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东高职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调查表(UPI)、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88名新生进行测试。结论广东高职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小部分个体心理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女生、农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对专业不满意学生心理问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使用UPI对我院2009级2697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女生;部分新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自我评价低、人际关系不良、情绪稳定性差等入学适应问题。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法: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大理某高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结果:①总体上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其中有17.40%的新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困扰问题;②性别因素是影响受测学生UPI得分的重要变量,而校区、专业因素的影响均未达统计学显著性水平;③初步调查显示,大学新生中有自杀倾向的占2.92%;④大学新生在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方面均倾向于内归因;⑤大学生的人格因素与学业成就、人际关系归因倾向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对其心理问题干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卫生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情况,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苏南某卫生高职院校新生连续三年施测。对5661条测试信息的统计分析显示:UPI对新生的检出率大概在10%左右,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卫生高职新生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强迫倾向、人际、自信心等方面;UPI的关键题目对总分有显著的影响。基于数据分析和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提出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常化"并倡导一种积极、全面、发展的心理教育观。  相似文献   

5.
陈卫平 《甘肃科技》2014,(5):124-125,98
为了解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2013级的1863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使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被试进行测量。结果显示SCL-90阳性检出率为33.55%,UPI阳性检出率为33.17%;男、女生在焦虑、恐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因子方面差异显著。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男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地区师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使用UPI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对河池师专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被试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65.2%,总检出率远高于国内其他研究所报告的结果。(2)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文科和理科学生之间有较显著的差异。(3)被试心理健康问题以强迫症状、神经衰弱症状表现最明显。其中,神经衰弱类症状存在显著的文理差异,表现为理科生比文科生严重。强迫类症状存在显著的性别和文理差异,呈理科生比文科生严重,男生比女生严重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每所院校开学时重点关注的一项工作,高校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新入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有利于开展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该文以某高职院校2016级新生为调查对象,通过UPI问卷对学生进行入校心理健康状况摸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汇总,得出该校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具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积极有效地促进新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使用UPI对大学新生进行了心理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从总体上看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有13.95%的新生可能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占2.1%.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神经衰弱倾向、缺乏自信心、强迫倾向、情绪消沉不稳定、人际交往障碍.男女生之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差异都非常显著,而农村生源与城镇生源之间、往届生与应届生之间差异不显著.并提出了相应的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衡阳师范学院2010级新生4447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中等程度心理困扰的检出率为6.23%,主要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敌对、抑郁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常模;不同性别、专业、学历层次的新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90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所地方院校的1489名新生进行集体施测。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中的90后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全国常模的心理健康水平;男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新生要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新生。应积极开展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提供个案辅导,努力提高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90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某所地方院校的1489名新生进行集体施测。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中的90后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全国常模的心理健康水平;男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新生要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新生。应积极开展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提供个案辅导,努力提高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UPI对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大一新生进行心理测量。结果显示:大一新生中心理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占到全体新生的一半以上,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人际、意志力、自信、神经衰弱等方面。基于以上情况,结合大学新生心理特点,建议从心理适应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和构建心理危机"三级"预警机制等方面来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是了解独立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UPI对学院近3年来的7709例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①新生中9.82%的学生可能有严重的心理疾病;22.68%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67.5%的学生无心理问题;②女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略高于男生,男女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但男女生个体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是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始于新生入学教育,及时开展新生心理普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将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通过对某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出现较为严重症状的因子主要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文科类学生和理工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城镇和非城镇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5.
3779名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芳 《科技信息》2009,(7):211-212
为调查我院08级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笔者运用SCL-90对3779名新生进行团体施测。测查结果表明,有14.65%的新生存在心理问题,比较常见的心理症状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化、偏执等方面,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新生。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2900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使用UPI对大理学院2007级大学新生进行了心理测查,结果显示:①从总体上看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其中有25.4%的新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困扰问题;②受测学生表现出来的心理困扰主要集中体现在:自我认知偏差、就业与求学压力、情绪调节能力薄弱、意志薄弱、强迫倾向五方面;③另外本研究揭示,性别因素是影响受测学生UPI得分表现上的重要变量,而民族、户籍因素的影响均未达统计学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综合性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强迫因子在各类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和平均检出率上都高居第一,大学新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不同类别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专科生心理健康水平最好,其次为本科生和成教生,国际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排在最后。综合性大学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要分层次分类别制定具体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与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475名汉语言班级新生进行纸笔测查,了解某普通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提供一手资料。同时提出,大学生应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与人相处,调整人际关系;培养独立学习、生活的能力,积极寻求外部支持;重新确立在大学的学习和奋斗目标等心理自我调适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浅析独立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丹丰 《科技信息》2008,(11):191-191
独立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与普通本科学生相比,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其特殊性。笔者根据独立学院新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独立学院学生心理状况的表现及其成因,提出有针对性地在独立学院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2015级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结果显示:可能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3.09%,可能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占37.62%,心理比较健康者占49.29%。男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好于女生,理工科学生好于文科生,城市学生好于农村学生。学校可通过建立心理档案,加强心理辅导和咨询;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