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实践对输电线路铁塔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焊接缺陷进行分析,对输电线路铁塔加工焊接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总结出相应的焊接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输电线路铁塔的焊接质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周围发生滑坡时,将引起铁塔基础的变形,威胁到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采用有限元法运用ANSYS软件建立了500 kV输电铁塔仿真模型,模拟滑坡灾害下输电铁塔基础的变形,分析了不同工况输电铁塔的应力变化.结果表明:90°大风A腿水平滑移工况为滑坡灾害下铁塔基础变形的控制工况;输电铁塔转角外侧和顺线路方向基础周围发生滑坡时对铁塔的安全性影响大;铁塔塔材首先发生屈服破坏的位置处于铁塔第一道横隔材与其斜材的连接处,其次为铁塔塔脚处.  相似文献   

3.
高压铁塔是输电线路的重要支撑设施,其基础构造与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直接相关,因此从电力输电安全角度来讲,输电线路铁塔基础选型设计研究具有重要作用。据此,该文结合影响高压铁塔基础选型的因素,浅析高压输电线路铁塔基础选型设计及其优化。  相似文献   

4.
廖永昌 《广东科技》2013,(24):118-120
输电线路铁塔都在户外使用,环境恶劣、条件复杂,同时输电线路铁塔的分布范围较大,导致铁塔地基的地质条件纷乱复杂,这给铁塔基础的设计带来了难度。总结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500kV输电线路铁塔基础选型与设计方法,并对如何选择基础型式和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其安全性和经济性以及我国的相关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本文主要分析了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的现状和优化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某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为例,介绍了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的要点。铁塔结构设计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用可靠度指标度量结构构件的可靠度。在规定的各种荷载组合作用下或各种变形或裂缝的限值条件下,满足线路安全运行的临界状态。  相似文献   

7.
以500 kV超高压线路中紧凑型直线输电铁塔CSZ1、CSZ2为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按空间梁杆混合结构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该系列输电铁塔的动力特性,并研究、归纳其各阶振型的特点.根据CSZ铁塔的动力特性,修正了工程上常用的第一自振周期近似公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塌陷区输电线路为对象,对塌陷区地表变形进行了预计分析。从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背景、经验及存在问题,以及对铁塔的变形预计,抗变形技术,到加固、维护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振贤 《科技资讯》2008,(36):86-86
本文通过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多年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其工程设计施工的主要问题。基于对输电线路铁塔结构、绝缘和防雷工程等关键问题的分析,从工程实践中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采动区输电铁塔在地表变形的作用下,会产生附加应力及倾斜变形,存在倒塔风险,进而影响整条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因此对采动区已变形输电铁塔进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以应用于采空区的某500 kV输电铁塔为例,首先对不同地表变形条件下的输电铁塔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通过分析计算结果获取多种条件下塔脚变形限值;然后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等级隶属度;最终提出了应用于不同地表变形阶段,输电铁塔单因素和多因素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把安全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某一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输电线路铁塔评价指标体系冗杂和模糊评价难以反映实际工况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输电线路铁塔基础设施安全评价方法。通过关联规则对铁塔指标体系进行了量化,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铁塔基础设施的关键指标评价体系。为了避免反复调整判断矩阵引起的盲从性问题,引入自适应层次分析法(selfadaptiv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AHP)确定初始权重。并通过变权理论引入均衡函数,对各指标的初始权重进行了调整,以解决常权系数下铁塔某项指标出现异常时对模糊评价结果无影响的问题。实例计算表明关键指标体系能反映出铁塔整体工况,变权后的模糊评价可以准确确定异常铁塔,评价结果能很好的辅助后续铁塔检修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陈欢 《广东科技》2013,(20):33-33,44
2008年的南方特大冰灾使大量输电线路覆冰断线、铁塔倒塌,造成很多地区出现大面积停电事故,引起了供电部门的高度重视。主要分析了冰雪灾害对电网设备如输电线路、通信光缆、绝缘子、金具等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13.
架空输电铁塔动力风响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分析了两跨三基架空输电线路的顺风向动力响应.中间铁塔由空间梁单元进行模拟,两端的铁塔通过动力等效简化为梁模型。假设悬垂架空线节点具有空间三个方向平移特征,并引入了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在考虑各节点风力空间相关的条件下,利用Karman 风速功率谱对节点风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在分析架空输电铁塔风载条件的动力响应时,应该考虑架空线的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提出的计算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输电线路结构 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输电线路铁塔塔腿锈蚀问题现已严重影响到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针对已锈蚀铁塔主材建立了桁架混合模型,对已锈蚀塔腿主材在最恶劣运行工况下的受力情况进行了计算,由计算结果提出了一种新型加固方案—分解加固法,并以加固补强后的铁塔为基础重新建立了仿真计算模型,对补强后铁塔的应力强度及整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该种加固补强方案在力学性能方面的可行性;同时从施工周期、施工难易程度、以及经济性方面与传统的铁塔加固补强方案进行了对比,所提出的的新型补强方案均明显优于传统方案.  相似文献   

15.
高压线路铁塔基础是高压架空线路荷载的承担者,在线路施工中属于隐蔽工程。铁塔混凝土基础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铁塔对外在因素影响的承受能力,不仅影响输电线路的工程质量,更关系到整条线路的安全平稳运行,本文着重从施工的准备工作、原材料的搭配比例、施工的工艺水准、养护的相关措施、质量的相关检查等多方面进行了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1月—2017年5月,采用样线法、样点法和随机踏查相结合,对江西省输电线路导地线和铁塔上停留的鸟类种类、数量和生态习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栖息在导地线或铁塔上鸟类49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导地线和铁塔上出现频率较高的鸟类达20种,以中小型鸟类为主.鸟类生态习性多样,活动生境较为相似,以山丘森林和田野村落为主.调查发现,发生输电线路故障概率较高的鸟类为黑领椋鸟、丝光椋鸟和东方白鹳等.鸟类居留型以留鸟为主,区系以东洋界最多.一些数量等级低和濒危程度高的涉禽往往具有较高的扩散能力.并就如何减少输电线路涉鸟故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覆冰环境中的输电线路对气候条件敏感,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易发生倒塔事故.与其他结构不同,输电铁塔结构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动力特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别.以西南地区某500 kV大跨越酒杯型直线塔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是否考虑导线重量,不同覆冰厚度,是否考虑覆冰刚度的情况下,铁塔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铁塔覆冰对结构动力特性影响较大,不可忽略;当覆冰厚度较大时,可考虑覆冰对结构刚度的贡献.此结论可为高海拔地区的类似铁塔分析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压输电线路建设当中,钢管杆结构是主要的构架组成,钢管杆结构与传统的铁塔结构相比,钢管结构设计的稳定性较高,占地面积小,又具有较高的美观性,但是在高压输电线路当中需要的钢管材料数量较多,钢管材料的造价较高。通过对钢管结构的优化设计,提高钢管结构的质量,促进钢管结构优势的发挥,为高压输电线路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本文将对高压输电线路钢管杆结构的优化设计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9.
洪斌 《科技资讯》2010,(34):253-253
通过对110kV平地站至大沟站输电线路工程铁塔采用不同规范建模计算,对比分析,实现在工期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合理改造现有铁塔,使之满足工程的现行规范的设计要求,并为这类工程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标准,我国现有输电线路与对空雷达站间的防护规范所涉及到的电压等级为500kV及以下,缺乏针对特高压等级线路的防护间距设计与施工依据.为此,从雷达探测功率损耗角度出发,通过建立特高压线路与雷达站防护间距的数学求解模型,对铁塔塔型、一定线路长度下的铁塔基数以及雷达入射波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求解了在这3种变量因子影响下的雷达探测功率损耗随两级系统间的距离变化时的规律.结果表明,影响雷达探测功率损耗的主要因子是一定线路长度下的铁塔基数和雷达入射波角度.根据研究结果,建议雷达站与特高压输电线路防护间距设定在1.9~2.1km范围内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