发射技术中某些对构件疲劳损伤较为敏感的特征参数,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构件的剩余寿命  相似文献   

20.
李凤茹  何建 《应用科技》2002,29(2):56-59
介绍了某5000m^3无粘结预应力贮水池结构的内力分析过程、结果及结构设计情况,并简要介绍了实际工程施工的测试过程及数据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