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瑶族的民间借贷主要包括族内的无息借贷和瑶族向汉、壮等族的高利贷借贷。民国时期,瑶民借高利贷的现象很普遍,预卖与赊借是其中的主要借贷方式,二者又是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相结合的借贷形式。高利贷的盛行,对瑶族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对瑶民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赊店帐既是商业领域中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高利贷的一种借贷方式,是一种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相结合的形式,在民国时期的广西农村颇为常见。它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商品经济,满足了农户的生产生活需要,但由于利率的高昂和交易手段的不公正,导致农民受商业资本的控制,遭受残酷的盘剥。  相似文献   

3.
9月26日下午,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成思危,在第六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中部发展金融论坛上表示,当前中国民间借高利贷的问题相当严重,导致中小企业负担太重,并且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中小企业一度出现经营困难。一边是“民间资金投资难”,一边是“小微企业融资难”,共同促动了民间借贷热潮。缺乏规范与有效监管的地下资本暗流,往往过分依赖亲友间的信任、恶性担保乃至高利贷等危险模式。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地区自公元640年建立西州后,即从平民中产生了一个新兴阶层,其基础和鲜明特色即多重身份的相互交叉。他们利用契约成为土地的合法占有者,利用高利贷盘剥均田百姓,利用廉价劳动力扩大生产,利用副业经济拓宽财富空间。租佃和高利贷是该阶层的基本经济生活形态,土地+副业+高利贷+中下层军官是其身份特征构成的四大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绝路即生路     
从前,有一位既老且丑的高利贷债主,看上了一个因欠债而无力偿还的穷人家的女儿,便要求这个穷人用自己的女儿来抵债。当得知穷人家的女儿不答应时,高利贷债主便提出一个十分“仁义”的条件,建议一切听从上天的安排:由他在路边的石头堆里捡出一白一黑两个石子来,装进一个空钱袋子里,然后由这个穷人家的女儿去摸出其一,如果她摸出来的是黑石子,她就要成为高利贷债主的妻子,她家所欠的债务也不用还了;如果她摸出来的是白石子,她不但可以回到父母的身边,她家所欠的一切债务也可以一笔勾销;如果她拒绝这一建议,对不起,高利贷债主就要把她父亲送进监狱里去。  相似文献   

7.
关于西汉农民负担,从形式来看,它主要包括实物、货币、力役三种形式。另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当时广大农民还受到高利贷盘剥。经过考察可知,西汉农民负担极其沉重。  相似文献   

8.
国民政府时期农村信用社制度曾发生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欲挽救"农村破产",农村经济却愈加衰落;欲使农民得利,农民却几乎是"被得利";欲使农民自愿参与合作,农民却是"被合作";欲遏制旧式高利贷,却产生了"集团高利贷"。国民政府时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异化是由于其陷入"囚犯困境"的漩涡所致,这对于当前如何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小微企业的危情总是此起彼伏,从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拉闸限电背景下的用工荒、用电荒、用钱荒,到温州民间高利贷风波引发老板"跑路潮",再到经济下行令钢贸、建材、纺织等行业的风险骤增,继2008年金融危机后,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浙江地方银行的农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极度衰败、农村金融极度匮乏、农民深受高利贷盘剥的状况下,作为新式金融机关的浙江地方银行却将资金投入农村,将从农村流入城市的资金部分地流还农村,这一新举措无疑给资金枯竭、高利贷横行的浙江农村金融注入了新鲜血液,给浙江农村经济带来了活力.该行在农贷工作中善于因地制宜、顺势而谋、大胆探索,体现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有地方政府力量、转移地区的离心力和承接地区的吸引力.在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力量所起的作用明显强于国际产业转移中市场力量所起的作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面临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不断上涨,能源短缺、发展空间狭小等问题,企业规模投资边际效益递减,而欠发达地区承接地在以上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在转移地区的离心力和承接地区的吸引力共同作用下,发达地区部分产业逐步向欠发达地区大规模转移.欠发达地区承接地政府应抓住国际国内产业大规模转移的重大机遇,找准产业承接方向,打造产业承接载体,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在思想观念、产业、政策体制、基础设施等方面与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地进行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2.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始新统戴南组(E2d)地层中发育丰富的岩性地层油气藏.通过钻井岩心、古生物、微量元素、测井等资料,对E2d地层沉积环境演化及展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2d地层沉积期气候属于温热而湿润的亚热带型气候;戴一段(E2d1)沉积期在吴堡构造运动活动较强背景下,凹陷水体处于半咸水-淡水过渡湖相与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冲积扇的环境,在凹陷南部断阶带发育了近岸水下冲积扇,北斜坡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以及湖泊沉积;戴二段(E2d2)沉积期构造活动减弱,凹陷湖泊属于淡水-微咸水水体环境,在凹陷南部断阶带发育扇三角洲,北斜坡发育三角洲及湖泊相沉积.在上述沉积相背景下发育与展布的砂体成为油气聚集的重要储集单元.  相似文献   

13.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三-沙四段扇体特征与岩性油气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四段、沙三段沉积时期 ,发育了洪积扇、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 3种扇体沉积 ,根据其沉积、成藏特征分析了 3种扇体的成藏规律和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沙四段沉积期主要发育洪积扇 ,岩性以砾岩、含砾砂岩为主 ,断层附近砂体的储集性能好 ,多形成背斜和断块油气藏 ;沙三段下部沉积期发育近岸水下扇 ,岩性以砾岩、含砾砂岩为主 ,扇中储集物性最好 ,多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 ;沙三段中部沉积期发育浊积扇 ,岩性以砂岩为主 ,储集性能好 ,但砂体薄 ,多形成透镜体和上倾尖灭油气藏  相似文献   

14.
 根据“十二五”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环境的新特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应重点考虑以太阳能和核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及高效节能煤电产业、以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为主的生物产业、以三网融合和3G为代表的网络信息产业、以低碳排放和节水减污为特征的节能环保产业、以干线飞机和近地空间技术产业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产业5个领域,并正确处理好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发达国家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一般产业以及科技人力资源、公民科学素质、创新文化培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5个关系。  相似文献   

15.
塔南凹陷下白垩统铜钵庙组-大磨拐河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南凹陷下白垩统砂体沉积厚度大,分布广泛,是含油气的重要储层。根据测井、岩心观察和3D地震资料分析,认为塔南凹陷下白垩统发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三角洲沉积相。其中,铜钵庙组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根据扇三角洲的岩性、沉积层序和形态进一步划分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3个亚相带。南屯组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可细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三个亚相。大磨拐河组发育三角洲沉积,本区缺失三角洲平原相,只见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树脂混凝土的蠕变性能,开展了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树脂混凝土弯曲蠕变试验;并应用三种蠕变变形发展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树脂混凝土弯曲蠕变发展符合三阶段的规律,初始阶段蠕变发展较快,第二阶段蠕变发展缓慢,试件断裂前蠕变发展突然加快并破坏;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大,树脂混凝土弯曲蠕变变形发展加快。利用试验数据与模型拟合得到了模型参数,广义Kelvin十元件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7.
秃鹫消化系统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对秃鹫消化系统形态学结构特点作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秃鹫具有粗大的食管、发达的嗉囊,盲肠极度退化,肌胃内无明显的类角质膜。中还与部分鸟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在对地震、岩心、钻井、测井及分析化验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研究了准噶尔盆地昌吉凹陷西斜坡侏罗系的层序地层特征。结果表明 ,工区内侏罗系本身构成了一个由低水位、湖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的二级层序 (超层序 ) ,超层序的顶、底界面分别是侏罗系与三叠系、侏罗系与白垩系的区域性不整合面。根据层序内局部不整合面的分布范围、地层叠置样式 ,识别出 4个三级层序。由于侏罗系沉积时期受振荡性构造运动的影响 ,三级层序的发展不完整。除了层序 1发育低水位和湖侵体系域外 ,其他 3个层序均由湖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超层序的低水位体系域 (相当于八道湾组下段 )发育湿地扇扇前河流平原沉积体系。湿地扇辫状沟道中的粗粒碎屑岩是该区的有利储层 ,与上覆煤层或炭质泥岩配置可形成优质储盖组合。湖侵体系域发育三角洲或滨浅湖沉积 ,高水位体系域发育辫状河沉积。  相似文献   

19.
基于次发达地区资源禀赋及其高新技术产业的显著特征,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调研数据,对次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及SPSS软件对次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重点找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促进次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苏南地区下三叠统青龙组灰岩有效裂缝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裂缝宏观、微观特征观察与描述的基础上,运用裂缝充填物碳氧同位素分析、阴极发光等手段,研究了苏南地区下三叠统青龙组灰岩裂缝的发育期次,厘定了有效裂缝的形成时间。认为,苏南地区青龙组发育6 期裂缝,其中第I 期为水平缝合线,形成于青龙组沉积初期;第II 期为构造裂缝,被方解石全充填,原油显示微弱,形成于印支—燕山早期;第III 期为构造张裂缝,被方解石充填未盈,原油显示丰富,形成于仪征运动早期;第IV 期为倾斜缝合线,形成于仪征运动中期;第V 期为构造裂缝,被方解石全充填,原油显示微弱或无显示,形成于三垛运动早期;第VI 期为构造裂缝,未被任何物质充填,形成于盐城运动期。仪征运动早期形成的张裂缝晶洞及溶洞发育,原油显示最为丰富,为有效裂缝;青龙组灰岩裂缝型储层预测应以仪征运动早期的构造应力场强度为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