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24C16串行E2PROM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描述了自动调线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系统数据在24C16上的存储方案和算法,实际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自动调线机,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使用简便、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自动调线机也称为电子自动变色调线机或称电子自动间调线机。本文建立在已研制的圆纬机电子选针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讨论了电子选针器与调线机机器手指相配合实现自动变色选线过程及原理、设计方案,并重点介绍实现自动变色调线机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及改造实践。  相似文献   

3.
在以巨型气球拖带电视转播设备升空,实现电视信号的远距离传送和大面积复盖的试验中,电视转播机必须采用定向的接收天线,以避免邻近电视发射台造成干扰,同时又可提高接收灵敏度。由于球在高空随气流变化不断飘动转向,接收天线就必须具有方位自动跟踪的性能。我们受黑龙江省广播局及齐齐哈尔市广播局之託,研制了接收天线自动定向系统(以下简称天调系统),并于七月下旬运达试验场地,截至十月23日先后进行了十几次升空收转试验,结果表明天调系统工作正常,指向准确,成功地从250公里外收转来中央电视台的信号。现将天调系统工作原理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倒棱机的结构和工艺自动流程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对于倒棱机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程序与逻辑、记忆与计算、自适应控制、光电管端准确定位、主传动自动切削以及自动与手动系统的智能转换等主要环节进行了介绍.同时也就低速自动控制系统方案提出了探讨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以ARM9为硬件平台,针对电脑自动调线机的控制系统功能的研究,在QT开发平台下实现图形界面的设计及软件编程,使该软件在调线机手指切换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精确性和易编程性,完成了调线机的控制系统的可视化操作,为调线机的控制系统的移植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完成了双驱动单元擦窗机系统设计。由主控制平台(上位机)、固定平台和悬挂平台组成。固定平台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动力部分,用以完成悬挂平台的定位,悬挂平台用以完成自动擦洗动作。采用实验方法确定了控制电机运动的步长,以完成悬挂平台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7.
针对投影仪自带校正功能普遍存在校正精度低、尺度小、操作繁琐的问题,利用光纤传感技术与格雷码结构光模型设计了一种扫描定位自动校正系统.与传统方法相比,该系统不仅能快速有效地完成空间定位,而且易操作性强.实验原型的测试结果表明:嵌入式光纤传感器能准确地检测到不同编码的结构光信号,上位机通过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可得出准确的目标点坐标,投射图像的梯形失真校正效果明显,系统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保证中板轧机电动APC(自动位置控制)系统定位速度的同时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根据电动APC的控制要求和设备的实际情况,首先采用时间最优思想设计预定的压下轨迹曲线,然后采用仿人智能控制方法,使得实际压下轨迹跟踪预定的轨迹曲线,从而确保电动APC控制的准确定位.该控制算法已应用于实际生产.在系统大惯性和压下螺丝摩擦力不确定的情况下,定位精度达到0.05 mm且整个定位过程快速、无超调.  相似文献   

9.
梅美云 《科技信息》2007,(26):16-16
介绍了一种土工膜水力性能测试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该系统通过RS-485总线连接上位机与89C52单片机(下位机),实现了土工膜水力性能测试系统。下位机可完成自动加压和对压力、水量、时间的自动测定;上位机与多个下位机通信,对其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制表打印、显示存储,提高了测量精度,减少了测试时间。  相似文献   

10.
开发一种光伏阵列状态监测和故障定位系统,该系统将连续采集、 间歇采集、 自动定时采集、 故障检测定位等功能集成到统一的Matlab平台. 提出一种“阈值法-Hampel辨识法”相结合的光伏阵列离群值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比较不同光伏组串瞬时电流进行异常检测实现故障定位. 基于实验室光伏并网发电平台上的故障模拟,重点研究了线线故障和失配故障条件下的故障检测与定位.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自动定时采集光伏电气特性数据并快速、 准确地判断是否发生故障及实现故障组串定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非开挖地下穿孔机的旋转方位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冲击式曲线穿孔机的空间坐标定位方法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对一个重要的定位元件——旋转角度传感器进行了研究.研制成功了一个适用于气动穿孔机的重锤式旋转角度传感器和相应的显示电路.  相似文献   

12.
报道一种利用激光束在控释片剂上产生预定释药小孔的激光打孔机。仪器步进式工作,由伺服传动系统联动控制激光脉冲通断与片剂的传送。从而使片剂的储料、输送、定位、打孔、出料程序自动化进行,打孔速率1-2片/s,孔径范围ф0.1-1.0mm。经过对盐酸普鲁卡因胺渗透泵片与盐酸维拉帕米渗透泵片的打孔应用,证明仪器能满足科研与小批量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人脸图象中眼睛区域定位算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粗略定位和精确定位两步过程,实现了正面人脸图象中眼睛区域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基于TDOA的卫星干扰源定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到达时间差/到达频率差(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frequency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FDOA)卫星干扰源定位系统中卫星速度难以准确预测,导致定位精度不高,尤其是在参考站数量较少时,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TDOA方法实现高精度单参考站卫星干扰源定位。研究了TDOA卫星干扰源定位原理,建立了定位数学模型,采用信赖域算法计算干扰源的位置,进行了定位方法实验验证,分析了定位误差。通过对实测卫星信号的定位试验,证实了该定位方法在单参考站条件下显著提高卫星干扰源定位精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MCS-96单片机在高精度定位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用MCS-96测速的新方法及用MCS-96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无结构化对等(P2P)系统在互联网上得到大量应用,但这类系统中数据定位的性能较差.本文提出了无结构化对等系统的一种高效数据定位方法--内容感知的数据定位方法.在该方法中,各结点加入时优先选择相似度高的结点作为拓扑邻居,各结点维护一个动态信息表,保存了附近邻居上数据内容的指示信息,可在数据定位时指导定位消息的转发.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数据定位方法相比,内容感知的数据定位方法能够在保持较低定位延迟的同时,显著降低对等系统的定位消息开销,有效改善无结构化对等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定位是普适计算的重要应用之一,但是获取精确的位置上下文信息并非易事.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值模糊理论的算法来处理位置上下文信息的不确定性.首先介绍了室内定位系统的大体框架,并探讨了它们的优缺点;然后提出基于区间值模糊理论的定位算法,该算法包括两个阶段:离线阶段建立指纹库和在线阶段进行实时定位;最后,利用室内定位实验来证明算法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软件寻位的数控加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传统定位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软件寻位加工概念,研究了软件寻位加工中工件寻位问题的求解方法,给出了典型的软件寻位加工控制方法,介绍了软件寻位加工系统和实际加工实验结果,理论研究和实际加工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原理和方法是可行的,其主要优点是:通过主动获取工件信息、自动求解工件状态及实时生成加工轨迹,可实现对工件的位姿自适应加工,因而无需使用精密夹具和人工找正,可使单件小批零件的总加工周期比采用夹具的常规达到位加工方法缩短50%以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红透山铜矿微震监测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红透山铜矿深部地压活动频繁现状,建立矿山微震监测系统,通过构建红透山铜矿三维地质模型,优化传感器布设方案,对深部地压活动规律进行连续实时监测.通过微震监测结果与实际爆破震源对比,监测系统对于传感器监测范围内震源的定位误差小于5m,表明微震监测系统对于人工震源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微震监测系统能够连续实时地对地压活动进行监测,捕捉由地压活动引起的微震活动信息,并实现微震源定位,这对开展矿山动力灾害的预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负载预测的虚拟机资源优化分配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计算环境下,为了提高主机资源利用率和保证性能,考虑了主机负载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负载预测的虚拟机资源优化分配方案。通过预测主机负载情况,过滤掉即将达到警告值的主机,保证主机性能,防止虚拟机因负载过重发生不必要的迁移;对参与分配的物理机进行资源最大化利用分配,提高物理主机的资源利用率。通过仿真实验对该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保证了主机性能的同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