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对于评价城市旅游的现状和潜力,提升旅游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内容,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目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同时提出了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对于评价城市旅游的现状和潜力,提升旅游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内容,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目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简要介绍,同时提出了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东北三省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竞争力是优秀旅游城市的重要评价要素,基于国内学者对优秀旅游城市研究成果的回顾,构建适合本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东北三省22个优秀旅游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的旅游竞争力最强,区域中心城市优势突出;旅游竞争力一般的优秀旅游城市群体规模较大,竞争激烈;优秀旅游城市间旅游竞争力差距明显,有巨大的合作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而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城市旅游竞争力,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和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应用最多的是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以广西14个地级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整体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先对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各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计算各主因子得分和综合因子得分并进行排序,然后在此基础上做聚类分析,将广西14个地级市按旅游竞争力分为5类。  相似文献   

5.
陈青松  马耀峰  李森  刘智兴 《河南科学》2014,(11):2366-2372
目的地城市旅游供给评价是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入境旅游为视角,基于市场调研数据,构建了目的地城市旅游供给指标评价体系,借鉴模糊物元模型对我国六大城市的旅游供给水平进行测评,把目的地城市旅游供给要素分为核心、辅助和瓶颈等3个要素层次.结果发现:北京、上海、西安和成都为二级供给水平,广州和昆明为三级供给水平;形成了目的地城市供给评价的3883结构;城市间旅游供给要素水平存在差异,供给特色鲜明;模糊物元模型在旅游供给水平测评上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对地市级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首先界定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概念,归纳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九大影响因素,构建了一套适用于地市级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山西运城市与晋中、大同两个城市进行了对比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旅游竞争力是资源优势、市场能力、产业发展潜力和支持能力的综合反映,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探讨了定量的方法在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方面的应用,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旅游产业竞争潜力评价、旅游环境支持力评价和旅游产业竞争业绩评价等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焦作、洛阳、开封和安阳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依据旅游竞争力理论,借鉴CR模型框架结合城市旅游特征,从城市旅游发展实力、城市旅游接待能力和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旅游社会经济支持力和城市旅游生态环境支持力5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概念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苏州及周围的南京、杭州三地的城市旅游的具体指标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相比南京和杭州,苏州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较弱,但具有竞争潜力。建议通过实施新的旅游策略,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挖掘潜力,抓住机遇,提高苏州城市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照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层次性原则,结合评价数据的可得性,从城市旅游竞争业绩、城市旅游资源优势、城市旅游服务能力和城市旅游环境支持力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法、系统聚类法对河南省18个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把河南省18个城市按照旅游竞争力大小分为竞争力最强型、竞争力较强型和竞争力一般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竞争力提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选取相关指标,从旅游业发展业绩、旅游竞争潜力、旅游环境支持力三个方面构架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合肥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合肥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以南京市为例构建城市旅游发展驱动力模型判别指标体系,采用AHP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得到南京市旅游发展驱动力得分及结构并与理想旅游城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旅游发展存在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供需脱节、品牌形象缺失等问题.然后提出相应升级方向: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打造高端旅游产品,挖掘特色产品,添加参与性、体验性要素,引入另类旅游产品,培育生态旅游产品,并注重产品整合和规模效益、集聚效益的发挥.本研究首次将客源地旅游需求系统纳入城巾旅游发展驱动力指标体系,利用定量方法分析了南京城市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发达地区面临竞争的旅游城市产品开发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依据旅游竞争力理论,借鉴CR模型框架结合城市旅游特征,从城市旅游发展实力、城市旅游接待能力和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旅游社会经济支持力和城市旅游生态环境支持力5个方面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概念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苏州及周围的南京、杭州三地的城市旅游的具体指标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相比南京和杭州,苏州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较弱,但具有竞争潜力。建议通过实施新的旅游策略,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挖掘潜力,抓住机遇,提高苏州城市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结合广西城市旅游特点,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并对其空间格局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西14个地市旅游竞争力差距显著,等级明显,按其旅游竞争力强弱可分为Ⅰ、Ⅱ、Ⅲ3个类型区。  相似文献   

14.
以宁夏为研究对象,从旅游发展需求竞争力、旅游发展供给竞争力、社会环境竞争力、自然环境竞争力及经济环境竞争力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中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每个区域的旅游竞争力,得到宁夏的区域旅游竞争力综合排名;具体分析各区域旅游竞争力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提升建议,以期为提高宁夏全域旅游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城市旅游业也必须加快调整旅游发展思路,实现转型升级新发展。如何有效发挥竞争优势,规避劣势,实现旅游产品升级换代和旅游经济再创新高,是城市旅游业转型发展需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笔者以江苏省为例,以统计资料为依据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和ARCGIS对江苏省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和空间展示,在明确各地级市发展优劣势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城市旅游转型升级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发现,苏州、南京、无锡属成熟型城市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最好,未来应逐步实现“观光度假游”向“文化休闲游”的转变;常州、镇江、南通、扬州和徐州5城市属于待提升型城市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较强,未来应逐步实现“景点旅游”向“城市旅游”的转变;泰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和宿迁5城市旅游竞争力较弱,属于待开发型城市旅游目的地,未来应重点实现旅游资源资本化,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发展城市旅游业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16.
李娟 《科技信息》2009,(28):I0179-I0180
本文阐述了国内关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进展情况。指出国内对此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提升策略、量化评价和模型构建等方面,而有关城市旅游竞争力理论研究较少,未形成我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自身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城市旅游竞争力定量评价实证研究-以山东省17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在城市之间的竞争.山东各个城市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为此,论文首先运用改进型的层次分析法(IAHP)建立了山东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该指标体系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山东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指出每个城市存在优势和问题,提出了增强城市旅游竞争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面对国内外城市旅游地的激烈竞争,城市旅游地的发展不应只着眼于自身的发展与优化,其发展应放宽视野,注重旅游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以培养竞争力来增强持续市场的能力。而通过塑造城市旅游形象则是获取城市旅游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介绍了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旅游竞争优势的概念、内容、作用等,然后阐述了城市旅游形象对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效应,最后提出了如何通过塑造城市旅游形象来获取城市旅游竞争优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省的11个样本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评价,可以发现山西省的11个地级市由于旅游资源禀赋状况、旅游资金投入、当地的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环境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城市旅游竞争力总体不强,且城市与城市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别,说明了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强弱除了与旅游资源禀赋条件相关联外,还与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密切相关。山西省不同类型的地级城市在旅游资源利用与城市旅游管理方面存在着巨大潜力,其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为高效、合理地量化评价智慧旅游城市竞争力,构建出由设施基础、经济基础、科技基础、环境基础等4个一级指标及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城市互联网用户数等1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由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综合赋权的智慧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江苏省13座城市竞争力评价的实证案例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全面、客观地量化评价城市智慧旅游竞争力,影响城市智慧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基础,加大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投入,增强城市经济力量是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