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课堂教学场景设计了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3D-CNN),以动态性为主要特征,对教师进行课堂行为识别;提出了经过改进损失函数的YOLO-v5(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5th)模型,并以多目标为主要特征,对学生进行课堂行为识别.2种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识别结果.为验证所选用模型的有效性,在所标注课堂行为数据集上进行了模型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模型在教育场景下课堂行为识别工作中展现了较好的性能;课堂行为的精准识别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课堂学情,有助于推动智慧课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蒋金辉 《科技信息》2011,(31):I0117-I0117
课堂管理是指对课堂教学中学生行为的管理,是建立在教师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我们的管理不能只从教师单方面的来提出对学生的要求,还应该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需求。健康课堂管理是建立在对学生情感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理解、满足基础之上的.通过表扬和批评、材料的调控、课堂纪律的建立等方式,最终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会承担责任,养成自律,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本文从学生课堂常规管理和学生不良行为管理两个方面说明科学课堂中的一些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课堂非言语行为研究关注教学效能的作用,而忽视识别技术的重要性。微反应是人类在应激行为下的真实表现,对于辨别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反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反思问卷法和观摩法的存在问题,尝试将识别技术引入课堂对学生非语言行为的情感判别中,并探讨其在学生评教上和年龄段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对200名大学生进行团体问卷调查,探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课堂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课堂表现有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职业学校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调查和分析,采用"行为导向"的课堂问题行为矫正模式,以觉察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和潜在的问题行为为起点,经过诊断,确定矫正目标,并运用有效的矫治方法,对问题行为改正的成效进行检评,可以塑造和发展良好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姬丽敏 《科技信息》2007,(7):176-177
针对当前语言课堂的现实,本文以课堂互动、学生参与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语言课堂的实质,英语课堂组织过程中的活动,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的参与、课程设置的参与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等,发现总结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的课堂行为。  相似文献   

7.
石国参  刘天森 《科技信息》2012,(11):178-179
当前我国大学课堂问题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不利于学生发展和学风建设。本文以"教学方式、教学管理、学生素质、校园文化"为切入点,对我国大学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因素及规范课堂问题行为的对策两方面进行梳理分析,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毅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3):113-115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质量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处理不当,会引起师生之间的冲突和课堂纪律问题,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甚至对学生的人格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对高职院校课堂问题行为进行的调查,认为产生课堂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既与社会风气、教育体制等宏观因素有关,也与学校监控体系、教师教学行为以及学生自身等微观因素有关。同时提出相关策略。减少或控制课堂问题行为,为高职院校有效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提供理论和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琼书 《科技信息》2013,(7):179-179,201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性、原因及相应的对策,为提高本科生学习质量和护理本科教学的质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校选取的150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了解本科生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存在、性质、表现和影响等方面的认识。结果:88.7%的护理本科生肯定自身存在课堂问题行为;68.6%学生表现为外向型,31.4%的学生表现为内向型,主要问题行为是玩手机(69.3%);课堂问题行为主要出现在选修课(49.3%)和非专业课(48.7%),整个学期中前半学期比较严重(84%)且主要在下午(49.3%)。78%的学生归因于外因,22%的学生归因于内因。结论:护理本科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较普遍,表现以程度较重的外向型为主,外因成为主导因素,主要是教师教学和课程设置,学习习惯不良和学习兴趣是主要的内因。  相似文献   

10.
课堂问题行为在中小学具有普遍性.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既有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也有教师和环境等学生外部的因素.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建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及时干预与重新塑造等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1.
课堂问题行为在中小学具有普遍性。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既有学生个体差异的因素,也有教师和环境等学生外部的因素。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建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及时干预与重新塑造等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当学生在老师的视线之内调皮,做地下活动,做与老师要求相悖的行为时,我们做老师的往往是不问青红皂白一顿狠批,这无形之中,往往事与愿违,使得师生的距离被拉远。可老师们又总是乐此不彼的这样做,好像只有这样,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得以发泄心中对学生的愤怒。  相似文献   

13.
课堂焦虑感严重影响到外语课堂教学效率。课堂焦虑感有性格性焦虑和环境性焦虑两种,其中后者因其短期易变和受教师影响居多而更易控制。教师要严密注意自己的课堂行为态度,杜绝一切可能引发学生课堂焦虑感的行为态度,创造宽松的英语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4.
所谓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引发学生的动机与行为,将问题穿插于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之中,让学生从“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要求教师创设情景,善导问题,紧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课堂主要形式,转变教学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课堂违规行为是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行为。本课题通过对小学生课堂状况的调查研究,以课堂行为规则制定和实施为视角,探寻小学生课堂违规行为的真正原因,据此尝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中小学课堂上经常会有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问题行为,它破坏了课堂学习的连续性。要想采取较理想的管理策略来控制课堂问题行为必须要找到行为发生的原因。而对于课堂问题产生的原因大都是从教师、学生、环境三个方面来阐述的。本文转换了看问题的视角,从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来看课堂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逐一进行分析。这样有助于教育者在网络的影响下采取有效的策略来预防和控制课堂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17.
课堂反馈作为最直接的教师-学生互动内容,对于MOOC课程中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大规模的课堂反馈记录有利于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变化规律;同时,课堂反馈内容又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便于教师精准地捕捉学生反馈水平和优化教学结构.基于此,本文选取中国大学MOOC平台“课堂交流区”中的5万条教师-学生反馈记录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数学统计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学习分析技术,从反馈记录的统计分析和反馈内容的话语分析两个方面入手,追踪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率和活跃度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不同学科类型课程的学习行为差异及其课堂话语分布.结果表明:学生的反馈内容主要围绕主题内容展开,正面情感比例较高,但其参与率和活跃度较低,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就不同学科类型课程的学习行为而言,艺术类课程的参与人数比例和反馈数量呈现出最优状态,反馈内容的广度均高于其他类型课程;文科类课程呈现出参与率高而活跃度低的不协调现象,反馈内容注重主题的深层次思考;而理科类课程力求简洁准确的回复主题,学生间的反馈重复度高,适当提高其课堂参与率和活跃度也将有助于学生间的学习交流,促进知识建构行为的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兴旺  李霞 《科技信息》2007,(11):198-198
初中物理新课标从教学理念到教学的内容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应挖掘新教材的特点,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课改的效果,必须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应不断用新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以适应教改形式发展的需要,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后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前与后是密不可分的。而以往的教学中只重视前,忽略后,使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使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是被迫的,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精神上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而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应该是具有吸引力、亲和力的课堂,应该是鲜明地体现和谐性、安全性的课堂。笔认为,这种吸引力、亲和力、和谐性和安全性主要来自教师科学合理的教学行为,来自于教师的一种新型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发展中的人和一个独特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微反应是人类真实情感识别的重要技能,在非言语行为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鉴于反思问卷法和观摩法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引入微反应的识别技术,以更新课堂行为观察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