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帕斯比叶舞曲》是德彪西的早期钢琴作品,在和声语汇、音色效果等方面展示出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在演奏德彪西钢琴作品时,相应的踏板技术对于诠释其风格、实现印象主义音乐的音响目标和渲染特有气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帕斯比叶舞曲》是德彪西的早期钢琴作品,在和声语汇、音色效果等方面展示出了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在演奏德彪西钢琴作品时,相应的踏板技术对于诠释其风格、实现印象主义音乐的音响目标和渲染特有气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德彪西钢琴音乐演奏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德彪西钢琴音乐的特点 ,重点进行音色、触键及踏板的教学 ,引导学生更加准确、巧妙地应用各种钢琴演奏技巧来表现德彪西钢琴音乐的深厚内涵  相似文献   

4.
德彪西的钢琴音乐充分体现了朦胧、空幻、飘逸的艺术风格,其作曲技法和表现手法独特,因而对其作品所表达的音色也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和理解,演奏方法及踏板的运用处理与其特有的声音概念相适应.形成其作品独特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5.
《焰火》是德彪西钢琴音乐中晚期的代表之作,本文通过对作品的曲体结构、调式和声、音乐形象和演奏要点的分析,旨在领略印象主义音乐的特殊魅力,为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学习做基本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的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是西方键盘乐器钢琴与中国音乐文化结合产生的艺术结晶,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因此演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关键是民族风格的准确诠释。本文从整体音乐结构的把握、富有民族韵味的旋律表达、中国化的音色处理、踏板的合理应用四个方面探讨中国钢琴作品演奏中民族风格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钢琴演奏是以发出音乐表现需要的声音为目的,声音的质量是决定演奏水平好坏的重要标准.在对待音乐的美感和音色的问题上,不同时期、不同的乐派和不同作曲家作品的演奏要求是不一样的.钢琴的声音是奇妙的,但这奇妙的声音无不来自我们更加奇妙的身体和对这奇妙身体的有效控制.放松是弹好钢琴的前提,良好的手型和正确的姿势对发音起着直接的作用.为了表现乐曲的某种风格和音色,需要适当地调整手型和手指触键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廖曼辰 《科技信息》2012,(2):306-306,308
为探索和再论钢琴音乐复调作品的演奏技巧及其特点,本文作者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和演奏心得体会,总结得出从触键、节奏和时值、分句与呼吸、装饰音、使用踏板这几方面着手能演奏好钢琴复调音乐作品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德彪西《为钢琴而作》由三首乐曲组成,分别是《前奏曲》《萨拉班德舞曲》《托卡塔》。通过对《为钢琴而作》的音乐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便于初学者了解这部作品的旋律、和声、调式和音响的特点。同时结合个人的理解与经验对演奏这部作品的要点进行诠释,从音乐色彩层次以及触键踏板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给他人在学习演奏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谈钢琴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琴演奏作品,为达到艺术最高层的意境表现,应具备正确的弹奏方法。本文提出音乐形象与演奏技巧相辅相承的辩证观点。通过诠释音乐形象的产生,以及对演奏技巧的影响,结合分析钢琴触键技巧,细致地对中国古曲改编的钢琴作品《春江花月夜》进行分析,总结乐曲处理的三个阶段,说明乐曲意境处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贝多芬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结合贝多芬钢琴奏呜曲作品创作风格的分析,以其钢琴奏呜曲作品中的《月光奏鸣曲》、《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和《A大调钢琴奏鸣曲》为例,探讨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在旋律、力度、调性及音色方面的演奏特征。  相似文献   

12.
德彪西的两册共二十四首《钢琴前奏曲》被音乐学家们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也是钢琴家、理论家、作曲家和音乐爱好者十分喜爱的作品。作为钢琴教学方面,也是在本科阶段钢琴主修学生必须接触的文献作品。本文从创作风格、音乐形象理解和相关文献阅读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在钢琴教学中教授这套作品的几点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高师钢琴教学中,音乐教师要抓住音色与歌唱性的训练关键,强化学生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作品的内涵理解,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手指触键技巧和姿势,引导学生能够分辨钢琴弹奏的音色并进行对比,以及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提高表演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既有正确的弹奏理念又具备优秀弹奏能力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4.
《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是勃拉姆斯青年时期创作的作品,这部协奏曲具有高难的演奏技巧。该文通过对《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各乐章不同技巧难点深入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弹奏技术难点的方法,对演奏者在把握整首作品的主题旋律特征及控制全曲的音乐风格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普罗科菲耶夫早期创作的音乐作品《四首钢琴练习曲》,虽稍显稚嫩,但却彰显着普氏特有的音乐旋律、极致的不协调音以及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普罗科菲耶夫后期作品的奠基之作。本文通过对《四首钢琴练习曲》的解析,深入把握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内涵、演奏特点、技术要求,感受普氏音色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路宁 《科技信息》2011,(9):I0164-I0164
钢琴演奏,是需要通过有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段,把音乐的作品思想表达更加完美,更能因产生艺术的感染力。钢琴基本功的训练始终是钢琴教学中最基本同时又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经过扎实而系统的基本功训练,手指是不可能做到灵巧、有力的。多年钢琴教学的实践经验证明,缺乏基本功训练和扎实演奏技巧的人无法承担乐曲的基本演奏,更谈不上做到完美地表现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7.
丁菲菲 《科技信息》2009,(29):I0159-I0159,I0161
歌曲《浏阳河》自建国初期创作以来,被改编成各种脍炙人口的器乐作品、钢琴作品。本文旨在通过对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旋律、装饰音特色、音色润腔、曲式结构、演奏速度等方面创作特色,分析其典型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色,力求更好的演奏诠释中国钢琴改编曲。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内钢琴教学和演奏中普遍存在着重视技术技巧而忽视钢琴作品的音乐表现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钢琴教学和演奏者应当重视道德情操的提升完善、人格品质的修养塑造;重视拓宽知识领域、加强全面艺术素养,要在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性质内涵下功夫,并在此基础上自然地融入弹奏者全部的人文素养,这样的演奏才是真正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钢琴演奏者,声音的好坏与质量是决定其水平和档次的一个重要标准。音乐是通过声音塑造"形象"的艺术,音色作为声音要素之一,在音乐表现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优劣将直接反映演奏者是否理解与准确的表达作品。该文对影响钢琴音色的各要素进行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蔡霞 《咸宁学院学报》2008,28(4):181-182
为了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技巧以及音色的熟练掌握与运用能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气息在扬琴演奏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从气息贯通是放松的前提、气息对音色的影响、气息和句逗的关系、气息表现音乐美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有助于扬琴演奏者更好地掌握气息和对乐曲的理解以及音乐的表达,达到扬琴演奏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