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清照作为女性词家,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她抒情大胆直率,而且所抒之情,真挚健康,感伤却不沉沦,她的词中洋溢着浓烈的女性意识,表现为她倜傥洒脱、自信乐观的丈夫气。抒情过程中浓淡得宜,而且,她的词风刚柔相济、雅俗共赏,得花间之精髓而又脱出了花间的范域。  相似文献   

2.
宋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以她卓越的才华谱写了一曲曲浅喟深叹时代乱离、人生遭际不幸的悲歌。她的词植根于生活,曲折地描写现实,从侧面反映社会。虽说她的词作也有欢歌笑语,但更多的是哀愁和慨叹。词人在叙事抒情塑造自我形象时,不仅细腻地刻划人物的外貌和动作,而且充分显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尤其可贵的,她创造了一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艺术典型,成为我国词史上第一个性格完整的女性抒情主人公形象。  相似文献   

3.
朱淑真是宋代卓有成就的女诗人、女词人。她善诗词工书画。她的词以女性独特的视野 ,真实写照了生活的温馨与轻愁 ,传达出女性对婚姻、情感生活中情趣迥异的愁闷 ,大胆真实地写出了女性对命运的抗争。她的词不仅数量多 ;而且词风委婉细腻 ,显示了个人化色彩 ,在宋词中 ,独成一家。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以其才开一代之风气,被誉为婉约词之宗。她的词具有强烈的抒情意味,少女时代词风清新活泼;婚后不久词益成熟,更显细腻委婉;丈夫死后又经历国破家亡,词风苦涩悲凉,伤世忧时。本文旨在结合作者的身世浮沉来赏析其词社会价值及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一生留存有46首词作,不管是少女时期的欢乐词作、婚后的爱情词作,还是后半生的忧国忧民、怀旧伤今之作,其词风虽离不开她女性婉约的本色,但因其一生中各个时期生活经历的不同而明显地呈现出不同特征。她的生活境遇对她的词风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词为一种具有浓厚女性色彩的歌辞,在男性占统治地位的词坛中,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往往是被男性词人改造过的女性情感。女词人李清照是词坛中特立独行的人,她的词真切地体现了女性对“词”这一体的深刻理解,反映了她的全部感情和生活。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的诗词格调径庭,对比鲜明。诗中驰骋议论,典雅凝练,其强劲的风骨、豪壮的格调,俨然一位叱咤风云的须眉男子,颇具丈夫气概,呈现出豪放俊逸的刚健美;而在词中,婉转抒情,呈现清新自然之气,宛若一位闺闱女子,颇具女性情怀,呈现出清丽芳婉的阴柔美。诗中的刚健豪迈与词里的阴柔温婉,都是作者人格的一个侧面。全面地显示出诗人兼词人的多向性格和人格魅力。这对于从整体上认识李清照其人、其作品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作品中的酒词是一朵艺术奇葩,词与酒的夙缘使其在精神世界里畅快地遨游。酒词印证的是她生命的痕迹,无论是感时伤怀、离别相思,还是孤寂悲苦、国恨家仇,流泻的都是她一腔的愁情,展现的是女性孤独的心灵之旅,呈现的是美丽而真实的女性的生命之重。李清照将悲与愁融注于酒中,奏响了人生绝唱。  相似文献   

9.
明妓王微之词作内容较为丰富、诸体皆备,艺术上也较有特色,为妓女词史、女性词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不失为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特征的优秀词家。其人、其词之风采,于晚明妓中独出,正如青莲之亭亭。  相似文献   

10.
在号称“中兴”的清代词坛上,涌现了一个庞大的女词人群,她们以自己富有女性特点的创作,为盛况空前的清词增添了一片绚丽的色彩。吴藻就是这个群体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有人把她与纳兰容若相提并论,有人称赞她的词“直逼漱玉遗音”。这样的评价,都不是任情褒扬的过誉之词。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词在整个宋代词坛成为独具魅力别是一家之词是因为,第一,其“别是一家”的词美艺术,真正发挥了词之为体的特色;第二,词中塑造的三重复合的抒情形象,包含了深刻的文化内蕴,提高了词之境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12.
清代满族女词人顾太清的词作在文坛上久负盛名。尽管她的词没有突破闺怨题材的局限,但以女性的细腻情感和灵动笔触,且不失豪迈洒脱的气度,表现了女性特有的柔美蕴藉。纵观她的词,其沉着深挚的气格、别出心裁的意象与生机勃发的女性意识,让人领略到一种独具特色的个性之美,从而产生一种荡气回肠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诗经·国风》多以女性为抒情主人公,据此,《毛诗序》和朱熹《诗集传》以女性为《诗经》的原创主体。基于女性在《国风》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国风》考察我国古代女性审美意识的相关问题。《论语·子罕》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表达了孔子对容貌之美的诱惑甚于德性之美的焦虑。《国风》作为女性创作且大多以女性为抒情主人公的作品集,突出体现了女性的“好色”观。具体包括:清晰的“性别”及角色意识、以形貌之外形美和德性之内在美为审美对象和审美标准、以真挚的情感为精神内核、因礼教约束而形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特征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崔玲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1):110-112
花意象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意蕴,百花或悲或喜,或怒放或泣咽,或含苞或凋零,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这与婉约词高度的暗示性、含蓄性相吻合;婉约词词境细腻、精致.花的细蕊、暗香、轻盈、娇嫩以及凋落时的忧伤,无疑使之成为婉约词人创造词境的绝好意象;纤巧柔美是造物主赋予花的美态,深深地迎合了婉约词人在意境创造上的需要;婉约词产生于花间樽下,以爱情为主要题材,而花正是暗示爱情的最佳物象;婉约词的抒情主人公大都是女性,以花暗喻美人,以花暗示女性的命运、情感、幽怨更是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5.
独特的艺术追求——评石评梅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评梅与同时代的女性作家相比,她的创作时时表现出一种勇于尝试、力图创新的锐气,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主题与题材的丰富多样性、文体灵活地相互渗透、浓郁地主观抒情色彩等,都源于她个人的艺术追求,充分地显现出其创作的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结合艺术鉴赏和适当考证,确定苏轼咏物词为50首,进而探讨了苏轼咏物词的艺术特色,认为苏词咏物善于略貌取神,烘托泻染,拟人映衬,与抒情叙事说理相结合,从而提高了咏物词的艺术境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说,苏轼在咏物词的创作上都有开拓之功。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的词中蕴涵着她独特的生命经历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在不断探求生命本质和不懈追求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她超越了传统文化和传统礼教的束缚。用她独有的艺术才情和精妙表述,展现其敏锐的审美感受和匠心独运的审美视角。用真性情吟唱出一曲女性心底的生命之歌。  相似文献   

18.
读李清照早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纯纯的少女情怀和闺中朦胧的情思;读李清照婚后的词,会读到一种甜甜的幸福以及别离丈夫后,思念丈夫的离愁别绪;读李清照晚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社会动荡、流离患难之苦、国破家亡之恨;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才气不输男儿、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她的词不但是她生活的写照更是南宋王朝的缩影,从妩媚秀丽、格调清新到凄清哀婉、苍凉悲楚。她的凄美、她的愁苦、她的才情、她的高洁傲岸、她的坚毅刚健、婉约清新全部都从她的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她的词中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愁",本文主要从李清照的经历和词中分析她的性格。  相似文献   

19.
读李清照早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纯纯的少女情怀和闺中朦胧的情思;读李清照婚后的词,会读到一种甜甜的幸福以及别离丈夫后,思念丈夫的离愁别绪;读李清照晚年的词,会读到一种社会动荡、流离患难之苦、国破家亡之恨;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是中国文学史上才气不输男儿、成就最高的女词人,她的词不但是她生活的写照更是南宋王朝的缩影,从妩媚秀丽、格调清新到凄清哀婉、苍凉悲楚。她的凄美、她的愁苦、她的才情、她的高洁傲岸、她的坚毅刚健、婉约清新全部都从她的词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她的词中更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愁",本文主要从李清照的经历和词中分析她的性格。  相似文献   

20.
柳是中国文学意蕴丰富的意象之一,在清真词中它不仅是离别的代名词,也用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吟咏春天,更象征着女性。柳在周邦彦的笔下具有了生命的活力而且涵义丰富,在清真词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