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表达野生型HIF-1α(fl HIF-1α)和抑制性HIF-1α(dn HIF-1α)的重组质粒pcDNA3.1-fl HIF-1α和pcDNA3.1dn HIF-1α转染入SiHa细胞中表达,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质粒转染SiHa细胞后其HIF-1α与CXCR4表达水平的变化;划痕试验测定细胞迁移情况,同时与pcDNA3.1组和未转染组进行比较.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fl HIF-1α和pcDNA3.1dn HIF-1α转染SiHa细胞后,pcDNA3.1-fl HIF-1α转染组(fl组)HIF-1α蛋白表达水平与其他三组比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DNA3.1dn HIF-1α转染组(dn组)与pcDNA3.1组和未转染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fl组和dn组其CXCR4蛋白水平的表达与pcDNA3.1组和未转染组相比均有较明显的差异(P<0.05).fl组迁移能力略高于对照组(P>0.05),dn组迁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IF-1α能提高CXCR4蛋白的表达,从而加快SiHa细胞的迁移;而dn HIF-1α的作用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2.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合成的HIF-1α shRNA与pEZsiRNA6.1空载体连接,构建pEZsiRNA6.1/hHif-1α载体,PCR和测序结果表明所构建的pEZsiRNA6.1/hHif-1α重组载体正确.进一步将所构建的载体转染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系,利用G418筛选HIF-1α稳定干扰的细胞系,荧光显微镜检测结果表明:稳定转染pEZsiRNA6.1/hHif-1α的EC-9706细胞均有绿色荧光蛋白示踪.经CoCl2诱导模拟缺氧4 h,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ZsiRNA6.1/hHif-1α能有效抑制EC-9706缺氧食管癌细胞HIF-1α的诱导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七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和足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的影响.方法:24只8周龄雄性大鼠,随机选取8只为对照组,其余大鼠1次性腹腔注射质量分数为55 mg/kg的STZ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后,将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三七颗粒组(8只/组).三七颗粒组大鼠每天给予质量分数为0.4 g/kg的三七颗粒水溶液灌胃,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连续12周.灌胃12周末测定大鼠血糖,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肌酐及肾脏病理损伤,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足细胞转分化骨架蛋白(desmin)、肾病蛋白(nephrin)和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造模72 h后模型大鼠血糖浓度≥16.7 mmol/L,表明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三七颗粒组大鼠的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值显著降低(P0.05);肾脏系膜增生面积率明显减少,肾脏足细胞足突融合数量明显减少(P0.05);肾组织中的desmin蛋白和α-SMA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nephrin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三七颗粒可改善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足细胞的转分化程度,缓解肾脏病理损伤,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的值,可能因此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探究microRNA-124a(miR-124a)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继发性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取9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建立SCI模型,随机分为3组,第1组术后仅注射生理盐水,为未治疗组;第2组术后注射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BMSCs-D-NSCs)治疗,为正常移植组;第3组术后注射携带miR-124a的骨髓基质细胞源神经干细胞(miR-124a-BMSCs-D-NSCs),为转染移植组.另选取60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仅给予假手术处理.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的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的miR-124a表达情况,并对损伤灶进行显微测量计算,比较脊髓功能恢复的BBB评分情况及脊髓组织损伤大小的情况.结果显示,SCI后,脊髓组织中miR-124a基因表达显著降低,脊髓神经功能也明显降低,miR-124a-BMSCs-D-NSCs能够有效地改善SCI,减少脊髓损伤组织范围及体积,还能改善中枢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缺血死亡后不同时间点HIF-1α及Egr-1mRNA的表达规律,为因急性心肌缺血死亡的法医学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建立SD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急性心肌缺血试验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死亡不同时间点大鼠心肌点HIF-1α及Egr-1mRNA的表达规律。结果大鼠心肌结扎1h缺血心肌中HIF-1α及Egr-1mRNA明显表达,随着死后时间的延长,表达降低,至术后96h仍可测到;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均未测到HIF—1α及Egr-1mRNA表达。结论HIF—1α及Egr-1mRNA可作为诊断因急性心肌缺血死亡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携带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探索HIF-1α在成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中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腺病毒表达系统AdEasy System构建携带缺氧诱导因子-1α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Ad-HIF-1α)并行PCR鉴定.建立大鼠线栓法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Ad-HIF-1α、腺病毒空载体(Ad)、生理盐水(NS)三组;将Ad-HIF-1α、Ad和NS分别注射到模型鼠梗死侧侧脑室.通过大体脑解剖和Nissl染色检测模型是否成功,原位杂交检测脑组织HIF-1αmRNA、VEGFmRNA、SDF-1αmRNA的表达差异,三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评价Ad-HIF-1α对脑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大体脑解剖标本和Nissl染色均证明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成功建立.经氯化铯梯度离心法纯化后Ad-HIF-1α的滴度为8.2×108pfu/ml,PCR鉴定表明Ad-HIF-1α构建成功.三组大鼠脑梗死后HIF-1αmRNA、VEGFmRNA和SDF-1αmRNA的表达均有明显增加,且均于72h达最高峰.Ad-HIF-1α组HIF-1αmRNA、VEGFmRNA和SDF-1αmRNA在72h的表达与Ad和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d和NS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IF-1α治疗组72 hAd-HIF-1α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分别为1.6±0.7和0.9±0.6,与Ad组(分别为2.9±0.6和3.2±0.6)和NS组(分别为3.0±0.7和3.2±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2 h时脑组织TTC染色显示Ad-HIF-1α治疗组梗死体积为81.2 mm3±1.4mm3,与Ad组(173.9 mm3±1.3mm3)和NS组(171.7mm3±6.2mm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基因在成年大鼠局灶性脑梗死中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不仅是通过上调抗缺氧基因或脑保护基因如VEGF的表达使缺氧的组织细胞保持氧稳定及耐受低氧状态,而且还通过上调修复基因如SDF-1α的表达达到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和重建神经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卵透明带DNA纳米微囊的制备及其体外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发展壳聚糖-卵透明带口服DNA粘膜免疫避孕疫苗。方法:首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含卵透明带特异抗原pZP3α DNA的真核质粒表达载体pVAX1-pZP3α,然后用壳聚糖C390包被pVAX1-pZP3α重组质粒制备免疫微囊,测定免疫微囊对质粒DNA的包裹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壳聚糖-DNA微囊的形态结构,并体外转染HeLa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pZP3α的瞬时表达。结果:pZP30αDNA正确插入到载体pVAX1中并与壳聚糖C390形成纳米免疫微囊,对重组质粒pVAX1-pZP3a的包裹率达90%以上,AFM成像技术显示这些微囊的直径为100nm到300nm不等,平均为224.6nm,形状为球形、椭圆形等。体外转染HeLa细胞用IIF法检测到了抗原pZP3α在细胞内的表达。结论:壳聚糖-卵透明带口服DNA纳米免疫微囊制备成功,为进一步发展更安全、方便、有效的卵透明带DNA避孕疫苗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BMP7促进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进一步研究BMP7对脊髓损伤处NF200及GFAP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实验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BMP7实验组,使用Allences's打击器建立大鼠T10节段脊髓损伤模型,BMP7实验组大鼠造模成功后连续7 d于脊髓损伤处注射50 ng BMP7,对照组造模成功后连续7 d于脊髓损伤处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2组大鼠分别于术后6 h、3 d、1 w、2 w、4 w、8 w进行BBB评分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免疫组化实验检测损伤节段脊髓组织中NF200及GFAP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BBB评分结果显示在1、2、4 w及8 w时BMP7实验组大鼠BBB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BMP7实验组大鼠脊髓损伤处NF200阳性表达细胞数在造模3 d后逐渐增多,至第4 w时达到高峰,且在1、2、4 w及8 w时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MP7实验组及对照组GFAP阳性表达细胞数变化均不明显,两组间阳性细胞数差异不显著。结论 BMP7可以促进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BMP7可以上调脊髓损伤处NF200蛋白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VC)对青春期大鼠睾丸生精细胞Cx43的影响.方法部分结扎大鼠左肾静脉,建立精索静脉曲张模型.取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分为对照组、精索静脉曲张组(手术组),每组中再分为3个亚组,每组5只,结扎持续时间为2,4,8周;达到相应的时间段后取各组大鼠左侧的睾丸,运用RT-PCR法检测Cx43及HIF-1α基因的表达,并在8周时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Cx43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在2,4,6周时Cx43及HIF-1α基因表达无明显变化;手术组在2,4,6周时HIF-1α基因表达水平提高,Cx43基因表达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检测结果表明:8周时手术组Cx43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精索静脉曲张可致大鼠睾丸组织缺氧,Cx43及bcl-2表达下调,并诱导睾丸组织生精细胞凋亡增加,进而影响睾丸生精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安神方颗粒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以及递质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安神方颗粒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进行2周的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刺激;在后续3周进行CUMS 1 h前,安神方颗粒组每天给予安神方颗粒质量分数40 g/kg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的体质量变化;运用强迫游泳(FST)和糖水偏好实验(SPT)评估大鼠抑郁行为的变化;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大鼠海马BDNF和GABA_ARα2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加缓慢(P 0. 01),FST累积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 0. 01),糖水偏好值减少(P 0. 01),海马BDNF和GABA_ARα2表达水平下降(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安神方颗粒组大鼠体质量增长较快(P 0. 01),FST累积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 0. 01),糖水偏好值升高(P 0. 01),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含量降低,BDNF和GABA_ARα2表达水平上升(P 0. 01).结论:安神方颗粒可能参与干预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上调海马组织BDNF和GABA_ARα2的表达,从而发挥抗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维康颗粒对疲劳型亚健康大鼠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再生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疲劳型亚健康大鼠骨骼肌细胞模型;观察骨骼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学改变;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实时定量RT-PCR方法测定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比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数量减少,呈空泡样变性,嵴消失,内质网及核模扩张,MDA升高及SOD下降(P<0.05),PGC-1α、AMPK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维康颗粒可逆转线粒体结构损伤,恢复MDA、SOD及PGC-1α、AMPK mRNA表达正常。结论:维康颗粒促进线粒体再生可能是干预疲劳型亚健康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受损伤脊髓组织中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epatoma-derived growthfactor,HDGF)表达的变化.方法:将40只成年大白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脊髓损伤组(B组),每组20只.脊髓损伤组采用改良的Allen’s打靶法制备,并于术后24 h处死大鼠,取损伤脊髓节段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DGF在正常对照组以及脊髓损伤后表达情况.以表达指数作为统计学指标,采用X2检验分析各组间的变化.结果:HDGF主要表达在神经细胞核中.15例损伤脊髓标本表现为HDGF表达指数为Ⅱ组,对照组中表达指数为Ⅱ组仅4只(P<0.05).结论:HDGF高表达于损伤脊髓组织中,提示HDGF可能参与脊髓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3.
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观察不同训练条件下大鼠骨骼肌缺氧诱导因子-lα(HIF-1α)、细胞球蛋白、脑红蛋白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低氧训练可增加骨骼肌HIF-lα和细胞球蛋白、脑红蛋白mRNA含量,骨骼肌组织HIF-lα表达的增加对细胞球蛋白基因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新型大鼠脊髓切割损伤模型,为临床脊髓不同平面损伤研究提供适宜的动物模型。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脊髓不同平面双侧半横切组(A组,n=15)、脊髓全横切组(B组,n=15)和假手术组(C组,n=15)。术后观察、记录各组大鼠活动、进食水、排尿排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和死亡情况,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和斜板试验评价大鼠行为学功能。结果术后A组大鼠活动、进食水量减少,53.33%大鼠出现尿潴留,40.00%大鼠于术后1~4周死亡;B组大鼠活动、进食水量明显减少,66.67%大鼠出现尿潴留,60.00%大鼠于术后1~4周死亡;C组大鼠活动、进食水量无明显变化,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BBB运动功能评分及斜板维持最大角度值检测显示,A、B组均低于C组(P0.05),而这些评价指标在A组和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脊髓不同平面双侧半横切损伤模型大鼠尿潴留及死亡率低,行为学评价与脊髓全横切损伤模型类似,适于脊髓不同平面双侧损伤修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是一种自发性高血压动物模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该模型亦越来越多地构建成与其他疾病相关的动物模型用于医学研究,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代谢综合征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  相似文献   

16.
探索了外源性生长激素对改善腹腔感染时生长激素不敏感中的作用。应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备腹腔感染大鼠模型,同时给予外源性生长激素;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肝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生长激素受体(GHR)和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体3(SOCS-3)mRNA的表达;应用ELISA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表明腹腔感染组大鼠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肝组织IGF-ImRNA表达明显下降;给予外源性生长激素后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和IL-6水平,同时可更快地促使GHR和IGF-ImRNA表达的上调及下调SOCS-3mRNA的表达。腹腔感染时机体存在对生长激素的不敏感状态,给予外源性生长激素后可明显地改善感染状态下机体对生长激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CCl_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COX-2、TNF-α及TLR4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皮下注射40%CCl_4植物油溶液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第4周后,开始给药。以高低两个剂量的EGb进行干预,同时设计正常组、秋水仙碱组。每天给药1次,给药期间大鼠仍皮下注射40%CCl_4植物油溶液。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通过RT-PCR技术观察大鼠肝组织中COX-2、TNF-α及TLR4 mRNA的表达。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的COX-2、TNF-α及TLR4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银杏叶提取物(EGb)干预组(100,50 mg/kg)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的COX-2、TNF-α及TLR4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EGb)能够抑制大鼠肝纤维化肝组织COX-2、TNF-α及TLR4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氢吗啡酮对炎性痛大鼠脊髓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择SPF级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氢吗啡酮组;检测各组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6和IL-10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脊髓中ERK1/2和p-ERK1/2蛋白表达水平;qRT...  相似文献   

19.
力生长因子(mechano-growth factor,MGF)是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选择剪接产生的一种变异体,在治疗肌肉缺损、预防心肌损伤、修复受损神经、加速血管生成和促进骨修复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MGF在损伤肌腱修复中的作用还知之甚少。通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构建大鼠肌腱细胞损伤炎症模型,利用qRT-PCR检测MGF-C25E(一种合成MGF E肽)对肌腱炎症指标因子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肌腱细胞炎症环境中,MGF-C25E可明显降低炎性因子COX-2和PGE2mRNA表达。结果表明,MGF对炎性肌腱细胞具有抗炎作用,提示其可能作为一种抗炎药物在损伤肌腱的修复与再生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VEGF、COX-2、HIF-1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子宫内膜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19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COX-2与HIF-1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VEGF、COX-2与HIF-1α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升高,且随分级分期的升高而升高,三者在子宫内膜病变发生、发展中起促进作用;在子宫内膜组织中,COX-2和HIF-1α可能分别对VEGF起调控作用,有望成为内膜肿瘤抗血管治疗的有效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