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把"课程思政"的支撑元素有机地融入高校的专业课教学中,才能确保各类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向同行、协同并进.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实际情况,提出开发利用河南红色资源,使之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支撑元素,并探索该元素融入高校专业课教学活动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要求将价值引领、精神培育融入课程教学,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艺术院校英语课以其课时充足、覆盖面广、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丰富的优势,成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先锋。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从教师队伍培养、教材内容开发、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价保障4个方面入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相似文献   

3.
专业课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载体,在当前大思政育人语境下,专业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张皮"现象的一剂良药.专业课教学话语具有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它的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之基、中国传统文化为价值之基、中国伟大实践为现实之基,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方面来创新...  相似文献   

4.
从"软件测试"课程思政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出发,结合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分析"软件测试"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的契合点和实践举措,倡导专业课思政元素的挖掘,将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元素融入"软件测试"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并促进教师的政治素养和育人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如何在高职理工类专业课中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是现阶段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以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液压与气动技术》为例,探索出“修订教学文件,明确思政目标”“遵循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建设课程资源,打造思政载体”“重塑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环节”“创新评价体系,评价育人效果”五个方面开展高职理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专业教师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效果。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发挥课程思政示范课的引领作用,对接就业岗位需求,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考核评价体系,从而提升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能力,使之将思政元素更好地融入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通过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协同教学,把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出来,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有助于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还面临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思想认识不一致、顶层设计缺乏系统性、机制构建尚不健全等。推进二者的同向同行,必须科学解决深化协同育人的思想认识,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教学改革评价体系。探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及其具体的实践路径,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视角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研究,建立思政课堂显性教育与其他课堂隐性教育的协同育人工作理念,从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和评价体系几个方面打造思政教师与其他课教师全过程、全方位的协同育人主体,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工作机制,旨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该文旨在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职业素质课程三位一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采用混合式教育模式对高职专业课程进行改革,通过以多种手段多种途径融入思政元素的方式,帮助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全课程育人的作用,突出思政元素在知识育人过程中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代"三全育人"方针的指导下,"课程思政"不断融入专业课,不仅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而且是一种新的教学思维方式,要求全课程都将思政教育渗透入教育的全部过程.中医学各类课程要与思政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本文旨在挖掘《方剂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设计中,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不但可以使学...  相似文献   

11.
司艾华  刘伟 《枣庄师专学报》2002,19(6):45-47,56
我们平时所说的战国时期的滕文公 ,实际上是滕元公 ,至于他为什么后世称他为“文”,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其一 ,作为谥号的“元”和“文”差别并不是很大 ;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谥法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其三 ,我们还要注意到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12.
国书馆“传统”与“现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藏书结构、服务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阐述了传统图书馆模式的特点,并从图书馆的虚拟化和图书馆管理的人本化方面分析了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3.
从“无兵的文化”到“竞逐富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民族的兴盛与一个民族是否具有捍卫自己利益的能力和决心有关,也与一个能够发挥市场优势的制度安排有关。因此,在一个以竞逐富强(thepursuitofpower)为原则而发展起来的现代世界中,中华民族在进行经济与政治制度变革的同时,必须改变自己文化上无兵的传统。  相似文献   

14.
学界对"以人为本"当前主要有四种理解。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民群众",是从政治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少数人"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全体公民",是从法律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部分公民"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人类",是从人类共同利益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自然"和"物"范畴;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具体的个体的人",是从工作落实视角而言的,针对的是理论层面抽象的"人"范畴。应在特定的范围内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超出其特定适应范围便容易导致对其中的"人"的误读。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无疑应当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学界所作的拓展性理解则是适应于特定范围、解决特定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初期,对于小说的功能,论者往往定之以"可补经史之阙"。因此在古代小说的发展之初,小说常在作者的写作态度以及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史性"特征。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虽然成书于"始有意为小说"[1](P39)的唐朝,但是从其创作态度、写作方法、内容题材等来看,仍具有突出的"史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花腔>的发表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花腔>的出众之处不完全在于文本作者得意、论者激赏的"先锋性"的两套叙事话语体系的设置,更在于通过调用"真"的创世与毁灭的叙事智慧对历史话语权的质疑和对"红色"知识分子荒谬人生的深刻阐释.  相似文献   

17.
自然环境为人类文化的创造提供了活动舞台,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是不言自明的。人类学家和地理学家探求文化特质地理分布的简单原因,在于环境决定论的解释模式是基于世界性探险而搜集到的大量有关人类差异材料进行分类和解释的一种简单的方法。文章从早期理论学者开始进行追述和回顾,认为:如果将强调或者突出“气候的作用”的学者归为“环境决定论者”,这种扩大“气候”外延的论说方式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8.
公众对案件的"满意度"与"司法公正"的内涵本身存在的原理性冲突,当事人对事件结果公正的不同理解、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导向,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司法案件的认识和评价。一旦舆情被某种因素引导,社会舆论就容易发展趋向于一种或几种极端的论调,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其中非理性的部分社会舆情将产生巨大的力量,可能引发"满意"与司法公正的较量。"河北王朝案"就是发生在审判质量管理背景下舆情与司法的一次激烈冲突。因此,应弱化以"满意度"作为案件质量评估的指标,从而回归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韩非的“矛盾”富言属于逻辑矛盾。他的“矛盾”思想则是非此即彼、非彼即此,二者必居其一。这种仅仅在对立两极中的思维方法并非完全正确。哲学上的辩证关系,借用“矛盾”、“对立”范畴来表述,也不十分恰当,因为矛与盾不是对立的双方,而辩证关系也应包括对立统一、鼎立统一、多立统一。所以我们必须确立立体矛盾观,即对立面-中介-对立面,或正中反矛盾论,或同异反分析法。  相似文献   

20.
正确理解“孽海”与“花”的含义,有助于深入解读小说《孽海花》。本通过对小说本和有关资料的研析,指出《孽海花》中的“孽海”主要指当时正在沉沦的中国社会环境,“花”则既指名妓傅彩云,也指晚清“名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