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AP功率控制和无线终端位置信息的无线局域网动态负载均衡方法.通过动态调整AP的发射功率来调整无线终端在AP间的分布以达到负载均衡;利用无线终端的位置信息对AP功率调整的结果进行预判,从而有效地避免无线终端遗漏与反复整体迁移.本文在分析AP功率调整的数学模型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功率控制算法与基于这一功率控制算法的负载均衡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AP间的负载均衡,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同时,该方法既不需要修改现有协议,也不需要在客户端安装特殊的软硬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移动终端切换的过程和现有的改进方案,提出了一种新的快速切换方案——基于分片Cache更新的WLAN快速切换方案.该改进方案由基于动态域值的Cache更新策略、AP负载均衡策略和分片信道扫描的Cache更新策略组成.实验表明:该方案有效的避免了移动终端在静止和AP信号较好的条件下的Cache更新;在保证Cache及时更新的同时降低每次更新Cache的开销且又能有效减小切换时延,同时在AP选择时很好的考虑了AP的负载均衡.因此该方案能够显著得提高移动终端在AP间切换得性能.  相似文献   

3.
移动通信中由于用户分布不均造成无线接入点(AP)间的负载分布不均衡。现有的切换机制大都根据无线终端(MH)接收信号信噪比(SNR)的大小来触发切换及选择AP,忽略了负载的影响。本算法结合SNR和负载两个指标,利用强制切换策略来平衡AP间的负载,提高了系统的吞吐量。实验表明,强制切换机制使整个系统的吞吐量提高了50%左右。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密度大流量的无线局域网,提出了一种快速可靠的平衡负载的AP切换机制,采用中心结构,即当某无线接入点(AP)的负载超过阈值时,由该AP强制触发切换.综合利用其邻接AP的负载信息和无线终端(MH)接收的邻接AP的信噪比(SNR),计算ISL函数,以选择需要切换的MH及其目标AP.实验表明:与IEEE 802.11协议相比,整个系统的吞吐量提高了50%左右,部分MH的吞吐量提高了2倍多,而且媒体接入的延迟也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5.
当前大多数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都是基于FAT无线接入点架构的.该系统架构中所有无线接入点(AP)都要承担与通信相关的全部任务,且各无线接入点间相互独立,因此其信道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本研究通过引入FIT无线接入点与无线交换技术相结合的思想优化CBTC通信系统架构,降低了无线接入点的通信负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列车车载通信终端在无线接入点之间的快速切换方法和安全认证策略,可有效减少无线接入点切换时延,缩短列车经过的盲区距离,从而提高行车安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软件定义网络将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进行分离,并提供开放的编程接口,实现网络的可编程化控制,极大地提高了网络管理的灵活性。在传统无线局域网中,终端通常依据信号强度选择接入点,这一机制往往会造成网络资源利用率低及接入点负载不均衡的问题。提出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无线局域网架构及一种负载均衡切换策略,利用控制器的全局视角与集中管控能力实现对接入点的实时监测,分析其状态信息并计算权值,由控制器根据负载情况向接入点下发流表,完成对网络的管理。硬件和计算机仿真平台实验表明,与传统的无线局域网架构相比,该方案有效提高了网络的资源利用率,平衡了接入点的负载,降低了数据在终端切换过程中的传输时延,提高了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簇的路由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现有的簇间路由协议没有考虑网络负载的均衡,提出一种高效节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间多路径路由协议。该协议基于簇头节点到汇聚节点的最小跳数生成从簇头节点到汇聚节点的多条路径,根据簇节点的剩余能量和负载将数据通信均匀分布在不同的路径上,从而达到簇头节点间的负载均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路由协议能有效地均衡网络负载,节省簇头节点能量,从而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C4ISR系统处理战场情报的能力,结合海上信息系统研究,提出了一种满足舰载信息基础设施要求的动态可配置高可用多机情报处理体系结构和并行处理方法.该并行处理方法以一种基于负载均衡原则的情报分片策略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动态负载均衡的情报处理算法.算法解决了多机系统在需处理的情报分片内目标数量动态变化时出现的计算节点负载不均衡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情报处理方法在降低情报处理时延以及提高并行处理加速比上均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用于Ad Hoc CDMA网络的联合功率控制算法.对于一个接收终端,分配在同一时隙的各个发射终端的功率调整是基于通信链路的当前状态信息,其中包括各发射终端下一步使用的调整后的新发射功率值.即发射终端调整后的新发射功率值是基于共同的通信资源计算得出的.使得各移动终端能够共享通信网络链路资源.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新的功率控制算法能有效地减小接收端信噪比动态范围,降低干扰信号强度,提高能量效率和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服务器负载状况分类的负载均衡调度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端集群负载均衡问题和现有负载均衡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器负载状况分类的负载均衡算法.通过每阶段采集负载信息,实时掌握节点状态,停止重负载节点接收任务,降低中负载节点集合接收的负载,相应地增加轻负载节点集合的负载,以达到负载均衡效果.同时采用集合的形式很好的避免了大量负载涌入某一指标最优的节点,能够更好地实现均衡,提高系统的吞吐率.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避免云端集群负载发生倾斜,使系统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达到动态的负载均衡.  相似文献   

11.
Security mechanism detec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vulnerabilities evaluation but also the foundation of key strength test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ecifications of WLAN security mechanisms and points out the defects in design of security mechanisms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standards. By capturing and analyzing a large number of Beacon frames from different vendor’s access points (APs), we summarize the relevant fields and information elements in a Beacon frame, and present their values or status when an AP is set to every specific security mechanism. A detection algorithm of WLAN security mechanisms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study result and the pseudo code of a reference implementation for the algorithm is designed. The validity of the algorithm is illustrated by examples, which shows it can detect every WLAN security mechanism accurately.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无线局域网中,终端往往优先选择信号强的接入点.诸如会议室、商场、机场等存在大量终端的公共场所,极有可能造成部分接入点负载过重.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网络(software defined wireless network,SDWN),综合考虑终端占用带宽、当前接入点负载和当前终端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等影响因素,提出周期性地检查各接入点的负载状态,将超载接入点下的候选终端重关联至轻载接入点,从而使整个控制器下所有接入点都达到均衡状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负载平衡因子持续降低,软件定义无线网络中不同接入点的负载逐渐趋于均衡,从而提高了系统平均吞吐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负载均衡算法相对于最强信号强度优先和最小负载优先的负载均衡算法,分别提高约8.3%和15.6%.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线局域网传统"微蜂窝架构"组网方式下终端漫游时存在的时延增大、丢包和断流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软件定义的WLAN无漫游组网方法,通过将多个AP(AccessPoint,无线接入点)虚拟成一个"大虚拟AP"的方式,使终端始终关联在该"大虚拟AP"上,从而使得终端可在AP间无漫游地切换并维持数据通信的连续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终端在切换AP时比传统"微蜂窝架构"组网方式下的漫游具有更快的文件传输速度和更好的稳定性,增强了网络实时性。  相似文献   

14.
在802.11ac无线局域网络中,无线智能设备(WID)需通过无线接入点(AP)连接到网络,下行传输过程中其他AP会对目标WID造成干扰.提出采用基于迭代最小化均方误差干扰对齐算法(IMMSE-IA),抑制其他AP对目标WID的干扰.该方法通过对AP端和WID端分别进行线性预编码和后置编码处理,在最小化均方误差准则和功率限制约束下,得到最优预编码和后置编码.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在信噪比为5 d B情况下,单位带宽传输速率相对于传统最大化信干噪比算法求得的传输速率增加了1 bit/s.  相似文献   

15.
针对IEEE 802.11i协议中身份认证和主密钥协商造成认证时延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P2P Chord技术管理无线局域网(WLAN)内认证信息的认证优化机制.站点在首次接入WLAN时将协商生成的认证信息发布至P2P Chord环中.当站点在接入点(AP)间发生切换时,可从P2P Chord环中查找出相应的认证信息以完成后续的协议交互,无需通过认证服务器重新认证,从而显著降低复杂认证引起的时延.理论推导及实验结果表明:该认证信息管理方案能够降低站点在AP间的切换时延,满足实时应用通信质量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减轻认证服务器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单一故障点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梁立涛  Wang  Lei  Zhang  Qixun  Feng  Zhiyong  Yu  Yifan  Bai  Yong  Chen  Lan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2008,14(3):225-231
To overcome the problem of existing neighboring access point (AP) discovery methods in WLAN, for example they (PnP) of mul proposed. Us can not provide the accurate neighboring APs information needed for the Plug-and-Play ti-mode APs, three kinds of neighboring AP discovery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methods are ing these three neighboring AP discovery methods, passive discovery method, active discovery method and station assistant discovery method, the multi-mode AP can discover all neighboring APs and obtain needed information. We further propose two whole process flows, which combine three discovery methods in different manner, to achieve different goals. One process flow is to discover the neighboring AP as fast as possible, called fast discovery process flow. The other is to discover the neighboring AP with minimal interference to neighboring and accuracy of the method is confirmed APs, called the minimal interference process flow. The validity by the simulation.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无线局城网中主机(AP)的覆盖范围、有效传输速率和网络容量3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无线局城网中AP的优化方法。从建设大规模无线局城网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提高网络容量的几种网络规划技术.如频率重用方式、智能天线技术以及Mesh网络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18.
对无线局域网(WLAN)中节点(Station)切换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适合流媒体应用的端系统快速切换解决方案.该方案在3个方面进行了改进:通过设置动态切换阈值避免节点的频繁切换;使用平滑因子降低无线信号强度的时变不确定性;利用探询时延选择合适的接入点(AP).该方案无需对现有AP进行修改,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能.在实际WLAN环境下进行了实现和测试分析,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减小切换时延,改善了流媒体在WLAN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