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Multi-homing是存根网络(stub network)为增强网络连接的可靠性、提高网络性能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手段.在考虑网络访问特性的前提下,针对主要的网络应用采用基于地址前缀的流量聚合方法,自网络流量中提取出测量地址集,并提出一种对不同ISP进行大范围网络性能测量的方法.通过建立性能与连通性评价量度,从测量结果中分析得到不同ISP在地址前缀和自治系统中的特征分布,该结果对于存根网络选择ISP和进行路由策略设定具有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基于不同的ISP拥有的IP地址段不同,利用Linux SHELL脚本从因特网上自动获取IP地址信息,并自动区分不同ISP所拥有的不同的地址段,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DNS和路由配置实现多ISP接入的局域网网络快速访问.  相似文献   

3.
出于各种考虑,ISP会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包设置不同的转发优先级. 这会造成不同网络应用出现网络性能上的差异,影响到网络测量结果的代表性,也会增加网络故障排查的难度. 通常情况下,ISP不公布此类信息. 为此提出了一种端到端测量方法,根据路径上不同类型包丢包率的差异来推断它们是否属于不同的转发优先级. 通过在PlanetLab上的测量实验,发现了位于某网络内部的一处优先级设置,结果得到了相关网管的确认.  相似文献   

4.
根据路由表中IP地址前缀之间的包含关系,提出了一种将地址前缀分类的方法,分析了各类地址前缀的增长规律.利用数据结构Trie来描述地址前缀,根据各地址前缀在Trie中的相对关系,将地址前缀划分为不同级别,分析了各级地址前缀的特征,并提出了路由表结构的概念.通过分析近几年路由表的结构探求路由表结构变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路由表中的地址前缀来源于用户的发布行为,通过分析发布行为对路由表结构的影响,寻找抑制路由表增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路由器级拓扑发现对于获取Internet网络拓扑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获得拓扑发现的目标地址是其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现有的方法主要使用Internet上公布的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前缀,若对其不加处理,对所有的网络前缀都进行探测,所产生的网络负荷和算法收敛时间将难以接受.同时,在选择目标地址时也需要考虑完备性,以保证对目标网络的覆盖程度.文中对已有的"桩网络法"进行改进,实验证明提高了目标地址的真实性以及对目标网络覆盖的完备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软件定义网络(SDN)能够执行多种并发、 动态网络测量任务的特点, 提出一种自适应的网络测量框架. 该框架能动态调整分配给各测量任务的资源, 从而确保用户层面上对测量精度的要求. 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系统原型, 并采用3种不同的网络测量业务对该方法进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在任务测量精度满足率和任务拒绝率上具有更优的性能, 与传统方法相比精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网络性能特性的描述和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互联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各种多媒体应用程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网络性能,因此对网络性能的测量和分析越来越重要。为了测量和分析互联网性能,需要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系统。为了实现多种测量系统测量数据的互用,有必要使用统一的命名和描述。介绍了一种网络性能特性的描述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实现不同系统间的兼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一种分布式测量系统,同时讨论了多种网络测量机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僵尸网络为避免域名黑名单封堵而广泛采用域名变换技术的问题,提出一种域名请求行为特征与域名构成特征相结合的僵尸网络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对网络中主机解析失败的域名进行分析,提取出可疑感染主机;通过新域名聚类分析,将请求同一组新域名的主机集合作为检测对象,分析请求主机集合是否由可疑感染主机构成,提取出僵尸网络当前使用的域名集合以及命令与控制(Command and Control,C&C)服务器使用的IP地址集合.实验结果表明:训练后SVM分类器可达98.5%以上的准确率;经对ISP域名服务器监测,系统可准确提取出感染主机和C&C服务器的IP地址.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网络建设中IP地址及其虚拟网(VLAN)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IP地址在网络中的使用,从IP地址设计、网络性能、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等方面以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IP地址规划分配和虚拟网 发的一种思想和方法,解决了中小型计算机网络建设中IP地址和虚拟网(VLAN)规划及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P2P网络中存在的不同地址前缀区域拓扑不匹配,即物理网络中相邻的两个区域在覆盖网络中相距很远,反之亦然,以及由此造成的底层路由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采用IPv6地址层次性和其泛播通信机制对节点标识符的重新设计,改进了Chord6模型.该方法不仅使得各个区域间具有拓扑一致性,而且使得路由表具有地址聚合的特性.实验表明,该方法与Chord6相比,在覆盖网络中路由跳数上减少了约10%,在物理网络中端到端的延时降低了约10%.  相似文献   

11.
复杂的作战环境造成航空网络的网络拓扑和信道环境复杂多变,给网络连通性的维持带来了挑战。为满足航空网络对网络连通性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态势信息感知的动态中继协议,并利用Exata网络仿真软件对所提协议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对无中继、固定中继以及采用所提中继协议的3种航空网络远距离航空平台间吞吐量性能进行分析对比,所提协议较好地提升了平台间吞吐量,表明协议能很好地维持航空网络的网络连通性。  相似文献   

12.
民航运输是国家综合运输系统的主要部分,其能够增强区域间的连接性,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民航航线网络连通性的驱动因素具有现实意义。首先以内蒙古自治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航线网络连通性进行评价。其次采用最小二乘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分析航线网络连通性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人数和政府规划等级等因素对内蒙古自治区内航线网络连通性具有显著的驱动性,且相应的驱动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性。研究结果对加强内蒙古自治区内航线网络的连通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传统算法学习规则有效性低、无法保证学习性能、匹配模板不全面、容易出现误识别现象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算法研究多源头网络用户访问信息自适应识别问题。对多源头网络用户访问信息进行数据清洗处理,用多源头网络用户访问矩阵对全部会话集合进行描述;在矩阵中引入网络用户位置信息,将得到的信息保存至数据库,构成信息集。将一段时间内用户访问日志构成用户访问路径数据,依据访问请求抵达顺序,将其保存至相应用户缓冲区。把多源头网络用户访问路径当成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状态转移序列,将网页中信息集当成状态输出符号集,通过离散隐马尔科夫模型对不同源头网络用户访问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其特征。将多源头网络用户访问不同种类信息的概率特征作为输入,建立改进BP神经网络算法,得到的输出结果即为多源头网络用户访问信息自适应识别结果。结果表明:采用的BP神经网络算法学习性能优;所提算法识别准确性高。可见所提算法识别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中国移动运营商面临的客户投诉难定位、投诉现象难复现、投诉发生时信令难回溯等难点问题,研发一个基于信令分析的移动数据网络业务投诉系统。【方法】系统通过设计包括网络质量监控、投诉处理等功能的关键性能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系统及投诉分析和处理机制,从业务数据中挖掘网络隐患,深入分析数据业务网络性能,快速准确定位影响用户感知和网络性能的异常原因,帮助工作人员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区域进行网络优化工作。【结果】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可以快速地感知客户上网的情况,通过优化网络的性能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结论】从系统运行的结果来看,本研究设计和实现的系统基本达到了预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异构网络垂直切换性能参数分析及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蜂窝网与无线局域网(WLAN)融合为例,研究异构网络之间的垂直切换算法.对影响切换算法性能的各网络端及用户端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包括参数的定义、在不同接入网中的取值范围、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参数的归一化等.针对参数对切换算法及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参数分类,将参数分为切换先决条件、切换判决条件及切换辅助条件,并根据参数分类提出了新的垂直切换算法.该算法采用可变权值,即算法中各性能参数的权值依据用户业务特性,移动模型及用户对各网络的喜好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与目前固定权值的垂直切换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考虑了不同用户特性及QoS需求,可提高用户满意度及网络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DDR内存总线的高速网络接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机群系统中,机群的互连网络性能对整个机群系统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机群系统要求互连网络具有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等特性,传统的互连网络接入方法基本上基于PCI接口.本文提出了基于DDR DIMM内存总线的接入思想,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实现网络接口设计,通过直接读写内存方式提高并行接入带宽,并将部分通讯协议下载到网卡上以提高计算和通讯的速度.实测表明,在不包括上层协议的情况下,接口卡的数据接入带宽可达3120 Mbps,给出了基于FPGA的实现方法,并用Xilinx Virtex-Ⅱ Pro-20 FPGA进行了仿真和验证.  相似文献   

17.
针对空间接入网络在网络拓扑动态变化、传输延迟大等情况下的快速路由问题,提出了基于拓扑构造技术的快速路由方法;空间接入网络通过多跳无线中继接入空间核心网络,根据空间接入点运动可预测的特点,提出基于无线网状网(WMN:Wireless Mesh Networks )的空间接入网络结构;通过空间接入网络WMN的结构分析,设计了移动骨干拓扑构造算法。该算法只对骨干节点进行泛洪传播,从而减少了控制和路由数据包的数量,能快速构造路由信息,提高了路由建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网络通信环境中不同数据库动态访问方式的性能特点及适用情况,在MFC开发环境下分别基于UDP和TCP网络协议进行建模,分析数据库访问时延与数据包操作量的关系,对MFCODBC、MFCDAO和ADO这3种数据库访问方式的性能进行比较和评价,并定义波动百分比来衡量访问技术的稳定性.建模结果表明,3种访问方式在实时数据存储中稳定性较高,数据包量少于3000个时表现出相似性能.在实时数据读取中,ADO性能最优,并总结归纳了稳定性随数据量增加和网络通信协议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Network measurement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understand network behaviors, which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Both 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 (TCP) and Interact Control Messages Protocol (ICMP) are applied in network measurement, while investigat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easured results of these two protocols is an important topic that has been les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CP and ICMP when they are used in measuring host connectivity, RTT, and packet loss rate, two groups of comparison programs have been designed, and after careful evaluation of the program parameters, a lot of comparison experiments are executed on the Interne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host connectivity measured using TCP or ICMP; in general, the accuracy of connectivity measured using TCP is 20%- 30% higher than that measured using ICMP. The case of RTT and packet loss rate is complicated, which are related to path loads and destination host loads. While commonly, the RTF and packet loss rate" measured using TCP or ICMP are very clos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ome advices are also given on protocol selection for conducting accurate connectivity, RTF and packet loss rate measurements.  相似文献   

20.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space-ground integrated information network,SGIIN)作为未来信息获取、分发、传输和应用的核心基础设施,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一体化网络的运行环境复杂和应用多样性,对一体化网络的网络架构和协议体系提出了重大挑战.在分析天地一体化网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级组网体系,将一体化网络分为一级骨干网和二级接入网,给出了相应的体系架构.比较了不同的传输协议在空间环境下(如长时延、链路误码率高等特点)的性能,给出了量化分析结果;其次,在高度相同的卫星网络场景下,按照卫星网络传输任务的特点,分别从数据包转发、系统复杂度以及可移植性3个方面对不同的卫星网络路由算法进行性能分析.仿真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CCSDS(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的协议体系可以作为未来天地一体化网络骨干网络的协议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