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艳霖  王国胜 《科技信息》2010,(17):367-368
了解目前深圳市家用汽车车内空气污染状况,于2009年12月对48辆汽车进行检测,甲醛浓度超过0.1mg/m^3有7辆,占14.6%。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超过0.6mg/m^3有21辆,占43.8%。说明普遍车内TVOC超标严重。国家关于汽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应尽快出台。  相似文献   

2.
<正>车内空气净化器依靠太阳能运转,而太阳能则来自车辆顶部的蓄电板。净化器检测到车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超标后就会立即启动,迅速将人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转换成氧气。  相似文献   

3.
二氧化钛光触媒净化车内空气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纳米二氧化钛应用于客车车厢内有机毒物的分解。研究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纳米二氧化钛对车内主要有机污染物甲苯、二甲苯、甲醛和总有机挥发物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3.8%、91.6%、64.8%和88.3%。参照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在对车内空气污染物进行了治理后,甲苯、二甲苯和总有机挥发物分别达到了国家标准,甲醛的含量也大幅度下降。数据表明,光催化法可以用作车内空气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4.
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提高,汽车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开发了一套基于单片机的车内空气质量智能控制系统,利用各种有害气体传感器来检测车内空气质量状况,通过CPU控制模块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利用液晶屏显示车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机电执行模块的通风方式,实现车内外空气流通的智能控制,从而有效消除车内空气污染,改进车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5.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3):4-4
伴随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购买汽车,车内的空气污染也成为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近日,山东省消费者协会专门发出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四大污染源成为危害车内人体健康的最大“杀手”。最近,王先生购买了一辆高档休闲车,但开了不久,就出现脱发、流眼泪、头昏、睡不好觉等不适症状,便怀疑是车内的空气质量有问题,将新车送到相关机构检测后发现,车内的甲醛含量高达3.3%,严重超出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因进口车车内空气质量问题而造成车辆驾乘人员身体健康受影响的事件时有发生。随着进口车价格的不断走低,消费者选择此类车型的可能性大增。实验选取青岛整车进口口岸(全国第二大平行进口车口岸)进口量较大,市面上较常见的的12款车型、64台车辆开展车内空气主要污染物甲醛和TVOC的分类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高温和长时间静置将加大车内有害气体的释放。实验结果使消费者对平行进口车的车内空气质量现状有所了解,也为各整车进口口岸即将开展的车内空气质量检测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殷亦男 《科技信息》2010,(35):I0148-I0148,I0099
随着汽车的普及,由车内污染引起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很多司机因长期驾车出现了被健康专家称为"驾车综合症"的不良症状。统计表明,由驾车综合症所引发的交通事故远比酒后驾驶引发的事故率要高得多,被称为车内的"隐形杀手"。车内污染是指汽车内室挥发性污染物的含量超出正常指标。车内的挥发性有机物一般是指甲醛、苯等高浓度挥发有机污染物。目前,经常发生由于苯含量超标而引发的人命事件。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轿车。然而就在人们享受着小轿车带给自己的方便和舒适时,却不知一种新的空气污染——车内污染却在悄悄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的人在使用新车的几个月内,出现了脱发、头晕、失眠等症状,而专家告诉我们这些症状与车内的有害物质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污染、高危害的甲醛在乘用车内通风条件下的动态分布特征及规律的研究相对缺乏,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理论和Fluent软件建立车内甲醛浓度及其分布数值仿真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 以温度、通风速率和通风模式因素为变量,基于车内空气流场分析,率先研究乘用车内甲醛质量浓度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规律,首次系统地探讨温度、通风速率、通风模式对驾驶员和乘员呼吸关键点位甲醛质量浓度分布及其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温度对车内甲醛质量浓度影响显著;0.5 m/s和4.0 m/s通风速率下甲醛浓度由于涡旋流场而分别呈现“双曲线”和“驼峰”型分布特征. 关键点位驾驶员呼吸位置的甲醛浓度随通风速率增加而增加,当通风速率≤1.6 m/s时,增长速率为16.5%;当通风速率>1.6 m/s后,增长速率为3.6%;整车检测点的甲醛浓度随通风速率增加呈线性增长,增长率约为10.8%. 车内后排空间甲醛浓度高于前排空间.  相似文献   

10.
居民室内甲醛污染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问卷调查与现场检测等方法,对60户新装修的普通居民住宅内甲醛污染状况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居民室内甲醛含量超标,严重危害居住者身体健康.造成室内甲醛浓度超标的因素主要由大量使用含甲醛室内装饰材料的所造成,其次是装修完工时间和通风换气量及频次,甲醛浓度与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等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合理选用装修材料和选择施工工艺,并适时通风是使解决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超标的关键.此外,人们应使用有效的空气净化措施来降低和消除室内甲醛浓度超标带来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汽车车内空气污染现状,及车内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提出了相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内污染逐渐被消费者所重视。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汽车内污染研究现状、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作一论述。建议出台标准设定汽车车内空气污染浓度的限值,合理控制车内空气通风系统,采取汽车车内空气净化措施,以保障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汽车内空气的污染与健康驾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汽车的内装饰可能释放大量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浓度随温度升高10度而增加约一倍.由于人的呼吸,数分钟后,在封闭的车内二氧化碳就会超标,使用车内循环的空调设施,无法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反而可能由于合适温度而产生的舒适感觉,忽视了不良气体的危害.交通高峰时间、车辆拥挤路口和地段、以及行驶在尾气排放污浊的车辆后面,车外的空气质量可能更差,不适宜通风换气.对如何减少车内释放有害气体的危害,汽车通风的时间、地点,车内外空气循环装置模式的使用方式等方面,给出了健康驾驶的几项原则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室内甲醛污染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文章对甘肃省兰州市部分办公楼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新装修及吸烟的办公室甲醛浓度超标严重,在检测的38组数据中有23组超过国家标准,超标率近60%,超标最高的达国家标准的3倍.最后提出了室内甲醛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车内乘客面临交通空气污染暴露风险存在不确定性的问题,以东风本田思域轿车为实验用车,选取福州市三环快速路福建农林大学金山校区至浦上大桥路段,利用微型环境检测仪收集车辆行驶中车内PM2.5、PM1.0、黑碳(Black Carbon, BC)等空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不同车窗开关方式下车内颗粒物浓度分布特征以及其受交通时段、车道等变化的影响,并揭示了车速、温度和相对湿度对车内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关窗能显著降低车内颗粒物浓度,特别是在07:00-09:00和17:00-19:00交通高峰时段,中间车道车内颗粒物浓度最低,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车内颗粒物浓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汽车尾气的污染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减少污染,保障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检测与控制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尾气排放检测的方法、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车辆尾气排放检测超标后的维护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甲醛作为污染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存在着严重的危害。通过对淮南市100户装修住宅进行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的测定,甲醛达标率为18%,超标率为82%。  相似文献   

18.
金磊 《科技潮》2002,(3):34-34
室内环境污染主要是装修材料使用不当而引起的。一是设计不合理,房间过多使用一种材料,如大面积铺复合地板引起甲醛超标;二是工艺不合理,传统工艺没有考虑室内环境问题,如复合地板下铺大芯板,墙上刷清漆防止裂缝,传统工艺家具不封边都会带来空气污染;三是选择劣质的装修材料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沈阳市室内外空气中甲醛浓度的测定,发现沈阳市大气中甲醛浓度较低,无超标现象;室内空气因场所不同,甲醛分布状况有所不同:商场、超市内甲醛超标较严重,主要由于所售物品释放所致,而装修材料不是主要污染源;新装修住宅甲醛超标率84%,非新装修住宅甲醛超标43%,均为装修材料释放所致;网吧、电影院内甲醛超标不严重.  相似文献   

20.
丁喆 《科技智囊》2005,(12):93-93
室内装修污染是近年来人们生活中 的一个热点话题,无独有偶,在汽车这 个“流动的家”里,污染同样会给人们 的身体带来难以预料的伤害。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济发达 国家就已经开始关注汽车内污染问题。 美国把室内和车内污染作为人类健康的 五大危害之一;德国则制定了“德国汽 车车内环境标准”,对车内各种有害气 体的浓度与含量进行了明确限制,比如 车内甲醛含量不能超过百万分之0.08, 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