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间旅行     
《大自然探索》2008,(6):12-14
有史以来最大功率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即将投入运行,它将模拟“大爆炸”之初的宇宙。让人吃惊的是,有人说它可能导致世界上“第一部时间机器”的问世,从而让时间旅行——回到过去或访问未来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的冷艳和纯净,是它让人着迷的魅力所在。而在这个广大而风格独特的雪域里,可可西里无疑是更特质更出彩的地方。因为它的寒冷、它的远离人间、它的鬼魅和后来出现的枪声……忽然,宿志萌动,打点行囊,一两天就踏上了去可可西里的路——  相似文献   

3.
生物技术的第三波浪潮——工业生物技术——正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尽管它是以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取代矿物燃料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工艺,然而这一基于生物技术的生产工艺是否能真正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接受——  相似文献   

4.
马晨 《科学之友》2007,(7A):51-51
胡杨是唯一一种生活在沙漠中的乔木树种,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荒漠化的过程。而今,虽然它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胡杨仍然是“死亡之海”——沙漠的生命之魂。  相似文献   

5.
头发做钻石     
美国科学家研制成一种革命性工艺——塑料,它有望取代普通的电灯泡。发光塑料是一块极薄的透明片,它会在有电流通过时发光。这种塑料能将电能转变成光子流,发出的光与自然光没有任何区别。  相似文献   

6.
人体的“警卫兵”——免疫系统 人体免疫系统是人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因为有了它,人体才能抵御病原菌的侵犯。它具有高度的辨识能力,通常能精确识别自身和异己物质,使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保障人体自愈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12,(6):4-4
火星上的奥林匹斯山的直径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相仿,长久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大的火山,但地质学家最近推测,奥林匹斯山以及和它相邻的阿尔西亚山(下图)等可能都只是巨型火山——“萨希斯高地”的组成部分而已。  相似文献   

8.
夏日风轻灵地荡过池塘边的碧绿,吹拂过我们的耳畔,平复着我们内心的心浮气躁。风是空气分子的运动,当它的能量被无限放大的时候,一朵海上恶之花就这样诞生了。它有着天使般美丽的名字,却是魔鬼般暴虐的脾气。它诞生之初是娇柔可人的模样,但当它经过千里迢迢的长途跋涉,旋转着裹挟风雨而来,闯入人们的视线之时,所到之处无不掀风鼓浪,其凶残的面目至此开始暴露无遗。它便是温柔的杀手——台风。  相似文献   

9.
对人类而言,已知的最复杂的东西当属人的大脑了——它不仅复杂,而且它还是目前科学无法解释的为数不多的自然现象之一,即意识的中心:因此,试图复制出一些缺乏了解的东西似乎是狂妄自大的。但是你不得不在某个地方开始这项工作:IBM公司和瑞士洛桑联邦高等工业学院(EPFL)计划通过用“硅”复制的方式开始这项工作,用专业术语说——硅是大脑的建筑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最近,进行水下考察的科学家在南极海底发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巨型虫(图1)。从外形上看,它简直不像动物,而像一种植物——郁金香,同时还有点像臭名昭著的罂粟,但它却是一种真正的被囊动物。科学家说,这种被囊动物是南极洲海底的早期定居者之一,以浮游生物为食,最长可长到1米。它抽吸海水,然后经过体内的一个网状结构滤出食物。至于它的“花茎”,则通过它自己的“泵压”来支撑。  相似文献   

11.
对人类进化作了深层观察的特殊旁观者——虱子——正在开始述说它的故事,同时还泄露了两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秘密。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2009,(2):47-47
塑料是20世纪最重要的技术发明之一,但德国科学家相信,这种材料不久会被另一种新材料所替代。 新发明——液体木材——可以替代现代工业中所使用的塑料。塑料作为一种材料在世界上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不过它具有许多缺点。首先,塑料的回收利用成本高且污染环境:其次,塑料含有可诱发癌症的毒素:再次,塑料由石油制成,而石油并非是用之不竭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7,(9):5-5
它是全球最大和最不同寻常的龟种之一,科学家以为它很可能已经灭绝,但最近却惊喜地在柬埔寨湄公河附近发现了它的踪迹。它——就是以其柔软的龟背和流线型体形而闻名的坎特巨龟。科学家已经决定把湄公河的这一无污染地区作为坎特巨龟的重点保护区,以拯救这一严重濒危的稀有物种。  相似文献   

14.
奇异的数和奇异的图形是数学的魅力之所在,而奇异的联系——即表面上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实际上却有着一种隐蔽而秘密的统一性——则更是如此。我最喜爱的例子之一是Sicrpinski垫片,即图1所示的三角形图形。实际上这个图形是分形(经过数学家Bcnoit B.Mandclbrot的宣传,分形这一术语现在已众所周知)——它可以不断地分成与总体相似的越来越小的许多图形。  相似文献   

15.
沈葹 《世界科学》2005,(11):13-17
本系列章已论述过的课题,其要点大多涉及现代(理论)物理中的美学蕴含。其实,它的渊源主要在于以牛顿力学为核心的近代经典物理;甚至可将其追溯到古代以至中世纪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化。一般认为,牛顿是近代经典物理的代表,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包括现代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曹俊卿 《科学之友》2004,(10):10-13
一提起“发明创造”,大部分人都觉得它是那样的神秘:可人人又对它是那么的向往——我就不能有所发明创造?能!创造学研究专家关原成告诉你:人人都孕育着发明能力,所缺乏的是驾驭这种能力的能力,那就是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创造学、进行创造力培训而得以开发和提高的。  相似文献   

17.
BP是个怪物,同时它的诞生与成熟是与世界对石油的需求逐渐上涨密切相关的。尽管它的老板说:安全是第一位。但实际石油大鳄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冒险和权力的历史。他们一直在冒险,获得更多的石油,更大的利润,更大的份额,更激进的方式——安全,安全尽管一直被挂在嘴边,却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现在,BP要为之付出代价了。  相似文献   

18.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10,(1):80-80
问:微波炉通过水分子振荡加热食品,你知道振荡次数吗? 答:这是个很惊人的数字——24.5亿次/秒!可是这个天文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它的计算公式是:每秒振荡次数=传播速度÷波长。电磁波以光速向外传播,已经公认的光速是29.9792千米/秒,如果找到波长就可以得出它的振荡次数了。  相似文献   

19.
同性恋:困惑人类的不解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人们已经提出了同性恋不属于病态行为,但没有人否认它不是违背自然法则的性行为,这种让人感到矛盾和困惑的同性性行为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0.
是什么控制了我们的行为?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选择?似乎总有些我们无法了解的东西在影响我们的行为,总有些我们无法解释的力量左右了我们的选择。 数字13现象纠结的背后似乎有奇特的魔力: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个人和世界的历史。 因为它。伊丽莎白女王延宕计划;罗斯福总统改变行程.就此,国家改变命运,家族改变未来。 13的魔力来自何处?13究竟如何实施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