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聚醚砜齐聚物和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原料,通过溶液缩聚法制备聚醚砜-聚酚氧嵌段共聚物样品,并用DSC和IR表征了其相关性能。  相似文献   

2.
聚醚醚酮酮—聚醚砜有规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部分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氟端基聚醚醚酮酮齐聚物和羟端聚醚砜齐聚物通过溶液缩聚,合成聚醚醚酮酮-聚醚砜有规嵌段共聚物,并用IR,DSC,TGA,WAXD等测试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没有相分离,是组分相容体系,聚醚砜组分含量变化对共聚物的热性能和结晶行为影响很大,对聚醚醚酮酮改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摩尔比的聚砜-尼龙6嵌段共聚物.研究了共聚体中聚砜链段长短及含量对共聚体流动性、耐热性、耐水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聚砜链段分子量的增大和含量的增加,共聚体的流动性明显下降;随聚砜含量增加,共聚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单调上升;耐水性增强;模量下降.聚砜-尼龙6嵌段共聚物较尼龙6均聚物有更优异的耐甲酸能力、较聚砜均聚物有更好的耐有机溶剂和耐开裂能力.  相似文献   

4.
聚芳醚酮砜无规共聚物的合成与部分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4′-二氟二苯酮,4,4′-二氯二苯砜和双酚S为单体,通过溶液缩聚法合成了主醚酮砜共聚物系列样品,并用IR,DSC,TGA和动态粘弹谱仪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是无定形聚合物,苦难 热性能和动态力学性难介于聚醚酮醚砜和聚醚砜之间,共聚物的T随组成的变化符合Fox方程,酮类组分有利于提高共聚物的耐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5.
聚芳醚酮砜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4,4'-二氟二苯酮、4,4'-双-(4-氟本基磺酰基0联苯和对苯二酚为溶液缩聚合成了聚芳醚酮砜共聚和的系列样品,并用IR,DSC,TGA,WAXD等手段对共聚物进行表征征,结果表明,由于两种双卤单体活性不同,在缩聚反应中所形成的共聚物分子链为无规嵌段结构,该共聚物随着醚醚砜砜重复单元含量增加由结晶性高聚物转变为非结晶高聚物,共聚物具有很好的耐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6.
利用MonteCarlo方法研究了对称ABA型双亲3嵌段共聚物刷在选择性溶液中的自组装形态.针对溶剂对A嵌段为良溶剂,对B嵌段为不良溶剂的体系,研究了亲水A嵌段长度和疏水B嵌段的长度对溶液中3嵌段共聚物刷聚集体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疏水B嵌段长度的增加,共聚物自组装形态依次为球状、条状、连通条状、孔层状、层状;而随着亲水A嵌段长度的增加,共聚物的自组装形态会发生从条状相到蠕虫相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由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以及水扩链剂反应制备线性嵌段聚醚氨酯脲弹性体的合成条件与产物性能.并与乙二胺或1,4-丁二醇为扩链剂合成的嵌段聚醚氨酯的性能作了比较.水扩链产物与乙二胺扩链产物的抗凝血性能相近,比不含脲键的醇扩链产物的抗凝血性能要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领域专利文献的检索统计分析,研究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自组装领域的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人及其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重点对两亲嵌段共聚物自组装体系的主要技术分支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介绍。  相似文献   

9.
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通过两步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偶氮苯侧链液晶链段的ABC三嵌段共聚物PEO-b-PMMA-b-PMMAZO.采用凝胶色谱(GPC)、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 NMR)等分析方法确定了产物的结构.以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ABC三嵌段共聚物PEO-b-PMMA-b-PMMAZO的热力学相转变行为,发现随着PMMAZO链段的质量百分比的增加,三嵌段共聚物中PMMAZO链段的TS-N和TN-I逐渐提高;同时,PMMA和PMMAZO链段的长短影响PEO链段的结晶性,随着液晶段PMMAZO和PMMA链段分子量的增加,PEO链段的结晶性减弱.  相似文献   

10.
聚丙交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两段反应,先通过辛酸亚锡催化低分子量端羟基聚乙二醇(PEG)(数均分子量1000和2000)与L-丙交酯(L-LA)的开环聚合合成含有端羟基的低分子量聚丙交酯--聚乙二醇-聚丙交酯(PLA-PEG-PLA)三嵌段低聚物,再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进行扩链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力学性能的聚丙交酯--聚乙二醇(PLA-PEG)多嵌段共聚物.确定了扩链过程中,多嵌段共聚物膜达到最佳力学性能的反应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及DSC分析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晶结构与熔融温度的变化,发现随PEG含量的增加,聚合物的结晶性与熔融温度均下降.对聚合物膜的吸水性及降解性的测试结果表明,PEG分子量相同时,PEG含量增加,聚合物膜吸水性增强,降解速度加快;同组分比例的PEG2000-PLA多嵌段共聚物的吸水性及降解性均比PEG1000-PLA多嵌段共聚物强.  相似文献   

11.
新型高耐热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二甲基双酚基环己烷(DMBPC)和环氧氯丙烷(ECH)在碱性条件下合成了1,1-双(4-羟基-3-甲基苯基)环己烷环氧树脂(DMBPCEP).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DMBPCEP/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体系的固化过程,利用DSC、HDT、TGA和吸水性实验对固化物耐热性和吸湿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二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油溶性引发剂,以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为主原料,通过系统实验,选择最佳配比,制得吸去离子水780(g/g) ,吸0 .9 % Na Cl 溶液75(g/g) 的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引发剂、皂化等条件与树脂吸水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聚氯乙烯与吡啶在浓氢氧化钠存在下制备了聚氯乙烯-吡啶树脂,它可用作相转移催化剂,对于许多有机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富集浓缩与分类分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分类分离与富集浓缩天然有机物的三种方法———树脂吸附分离法、反渗透分离法(RO)和超滤分离法(UF)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这几种方法的一般分离步骤,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影响因素和适用范围,最后提出了反渗透与树脂吸附联用可能是一种更具应用前景的分类分离与富集浓缩天然有机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两树脂的机构共混,化学共混即核-壳型聚合过程,及设计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等方法,研究了用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的红外光谱特征。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丙烯酸树脂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材料中存在着氢键行为。  相似文献   

16.
应用高分子反应统计分析理论,研究了大网均孔树脂中相邻两交联点之间结构单元数的分布,证明通过线聚合物的交联反应或低交联聚合物的后交联反应不可能得到结构绝对均匀的大网均孔树脂。  相似文献   

17.
脲醛树脂可作为缓释氮肥的包膜材料.这种膜是经过缩合聚合过程得到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线性或支链型树脂,具有明显缓释作用.通过浸泡试验,可以得出这种树脂膜的缓释速度,定量地检验出这种膜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制高岭土/木质素磺酸钠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复合高吸水树脂(KLPAAM),研究了不同KLPAAM树脂用量、不同肥料溶液(单一与混合溶液)对不同土壤质地保水率、含水率的影响.自然蒸发条件下,K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施用量为0.5%时,各种肥料溶液中泥土、泥土/河砂=1/1和河砂三种质地土壤保水率下降明显减慢,土壤保水性能提高,10%尿素、10%尿素/0.1%磷酸二氢钠混合溶液下降最慢,即保水效果最好,而0.5%氯化钾、0.1%磷酸二氢钠/0.5%氯化钾混合溶液下降最快,即保水效果最差.KLPAAM复合高吸水树脂更适合于含非电解质肥料溶液的砂质土壤中施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量的试验,将一定量的不饱和聚酯树脂(UP)和适量的阻燃剂进行优化设计,确定出最佳的配方和工艺流程,使产品具有很好的阻然性能(氧指数超过31%)、力学性能(抗拉伸强度没有明显降低),从而拓宽了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0.
用强酸或强碱作水解催化剂,容易腐蚀设备。癸二酸与其二甲酯性质非常接近,它们又都溶解于乙醇、醚、酮中,用普通过滤及重结晶无法达到分离目的。利用树脂的酸碱催化与选择吸附两种功能,将树脂先后应用于癸二酸二甲酯水解反应与吸附分离,此方法在工业生产上也同样适用,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