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苏  贺俊 《安徽科技》2001,(12):52-52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随着服务业的兴起,生产的概念已经扩展,生产不再只是工厂、车间里从事的活动了,而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其最主要的资源投入进去的基本活动。生产、营销和理财是一切社会组织最主要的三项基本职能,随着服务业的兴起,生产的概念扩大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规模的迅速扩大,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也越来越显著,最终导致人们不得不把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要素来考虑,并促使人类反思过去的全部经济社会活动,探索建立新的发展观。本文对如何用科学发展观来搞好公共服务性政府建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素有“水上熊猫”美称的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洄游性珍稀鱼类,曾广泛活动于长江、珠江、闽江、钱塘江等内河和近海沿岸水域以及日本、朝鲜近海。中华鲟是白垩纪遗留下来的孑遗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活动能力的增强,中华鲟的活动范围不断受到蚕食,已经濒临灭绝。  相似文献   

4.
尤瑞新 《科技信息》2009,(25):222-222
地理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的程度及规模日益深入和广泛,人类生活的范围已从地表扩大到太空,深入到海底。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环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高姗姗 《科技信息》2009,(26):I0055-I0055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随着人类劳动即人类为了维持自身发展需而进行的社会活动的出现而产生的。如果说自有人类社会之时起就存在教育活动的话,那么这种教育活动首先是职业性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鸟类的繁衍数量逐渐增多,活动范围日趋扩大,给输电线路造成了极大危害。线路的防鸟害工作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鸟害对输电线路的威胁类型,并阐述了输电线路鸟害事故的特点及鸟害突增原因,结合工作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污染和人们生产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导致河水污染、河水枯竭,致使生态环境严重受损。如何在生活居住周边留住一条清澈的河流和一潭净水,如何构建和营造具有魅力的滨水景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留给每个人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水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产活动必然对环境中的活跃因素——水进行改造与利用。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又相互的适存造成了环境生态条件的变化。河北省地处海河流域的中、下部,随着建国以来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使得河北的水环境起着剧烈的变化,人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了灌溉面积,改造了盐碱地,同时引起咸水区的缩小。但是,随着地表与地下水文情势的变化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地表径流与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地下水漏斗面积扩大等。因而,从环境变迁的高度来重新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全新世古文明的诞生、发展和衰落与当时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全新世以来,气候变暖为古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浙江省先后出现了上山文化、小黄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人类文明的兴衰随着气候干湿冷暖的波动而变化,温暖湿润的气候促进山区等相对干燥地区人类活动的繁荣,湿热气候导致的水域扩大则抑制地势低平地区和沿海地区人类活动的发展,而相对干凉的气候则有利于地势低平地区和沿海地区文明的发展与演进,同时人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不断增强,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0.
屠玉麟 《贵州科学》1992,10(3):25-29
灾害一直是困扰国民经济发展、威胁人类生活,造成人身伤亡并给社会财富带来巨大损失的灾难。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种灾害性的地理环境广泛发育。其中地势起伏变化剧烈的山区,就是一个灾害频繁发生、灾害类型复杂、分布广泛的孕灾环境。根据山区灾害成因分析,除自然因素即孕灾环境自身的不稳定性外,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也是重要的致灾因子,因此而产生的灾害一般称之为环境灾害或生态性灾害。随着人口剧增,社会经济发展,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大,环境灾害的比重逐渐增加,影响范围日趋扩大。对于地处亚热带山区的贵州来说,人为活动致灾效应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各种航天卫星、航天飞机、宇宙空间站将大量进入太空,人类活动也将从空中扩大到近地空间、远地空间以至整个地月空间。在新的世纪里,太空争夺将日趋激烈,为了满足太空争夺的军事需要,一种与陆、海、空并列的新军种——天军,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作战部队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工程测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扩大,新的科技成就推动了工程测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技术是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基础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与手段,也是人类扩大自身活动范围和控制范围的能力与手段,技术还是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基础。它为具有区域和全球能力的经济实体在区域和全球的扩展创造了  相似文献   

14.
<正>我校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师张兴国博士201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理场景协同的多摄像机目标跟踪模型,项目编号:41401436.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活动日益频繁,活动空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一个高动态性、多尺度性、非稳定性的复杂地理场景.如何快速、智能感知人类活  相似文献   

15.
刘澜 《广东科技》2012,(21):138+74-138,7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活动不断加剧、活动范围也日益扩大,由此引发的地质性破坏逐渐增多。我国是一个地质条件相对比较特殊的国家,由于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多变,使得地质灾害的种类也非常繁杂,但是这些灾害却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即危害性和破坏性。为了进一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必须认真研究引起灾害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技术来加以解决。基于此点,就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与实践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地质灾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强而越来越严重。地质灾害主要分为两种——自然的和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其中以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居多。本文以河南省修武县为例,着重阐述修武县重要城镇及基础设施的地质灾害类型、成因等情况,并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利用40 a来的数据资料研究揭示了青海湖、岱海的水位变化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青海湖水位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如果未来气候保持现在的状态,湖泊的面积将在2035年前后下降至0.392 5 km2后保持相对稳定;岱海水位变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改变了湖泊的演化方向,如果将人类活动耗水量还原到湖泊中,岱海水位将逐步上升、湖泊面积逐渐扩大,并在水位1.226 5 km、面积175 km2上稳定维持至203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8.
室内是人类生存活动的主要空间,室内设计是人类生活设计活动中的重要部分,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推移,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简要谈谈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地球上气候、气象、水文等变化给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人类关于太阳活动知识的积累是人们在历史上开始关注太阳活动的两个重要原因。随着人类生产活动、国防和生活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类活动与太阳活动的关系越趋紧密,人类活动受太阳活动的制约就越严重。人们通过实践逐步了解到太阳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有巨大的,甚至控制性的作用,从而对太阳活动的水平和性质的关心日益增长。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中,太阳活动和地球环境的监测与研究尤为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工程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自古以来就体现着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一是对人(军用工程),二是对物(民用工程)。但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程活动主体的目的处于不断演化之中,工程创造活动已由当初的单一目的向多目的、多任务转变,而经济目的更是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